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最理想的婚姻史(这个出身卑微的再嫁之妇)

人世间最理想的婚姻史(这个出身卑微的再嫁之妇)(1)

“红颜未老思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是多少宫中女子寂寥的真实写照。数不尽的佳人为个人得失,为家族荣辱,在深宫内院中争权夺势,都想登上权利的顶峰。

君心难测,一时得宠易,朝朝得宠难。

一朝入宫城,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愿景便与己无关了。更何况真正能得帝王心的人,又有几人呢?

然而运命的车轮在行进中,总会出现沧海遗珠。

宋真宗的第二任皇后刘娥,就是历史的幸运儿。

这个了不起的女人从一个出身卑微的再嫁之女到一朝皇后,从十五岁的美艳少妇到五十多岁青春不再的老妇人,真宗对她专宠不衰四十年。

人世间最理想的婚姻史(这个出身卑微的再嫁之妇)(2)

1 天资聪颖,后天苦学

刘娥的父亲曾任嘉州刺史,在她很小的时候,便战死沙场。母亲庞氏只好带着她回了娘家,可惜不久庞氏也撒手人寰。

也许是因为自小就父母早亡的凄苦经历,也许是因为幼年时寄人篱下的悲惨遭遇,使得刘娥早慧早熟,隐忍坚强。她抓紧一切机会学习技能,读书写字,学习各种技艺。

待刘娥长到十几岁时,便已多才多艺,不但歌声婉转动听,还善于鼗鼓(就是一种类似拨浪鼓的乐器,多为卖艺之人取悦众人)。

据《宋史》所说:刘皇后十二三后,“被蜀人龚美者,以锻银为业,携之入京师。”其实,就是刘娥在十二三岁的时候,被外祖家卖给银匠龚美做老婆,跟随他进京城卖艺讨生活。

人世间最理想的婚姻史(这个出身卑微的再嫁之妇)(3)

公元986年,北宋京城的繁华大街上,随龚美卖艺的刘娥,正在表演鼗鼓,从蜀地来到京城的盘缠,正是靠着这门从小练习的手艺而来。

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翩翩公子,只一眼便迷上了此时表演鼗鼓的刘娥,鼓声仿佛敲打在他的心上,让他心中激荡。这个少年就是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此时的赵恒只是一个闲散王爷,此时的刘娥只是一个民间妇人。谁也没有想到,后来的她能为了北宋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开创了北宋历史上的众多先河。

源于大街上的惊鸿一瞥,赵恒的亲信从龚美手中买下了刘娥,之后便将她带回了王府中,在王府中,赵恒于刘娥过上了一段如胶似漆的甜蜜日子。可惜,快乐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当宋太宗知道自己的儿子纳了一个出身卑微的野女人之后,便命人将她赶了出去。

赵恒连夜将她送到亲信家里,这一藏,就是十五年。

被赶出府的时刻,刘娥没有哭哭啼啼,没有丝毫慌乱,反而安慰赵恒,从容的住进了赵恒给他安排的住处。

金屋藏娇的日子里,刘娥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反而更加的自律,这也成就了往后的人生。

赵恒来时,她提醒赵恒不要沉迷温柔乡,要以国事为重,等待赵恒的时间里,她全部用来学习各种才能。

十五年里,她饱读诗书,博览古今,充实知识,磨练性情。

人世间最理想的婚姻史(这个出身卑微的再嫁之妇)(4)

2 心地善良,不喜杀戮

刘娥并不喜欢后宫的勾心斗角,可是女人都希望能够永远拥有丈夫的宠爱,刘娥也不例外。

她急于为真宗生下一个皇子,可对于当时年近四十的刘娥来说,希望渺茫。刘娥采用的方法是借腹生子,她安排侍女李氏侍寝。

公元1010年,李氏生下一子,此时的刘娥是真宗宣称产下皇子的四品美人。年逾四旬的刘娥与好姐妹杨淑妃共同抚养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公元1012年,刘娥被立为皇后,此时的刘娥44岁。

对于小皇子的生母李氏,刘娥非但没有伤害她,反而一直善待她,这对于惯用于舍母保子的强权者来说无疑是不易的,宋真宗驾崩后,刘娥升她为顺容,并一直善待她,令其前往真宗永定陵守灵,并给予她高于其他太妃的待遇。李顺容去世前,刘娥晋封她为宸妃。李宸妃去世后,刘娥以太后之礼将其下葬,并追封他的父亲,晋升她的兄弟。

人世间最理想的婚姻史(这个出身卑微的再嫁之妇)(5)

3 辅佐夫君,真心为国

才华横溢的刘皇后,此时登上了摄政的历史舞台。

《宋史》记载:“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博引故实以对。”

说明刘娥这个人的悟性高,记性好,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刘娥有了参与朝政的经历,又善于钻研,时常自省,对于朝廷局势非常了解。因此在真宗称病之后,刘娥出面辅政。史书记载,“事多决于后”。

公元1022年,真宗驾崩。

作为摄政的皇后和太后,刘娥在北宋历史上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她是宋朝历史上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也是一个能与吕后,武则天并称的人,史书称其“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人世间最理想的婚姻史(这个出身卑微的再嫁之妇)(6)

刘娥有见识有格局,她是忠于大宋终于夫君的,她没有武则天那样的狠心,对赵氏宗亲并没有展开过屠杀,也没有对自己的亲戚额外施恩。她崇尚生活简朴,不喜奢华,以身作则,日日自省。

她对宋仁宗视如己出,在对皇子的教育上兢兢业业,摄政期间,在她的指导下,宋仁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后来,宋仁宗曾对臣子说,以前“太后临朝,群臣邪正,朕皆默然识之”。宋仁宗赵祯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仁厚之君,与刘娥的悉心教导密不可分。

公元1033年,刘娥病逝,这位被真宗专宠四十年的古代版灰姑娘,这位内心足够强大,常以书为伴的摄政皇太后,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