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30篇(每天10道文言小题⑤)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30篇(每天10道文言小题⑤)(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廉耻  【清】顾炎武

  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晋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调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①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②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

  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茵长又遗金璩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

【注】

①之推:即颜之推,北齐文学家。

②《小宛》: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诗,是一首父母离世后劝告兄弟小心避祸的诗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至于悖礼犯义  :违背

B.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 :衰弱

C.弃礼义,捐廉耻  :放弃

D.三曰止欲将约   :差不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不耻无所不为;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鸡鸣不已风雨;徘徊于斗牛之间

C.风俗天下之大事;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悉金马还之;秦亦不以城予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廉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无耻是不廉洁的根源,尤其是士大夫的无耻,那就是一种国耻。

B.颜之推对齐国的士大夫教育孩子的方法持否定态度,那是他认为孩子们要有出息就不该去做官。

C.不顾廉耻,历代都有。朝廷通过教化,让士人养成知廉耻的优良的节操,天下就有了美好的风俗。

D.《后汉书》中所记的张奂是个廉洁的人,他把羌人送的马匹和金子悉数退还,使威望教化得到了发扬。

评卷人 得分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30篇(每天10道文言小题⑤)(2)

4.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读”指句子中间的合理停顿,“句”指一句话终结的停顿。

B.中国,古代多用来泛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因居于天下之中而称之为“中国”,中国与“四夷”相对。

C.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论语》六部儒家经典。经,古代经典或某些专门性的著作。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

D.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产物,他们以做官为唯一职业,所以更精确地说,士大夫即担任政府官员的文人,包括现职官员、退休官员和将来有可能担任官员的士人。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甚矣,汝之不惠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6.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逮:比得上

B.蜀之鄙 鄙:庸俗,浅陋

C.拜贾为太中大夫 拜:授予官职

D.陆生竟以寿终 竟:最终

7.下列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夫秦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虽有槁暴 暴:枯干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懂得

9.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郯子之徒 门徒

B.声非加疾也 劲疾

C.君子不齿 并列、排列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解释经书的著作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善假于物也 一狼假寐

B.声非加疾也 痛心疾首

C.而闻者彰 欲盖弥彰

D.用心一也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30篇(每天10道文言小题⑤)(3)

参考答案:

1.D  2.A   3.B

参考译文:

  廉耻,是培植人民的重要操守;大概是因为不廉洁就没有什么不贪取的,不知耻就没有什么不敢做的。人如果像这样,那么灾祸、颓败、变乱、灭亡,也就没有不降临的了。何况身为大臣若是没有什么不贪取,没有什么不敢做的,那么天下哪有不混乱,国家哪有不灭亡的道理呢?所以孔子在谈论士人的道理时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有羞耻之心。”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能将无耻视为最可耻的事,则终身必能远离耻辱。”又说:“羞耻心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从事投机应变巧术的人,是没什么事情会感到羞耻的。”他们会这么说的原因,是由于一个人如果不廉洁,到了违背礼节损害道义的地步,那原因都是出自于没有羞耻心啊。所以身为士夫大夫如果没有羞耻心,这可说是国家的耻辱。

  我看夏商周三代以后,世道衰退,正道也没落了,背弃礼义,舍去廉耻,不是一天一夜的缘故所造成。可是在岁暮天寒时节松柏仍旧坚持到最后凋谢,在风雨交加的日子,公鸡依然不停地啼鸣报晓,而在那众人都昏睡沉迷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没有特别清醒的人啊!我最近阅读《颜氏家训》,其中有段内容说:“齐朝有一个士大夫,曾经告诉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纪已经十七岁了,略微懂得一些书表奏章,教他说鲜卑话,以及弹奏琵琶,也快要熟练理解了,凭着这些本事,去侍奉王公卿相,没有不宠爱他的。’我当时低着头不回答。真是奇怪啊!这个人这样教导孩子!倘若通过这些本领能使自己做到卿相的地位,我也不希望你们这样做。”可叹啊!颜之推是因为没有办法避免,才在混乱的时局中做官,尚且说出这番话来,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曲意逢迎讨好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

  罗仲素说: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

  古人治军的原则,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吴子》说:“凡是统治国家和治理军队,必须用守礼教导军民,用守义勉励军民,使(他们)有知耻之心。当人有了知耻之心,从大处谈就能战攻,从小处讲就能退守了。”《尉缭子》说:“一个国家如果有慈孝廉耻的习尚,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了!”而太公对答武王则说:“有三种将士能打胜仗,一是知礼的将士,二是有勇力的将士,三是能克制贪欲的将士。”《后汉书》上记载:“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羌族的首领感激他的恩德,送上二十匹马,先零族的酋长又赠送他八枚金环,张奂一起收了下来,随即召集属下的主簿在羌族众人面前,以酒酹地道:‘即使送我的马多得像羊群,我也不把它们放进我的马厩;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把它们放进我的口袋。’把金和马全部退还,羌人的性格重视财物而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个都尉,大都贪财爱货,为羌人所怨恨,直到张奂正直廉洁,威望教化才得到了发扬。”唉!自古以来,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么!

4.C

5.D

6.B

7.A

8.B

9.A

10.C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30篇(每天10道文言小题⑤)(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