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

为什么《红楼梦》读起来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呢?除却引人入胜的精彩场景和丰富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时间线的铺排。《红楼梦》里的时间是动态的,它没有静止或者突然转折,作者没有完全利用直接的描写,而是通过身边人事物变化巧妙的安排时间点转折。人物在时间里成长,时间在流逝,万事万物都在更新,书也就因此鲜活生动起来。《红楼梦》中的时间线是怎么如何铺排的呢?它的巧妙之处让人惊叹,留不住的时间留得住的爱。

第一,直接描写时间,形式多样简单明了

时间是一种明确知道它存在却又抓不住的东西,所以对时间的刻画最简单明了的方式就是直接描写,但是直接的铺排多了难免会显得比较枯燥乏味,所以曹公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记录着时间点的变化,细看之才发现描写时间点词语多到不可思议。

  • 时间若从“年”算起,流年抓不住

那么贾雨村自“前岁”就到葫芦庙安身,后来他得甄士隐助资上京赶考辗转当了官可是“不上一年”就又被罢免了官。年是比较大的时间点,它的出现表示时间跨度很大。司棋曾经和鸳鸯说过“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过’三二年’,咱们都是要离这里的。”司棋才是大观园里难得的明白人,随着时间众人长大人们的相聚与离散都是须臾之间的事。

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1)

贾雨村在林府做老师,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黛玉的母亲贾敏就去世了,这也就埋下黛玉入贾府的府伏笔。自从去到贾府,黛玉的泪好像怎么都流不尽似的,一曲《葬花吟》满是时间里的悲伤,“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

  • 时间以“月”作为年的细分,十二月皆诗意

一年十二个月,每月都有好听的名字,时光都被赋予了印记,留在记忆里一直熠熠生辉。一月称为正月也叫元月,元宵节也由此而得名,贾府的元宵节最是热闹,也是元春第一次省亲的日子。不过在印象深处元宵节也是《大明宫词》里太平被面具下的薛绍惊艳的一面,是《琅琊榜》里霓凰和林殊少时的“金鱼灯”,是霓凰和梅长苏之间欲言又止的想念。正月,是新年伊始,一切从新开始。

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2)

二月,叫做仲春和花朝,在这个岁月里大观园的女子们都要一起过过花朝节送好春,这个花神的节日也是黛玉生日,二月十二,黛玉和袭人都是这一日的生辰,这也注定了她们和宝玉之间最深的缘分。

三月可以叫做辰月或桐月,四月是孟夏或麦候,五月是仲夏和蒲月,六月叫季夏和林钟,七月是早秋,八月是仲商与中秋,九月

是霜序也是暮秋,十月是孟冬也作初冬,十一月是黄钟也是寒月,十二月是腊月。古人的十二个月都藏在岁月的浪漫里,生活的在平凡的岁月里都化作了诗意。

  • 一日有时辰,有晨钟暮鼓,亦然有分秒

在一天的时间里,还有各种各样小的时间刻度,可以分为时辰、几刻、几鼓,可以精确到分分秒秒。王熙凤是贾府内院的大管家,一个家族一天的事儿千头万绪,跟随她的人都知道她处理事物都有一定的时间,想要办事必须按时不然过时不候。“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

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3)

王熙凤工作的时刻表里出现的“卯、巳、午、戌”等都是代表一天里的某个时辰,时辰古代计时单位,古人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分别是:子时 、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比时辰更小的计时单位是刻。古代一个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每刻约合现在的15分钟。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清以后改为1日96刻),在《说文解字》中说:“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即每刻14分24秒。

那么从“卯正二刻”来细看古代的时间来看大概就是5点半左右,巳正大致就是上午9点,午初刻是11时15分,戌初刻是7时15分。贾府的工作时间还是比较紧凑的,古人大概亥时(9点到11点)就睡觉了,工作的时间安排到7点左右结束很合理。

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4)

古代记录时间的工具很多,除了漏壶、晨钟暮鼓、西洋时刻钟等等,所以除了用漏壶的刻度还可以用几更、几鼓、几点开表示。

一天里夜晚的时间可以用“更”来表示,一夜分为五更,首位及三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五更也可以叫做五鼓。

从19:00开始,每2个小时为一更,直到早上5点结束。一更19:00 - 21:00,戌初一刻;二更21:00 - 23:00在亥初三刻;三更23:00 - 01:00在子时整(即子正,亦即00:00);四更01:00 - 03:00在丑正二刻;五更03:00 - 05:00在在寅正四刻。

这样细小的时间点在贾府中出现有好多次,贾雨村打点包袱上京就是“五鼓”时分;王熙凤帮着处理秦可卿的丧仪的那一段时间忙很少有时间休息,“天已四更将尽”才得以睡下却又过了困意,所以整日忙乱,不过王熙凤却很享受和喜欢这样繁忙的生活。

贾府所处的时代,西洋钟表早就在贾府中流传开来,跟着王熙凤办事的人都自备钟表,即便没有的人也可以看屋子里摆放着的“时辰钟”,宝玉屋里的芳官还曾经把屋里的“自鸣钟”给弄坏了,总之有了这精确到钟表生活中无影无形的时间好像都可以被记录了。

第二,间接描写,溜走的时光记录着周边事物微小的变化

《红楼梦》中的时间有两种存在的方式,一种是直接的描述,另一种就是间接是描写,用四周事物的微小或容易被人忽视的方面记录着悄悄溜走的时间。人们时常在强调“珍惜”,或许就是因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很多在乎的东西,留下了难言的遗憾。

  • 事件的变化,不经意间带走了时间

什么时候会发现时间的变化,很多时候就是看到事件的变化。黛玉曾经两次入贾府之间有六年的时间差。一次是黛玉六七岁的样子,后来林如海重病黛玉回家探望直到办好林如海所有后事才回到贾府,这一次黛玉已经十二岁了,所以在黛玉两人贾府的时间里已经走过了六年。

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5)

修建大观园又是一年。元春是贾府最重要的一位女子,她被封为贵妃让贾府更上一层楼。贾府为了响应皇家的号召修剪大观园为迎接元春回家省亲,自此时间里修剪大观园成了贾府最重要的事。在大家都玩笑话里,修建大观园就用了一年时间,然后直到元春省亲又过了一年,而后元春特旨大家才得以住进大观园,事件的一步一步推进带走的都是时间。

薛蟠的离开 ,香菱偷来大观园一年的幸福时光。薛蟠因为觊觎柳湘莲的美貌被打一顿,自觉没有面子于是就想出门学习经商顺便让这件事过去,薛蟠外出的这一年里香菱就跟着宝钗住到大观园去了,香菱也有了一年难得的幸福时光。

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6)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爱情败给了时光还是人心?贾琏从与王熙凤恩爱有加到他变心爱上尤二姐,再者和王熙凤之间形同陌路;柳湘莲和尤三姐之间以“鸳鸯剑”为凭定下了婚约,可是尤三姐等了五年等来柳湘莲的退婚,最终尤三姐自刎剑下,柳湘莲也出家为道。

贾政外派做官回家,时间早就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元春省亲后,贾政被恩赐到外省做学政,这一段时间里,宝玉就自由了,他这段时间和大家玩的不亦乐乎。贾政出门时给宝玉留了作业,可是他根本都没做,于是大家一起帮他赶工,黛玉的心意最诚她早就再替宝玉写作业了,她用宝玉的笔记为他早就临摹了很多字了,黛玉的雪中送炭解决了宝玉的燃煤之急。贾政从外回来,时间早就不知道过去了多久了,他赶上贾府的一个中秋节,却是众人都伤心的日子,贾府的哀音从这里开始唱响。

  • 人物的变化,成长和故去都是时间辗转

从小到大一起都和小伙伴一起上学念书和工作,因为一直都在一起从未发现时间的变化,可是当看到自己小妹和小弟长大时,看到身边人生老病死和男婚女嫁时,倏然间才发现原来时间早就在指缝中游走了。

不曾计数的时间里,宝玉从小男孩开始知人事开始向走入少年时代,湘云开始议亲,邢岫烟和薛蝌定下了婚事,迎春更是大观园第一个出嫁的姑娘,大家不知不觉之中就都长大了。小时候一心盼着长大,可是到了小时候期盼的年纪却没有了当初的快乐。

生死相依,在喜欢和悲伤的国度里早已物是人非。

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7)

宝玉的生日特别的热闹,那一日是平儿、邢岫烟和宝琴共同的生日,于是这一天给了众人的年纪一个明确,这也代表了大家各自将要开始不同的人生了。

这一天后发生了很多的事情,贾敬去世了,和他年纪相当或者更大的人也即将离开了;黛玉自觉眼泪比往年少了,黛玉一生还类而来,无泪意味着消逝;还记得那一年袭人母亲接袭人回家过年,可是转眼间袭人的母亲去世了;王夫人粗暴的下达抄检大观园和严整怡红院的行为,逼死了司棋和晴雯,芳官、四儿等遁入空门,所有的人命运都改变了。

  • 不知道岁月的变化,还有四季在提醒

一天里有计时器在记录时间的变化,可是也有炎夏永昼、红日三竿、黑夜、夜间灯火、天明鸡唱、天已大亮,这些自然现象提醒着人们时间的变化。

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8)

四季里生活与环境的皆不同。四时花木、饮食、衣着、住、天气(风雪雨晴)、可做之事,全部都不一样。春天有百花,也有花朝节,春天可以看《西厢记》、扑蝴蝶、放风筝,还可以挖春笋;夏天有泛舟游湖、残荷听雨、稻香村里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吃螃蟹赏秋菊、黛玉的忧愁与宝钗的姐妹情;冬日雪天满满大家去芦雪庵赏雪、吃烤鹿肉、赏红梅、冬天暖暖的斗篷与众人齐聚潇湘馆的温馨,四季不同趣味带来不一样的美好。这些事情年复一年在做,可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时间的带动下什么都在改变。

第三,故意模糊时间的痕迹与节点,只为守护没有长大的快乐

《红楼梦》的时间从未刻意的强调与凸现,它只是慢慢的推进,不露痕迹甚至是刻意的模糊,这一做法传达出来的是想要守护不想长大的快乐,也是想要诉说留不住的时间留得住的记忆。

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9)

不知一日的长短、不知年岁几何、不知今夕何夕,未长大的时间里是众人回不去的无忧的时光。作为小孩子,便可以淘气和任性,大家可以一起白天喝酒玩耍,也可以没事就和姊们们斗嘴取笑,还可以一起起诗社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可是长大了每个人都要要做的事要走的路,不再是孩童的我们有着要承担的责任,过去作为被保护的人如今是保护他人的人。成长没有预告,不管你是否想要它都一直前行着,跟不上它的脚步自然就有需要付出的代价。

不想长大不一定是要逃避责任,而是不想见到众人悲惨与四散的命运。宝玉是贾府的男孩子,他自诩众人的守护者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众人四散飘零。他知道金钏儿被撵走可是他逃跑了,他看着司棋和怡红院的众人被撵他无计可施,他甚至没有办法陪着晴雯度过最后一程,他知道迎春被孙绍组欺负可以她却不可以告诉贾母去救助她,他看到鸳鸯被逼婚却无力阻止,他知道黛玉的新伤却无法给她一份安心。

红楼梦手法运用惊人之处,红楼梦中时间的铺排(10)

宝玉亲自看到众人的悲剧,可是他无能为力,如果大家不长大,不去改变,一直都是最初的模样该有多好,所以读《红楼梦》能感受到真挚的快乐,也能感觉到浅浅的忧伤,曹公一直刻意模糊着时光,就是想要更多的留着快乐的时光,守着幸福的记忆,满书的酒香掩不住岁月的伤。

没有贾府的破败,每个人都有家。宝玉最后终究还是走向出家的结局,他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除了经历众人的离散他没有其他太大的悲伤与挫折,当贾府突然间被抄家族离散的时候他也就陷入了迷茫与挫败之中。如果他可以早日担负起家族重任,那么贾府是不是不会破败,他是不是还可以给众人一个家,所以的遗憾都是时光里的黯然泪下,宝玉内心还是充满遗憾和悔恨。

总而言之,白驹过隙时间好像就是一个永远都无法追赶的人,稍不注意它早就远去,没有珍惜当下就会让人满是遗憾,在《红楼梦》巧妙铺排的时间,从年月日时分秒的这般直接的描写里匆匆而过,想要让人感叹时间点匆忙与赋予其中的美好;作者不留痕迹的写时间带动了整本书的活力,不管是事情的开展、人物的变化、四季的不同,五一不是用时光记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回首往昔能够缅怀是依旧是这些人事物;作者刻意模糊的时间,是不想守着长大的快乐,也是可以回避过往的伤痛,可是时间点流转无法挽回,能够留住的只是当下。简单的说就是,心随事迁,守贞志满,随物志移。不计过往,不畏将来,珍惜当下,时间不会停留,但是我们可以在流年里过好自己的生活。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