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回家乡拉杆箱20寸够不够(我的家乡是26寸黑白条纹行李箱)

上大学以来我走过一些地方,虽然不多,可某些感受却做不了假。多的是漂泊的感觉,以至于习惯了这种漂泊。

一个人回家乡拉杆箱20寸够不够(我的家乡是26寸黑白条纹行李箱)(1)

并不觉得孤单(偷偷告诉你,这句话是假的),只是相比最开始逃离家乡的热切渴望和来到更大世界的兴奋,出去之后才发现:多的是辛劳、舟车劳顿和重新寻找建立自己生活秩序的迫切感。

每次回到家乡后,都会有些不习惯。翻着熟悉的衣柜才发现里面放满了厚厚的衣物,是属于遥远的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时代,它们把整个衣柜占据完全,以至于我行李箱里符合如今审美趣味的衣服,一件都塞不进去。

见到过去的朋友,我们谈论起各自的生活,除了聆听,竟然发现插不上什么话题,听着熟悉的人用本地话开起了并不恼人的轻浮玩笑,只能回应笑,却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幽默,更不能用相同的梗回应。

自从去外地读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家乡长期生活过。我在那座遥远的城市生活了十几年,可后来那座北方小城却陌生了起来。疏离感是必然的,因为比起环境的更迭,人的更新迅速残忍,现在的我拥有了新的朋友圈子和工作。

一个人回家乡拉杆箱20寸够不够(我的家乡是26寸黑白条纹行李箱)(2)

然而“除了从小生长的地方,后来去过的哪里都不属于我。可那个遥远的故乡,却也回不去了。”

“故乡”是一个只存在于抒情诗句里的概念,唯有其落在了某人某物身上,才可感知。

“20岁之后,你得接受自己没有故乡。”是远行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既然选择了离开一个地方以脱胎换骨,就得学会接受破碎和离别,学会和自己相依相存,成为自己的盟军,一个人也要像一支队伍。

对我而言,家乡不再是从小生长的地方,而是让我觉得有安全感的地方。

家,承载了遥远地方的梦想,因为有家在,我可以随时的降落。长大后最大的标志,我觉得是有一天发现自己真的开始想家了,这却没有任何的理由。

返程的列车上想起回家发生的种种事情。

在家的时候,我可以有任何小孩子脾气,但在拿着行李走的一瞬间,我要收起来了往日所有的模样,我要走了,去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在那里我应该自己独挡一切,于是我把这一副面具收好,等下次回来再拿出来。

有人问“逢年过节,为什么中国人总要不远万里回家?”

网上有个高赞回答,只有一句话,却触动人心:

因为那是我的“家”呀,别的地方只能叫做“住的地方。

一个人回家乡拉杆箱20寸够不够(我的家乡是26寸黑白条纹行李箱)(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