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历史长河烟波浩渺,朝代也是数不胜数,擦亮眼睛,我们会发现这样一块风水宝地。

周朝再次发家,秦朝在此兴国,诸葛亮六出祁山势要得谋取,关陇集团在此虎踞龙盘……这就是关中平原。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1)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古代中国的西北边陲催生出诸多朝代的呢?

想要谈谈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来探讨。

在关中平原发家的朝代们

1. 周朝

周人早期居于陕西武功一带,到公刘时,周部落则已迁居于豳。自公刘起,又经九世传位,到古公亶父为部族首领时,周人受北方犬戎侵袭逼迫,不得不迁徙。

他们越过漆、沮和梁山,迁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到了周文王,周部落的实力已经十分强大了。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2)

而商也看到了周王朝这个威胁,设法限制周的发展,想要除掉这个威胁。但东边的夷方先开始闹事,纣王不能两头兼顾,派兵前往平叛征讨。

而周也看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趁主力部队不在家,联合几个部落里应外合,迅速灭掉了商。

2. 秦朝

秦人其实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团体存在了,只不过那时候秦朝先祖还不叫秦人。

据说秦人是从舜那里获封,得到了了“嬴”这个姓氏(无证可考,可理解为附会,每个势力都要为自己找一个比较牛的祖先,才能名正言顺地继承天下大统一)。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3)

秦和商的关系还是十分亲近的(祖先都是母亲吞了玄鸟的蛋而被生下来的,也许是有些什么渊源)。

秦人的先祖费昌(嬴姓,费氏,秦人先祖)不堪夏桀暴政,前往商地投靠成汤。

共同讨伐夏桀,并且一直在商朝混得不错。即使是后来大周兵临城下,在天下都负了纣王时,恶来等秦人先祖依旧忠心,帮助殷商共同抵抗周武王讨伐。

不管和殷商是不是同源,但对商朝忠心耿耿这点是没跑了。

因为这份忠心,秦在周掌权之后,整个宗族都被降为奴隶。但好在没有被灭族,也许是周王看上了秦人的养马技术,就继续把他们留在身边。

(有门手艺就是不愁工作)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那个时代的人还不像后来的某些民族那么野蛮。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4)

即使是前朝之人,也给妥善安顿,一开始把纣王儿子武庚安排到了商朝首都朝歌,但国仇家恨,武庚后来就发起了叛乱(三监之乱)。

平叛以后,周王把这部分殷商后裔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原地,归卫国管辖;另一部分分到了宋国(箕子朝鲜也算是殷商后裔,只不过是他自己不愿意当周朝的臣民,拖家带口跑过去的)

在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奴隶生活后,秦人又靠着祖传的手艺活儿再次走上了台面,一个名叫非子的秦人养马有功,深得周孝王欢心。

于是就把秦地(今甘肃天水一带)赐给了他,并将之前作为奴隶的秦人们封为“附庸”,从此这个群体有了正式的族称“秦”。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5)

后来秦又在“国人暴动”之时,护卫周王室有功,并借此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越打仗,兵越多,这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周平王许诺秦人只要你们打下来的地都是你们自己的,然后秦国先祖们就是各种积蓄力量,向西向北扩张,先后吞并了十二个犬戎国家。

最后奋六世之余烈,终在秦始皇的时候统一了中国。

3. 关陇集团崛起

北魏分裂后,宇文泰(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关中平原,但在门阀政治的当时并不能站稳脚跟,后推行府兵制,农兵合一。

提高了战时的军队数量,又促进鲜卑和汉族的民族融合,又和八柱国(李世民曾祖李虎就是八柱国之一,杨坚则是另外的十二大将军)的本地强大门阀代表形成文武合一的政治制度。

自此在西魏站稳脚跟,渐渐发展,与东魏之间的战争连年胜利,整个关陇集团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利益。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6)

后来,西魏经历了两代三帝,被宇文泰儿子正式篡权,北周建立。北周还是相当有战斗力的,很快就灭了北齐,统一了北方。

但天道轮回,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北周这抢来的皇帝位置又被隋文帝杨坚“窃取”,身为前十二将军的他南征北战,代表整个关陇集团打下了全国。

然后就是隋唐演义那些熟悉的桥段,关陇贵族李家又在南征北战后,接过杨广的遗产,建立大唐。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7)

几个朝代都是以关中平原为基地,站稳脚跟以后,养精蓄锐,先统一北方,再图谋天下。这个套路这么百试百灵,那关中平原一定是有着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中形胜,宝马助威

1. 战略位置

首先是它所处的地理方位,在中原文明圈的西北方向,边陲之地。这一点是十分有利于周朝韬光养晦的。

商朝时,中原文明对这里的开发还不是很多,而从周人游耕也可以看出来,当时关中平原还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势力,周一旦遭受到犬戎侵袭,就在关中平原到处跑,来换取安宁。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8)

商朝的活动范围也只是在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并不太关注这块有着犬戎出没的荒蛮之地。以至于周人在发展起来了,商王才后知后觉,在征讨其他势力的时候,被人抄了老窝。

关中平原地接河西走廊,与西域相通,尽管在周、秦两朝还没有利用到河西走廊的优势,但到了关陇集团掌权的时候,联通西域的河西走廊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了。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9)

关中平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地理单元,南有秦岭,北有黄土高原。

想要进入关中平原,除了从东面,只能从萧关、武关、大散关、函谷关这几个地方,而只要把守住这几个关卡,不敢说高枕无忧,也能说是省心不少了。

相比中原地区一马平川的四战之地,关中平原的地形可以利用地势,用相对较少的兵抵挡住攻击。

公元前241年,苏秦合纵连横,联合六国士兵,想要攻占函谷关,进一步攻占日益强大的秦国。

而秦国就凭着函谷关这道天险,抵抗住了六国联军,使得六国军队伏尸百万,血流千里,再也不能限制秦国的发展。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10)

而我们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生,也是明白这一块地方的重要性,六出祁山,企图以汉中平原为跳板,拿下关中平原这块大肥肉。

奈何魏国凭借着地利人和,焊死了关中平原的额大门,让诸葛亮至死未能如愿。

2. 地理环境

关中平原东起潼关,西至宝鸡有大约3.6平方公里的平原,在渭河、泾河、洛河等河流的滋润下,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合大规模的农作物种植,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尤其是在唐以前,关中平原气候远比现在温暖潮湿,十分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发展。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11)

3. 贸易咽喉

自张骞出使西域以来,就有源源不断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前来贸易,从唐朝时期的长安胜景就可见一斑。

关中平原俨然成了自由贸易港,是各国商货的必经之地,也有大量的贸易直接在这里成交,有贸易,税收就少不了。

例如中原地区十分稀缺的胡椒,甚至可以当作货币去给官员发,而掌握了胡椒、茶、盐等大宗商品的垄断,这些关陇贵族们,真的是想穷都难。

有了钱,招兵买马,疏通关系,干什么不顺呢?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12)

同样的,作为中国对外的一大窗口,有什么先进的技术、作物也是首先在关中平原传播开来(后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就另说了)。

例如辣椒,至今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被称为秦椒,正是因为其在中国原产秦地。

4. 养马地

在冷兵器时代,马不仅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是战争利器。

在古代农业社会,北方少数民族在年景不好的时候,常常就是骑上快马,跑到边境的村庄里劫掠一番就走了,机动性非常强。一支强大的骑兵,作用远远大于普通的步兵。

我们的汉武帝刘彻在见识到了匈奴强大的骑兵之后,就经由丝绸之路引进了优良的马种,在关中平原北垂的陇地大规模放养马匹。

最终凭借着强大的骑兵力量北击匈奴,成为历史上少有的农耕文明打败游牧民族的典范。

周灭商后在哪里定都,先有周秦后有关陇集团(13)

但后来的两宋时期,一方面是气候变化,另一方面丝绸之路被西夏、吐蕃牢牢把控住,仅存的燕云十六州养马地也被大辽国给占领。

不论是马种还是马的数量,都远远不及前朝,更别提北方那本来就很强大的辽金蒙古等游牧民族政权了。

一招输,步步输,最终成为第一个被少数民族完全灭亡的汉文化政权。

结语

关中平原既是汉文明的发家之地,也是中原地区联系外界文明的重要咽喉要道,更是马匹等战略资源的产出地,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即使是后来的坑日、解放战争,关中平原的地位依旧是不可忽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