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莲花的寓意和象征(蓝莲花)

每经记者 李伟一直喜欢许巍的那首歌《蓝莲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蓝莲花的寓意和象征?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蓝莲花的寓意和象征(蓝莲花)

蓝莲花的寓意和象征

每经记者 李伟

一直喜欢许巍的那首歌《蓝莲花》。

这首歌,据说创作的初衷,是许巍写给大唐高僧玄奘法师的。是歌唱一种坚定不移追求梦想的精神。这首歌虽然是歌颂追求梦想伟大精神的,但是歌词却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而且更无跌宕起伏、高亢激昂的曲调。更加让人唏嘘的是,许巍是用他那充满磁性的低音,以一种异常平静祥和的音调吟唱出来,满满的禅意和纯净。正是这样一首如此平和的歌,却震撼了千万人的心灵,让无数像我一样的人们,常常一边吟唱、一边心驰神往辽远的天空、一边眼中噙着泪水。

很多读者可能会感到纳闷,这是一篇讨论2019年股票市场的文章,怎么一开始就对一首歌发表了如此多的感慨呢?其实,就是因为我最近在思考市场的时候,许巍这首《蓝莲花》中的所有歌词,好像都是为我们的股市而写。而其中有一句歌词,更是让我总联想到当下的A股市场。这句歌词就是“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

掐指一算,如果从2015年6月开始,A股市场已经穿越了3年多的幽暗岁月;如果再把2015年那波“脉冲式牛市”(那波牛市实质上是很多人一生的梦魇)熨平,A股市场就已经穿越了10年的幽暗岁月了;如果再从A股开市的1990年算起,期间人们经常所说的“牛短熊长”,就更可以知道,A股市场仿佛就是一列穿行在川西高原崇山峻岭里的列车,在“幽暗的隧道”里穿行几乎是常态了。

这几年不知是谁发明了股市“韭菜”这个词语,记得在股市前10多年里是很少提及这个词的。因之,我也常常为我们“割而复生”的韭菜们的坚强而无比叹服。

今年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10周年,我每每都在感叹和沉思:在2008金融危机肇始地的华尔街,股市这十年迭创历史新高,各项指数相比2008年危机的底部,都有翻倍的涨幅,而A股背靠一个最伟大的经济体,为何却反而跌破了2008年的底部而迭创新低呢?

如果我们把这十年美股和A股的走势叠加在一张图上,再配以各自的经济底色,一定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其滑稽程度,不亚于我这个小个子站在大明星姚明的身旁拍合影的对比度。

各种各样的分析原因和理由,都已经近乎“祥林嫂式”的老生常谈而让人每每心生厌烦。以至于现在一看到分析金融和股市的各类文章,我都恨不得一下子扔进垃圾桶去(尊敬的读者们在阅读本文的感受恐怕也是如此吧)。

抛开那些所谓的宏观经济分析、金融指标分析,行业和企业盈利分析不谈,其实,我这一年来反复思考我们A股市场为何如此长期“穿行在幽暗的岁月”,而为何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在做2018年的趋势预测时,我曾预言2018年的股市趋势是极限位置跌破2600点(不幸而言中)?

我想用三个词,来概括我的分析。“体质、文化、监管”。这三个词的程度,对A股市场来说,是按照重要性依次排列的。

体 质

其实,我也不否认那些宏观经济分析的作用。但是,从我参与A股市场的投资和研究的20多年来,现在更加深刻地感受到,A股市场之所以长期与我们祖国一路高歌向上的宏观经济背道而驰、相反而行的根源在哪里?那就是“体质因素”——A股的体质太差了。

体质者,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身体素质也。“体虚”,是A股牛短熊长的根本根源。“体虚”虽然表现在很多方面,但是,又集中体现在上市公司质量上。我们闭上眼睛就可以默想一下,目前A股近4000家上市公司,有多少家是真正敢于做长期投资的?股市经历了两次上市高潮,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为国企改革和解困而起的上市潮,那个时候上市的公司质量我们就不谈了。就说2009年底创业板开板以后的上市潮。创业板被赋予多大的希望和意义啊。但是,创业板10年了,除了带给股民的伤害外,孵化了哪些伟大的创业公司?当初被市场誉为“新蓝筹”的几家创业板公司,如乐视网、尔康制药、金亚科技,现在都去了何方?谁能想到贾跃亭在几乎是最高位全部套现后扬长而去?又有谁能想到大蓝筹股尔康制药会因财务造假而雁沉黄沙?更有谁想到创业板大明星股金亚科技“生于欺诈、死于造假”,竟然是如此的龌龊不堪临近退市?

我们去看看当初的创业板“28星宿”现在何方星空闪耀?更不用说利用二级市场进行“套现式并购”“操纵式并购”“赵薇式并购”了。

那些屡屡不期而遇的上市公司“黑天鹅”在股市的天空振翅翱翔,说不定在哪一天的半夜里就会掉落在你家院子里(夜半公告),让你欲哭无泪。

上个月某官方权威媒体有一个统计说,两市有近300家上市公司有爆发黑天鹅的危险。

都说“买者自负”,可是,这个规则对长生生物的投资者来说,是冤还是不冤?长生生物的普通投资者他们的苦去哪里诉?冤去哪里申?

当投资者们一次一次地被坑害或者惊吓后,当市场上一不小心可能触雷的状况下,让买股票就像韭菜一样反复被收割后,这个市场怎么可能向好呢?

因此,痛定思痛,我刻骨铭心地感触到,股市弱势的最根源,就是体质虚弱。对人来说,体质本身是人的健康成长之本,而对股市来说,体质太差,才是这10年股市一头栽向2008年金融危机更底部的根源。

其实,这一年来两市的地量成交也已经充分表明,经过了上市公司们对股民们的反复伤害,很多股民伤心离场,不玩了,投资者信心轻易已经很难恢复。

体质虚,当然也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但是,上市公司是最最重要的。

因此,我认为,要让A股真正走向正常的投资市场,真正像美股那样走长期牛市,最紧要的问题,就是“强身健体”。强壮的体质,是可以抵御外部的宏观经济周期和其他不利因素的。这在股市历史上是有很多先例的。

文 化

我曾经在一些场合谈论资本市场的文化,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马上就耻笑我没文化。

他们会立即祭出马克思《资本论》中那一句“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来回击我(于是人们心安理得地在资本市场为所欲为),是的,很多人都认为文化和资本、资本市场是完全不相关的。资本就是用来赚钱,甚至不惜手段赚钱的。

可是最近几年我在几百年来的经济发展历史中、在股市300多年发展历史中去回溯和徜徉,我越来越觉得,如果资本市场没有文化,股市没有文化,如果一切唯钱是向,利欲熏心,将是经济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

资本市场的文化道德建设,应该和资本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意义一样重大。

我在头脑中一遍遍地复原我们A股的历史,我认为,没有文化和道德,也是我们A股长期偏离正常趋势、积弊积弱的因素之一。

其实,我们认真想想,当初世界上第一个股份公司的诞生,第一只股票的诞生,乃至于街头梧桐树下第一次股票的买卖成交,本身就是人类历史最大的文化飞跃。简单的一个说明就是:第一个股份公司股份的募集,就是以征服大海、乃至于打通全球人类和商品的互通和交往为理想。如果没有这样的理想和行动,今天的世界将不可想象。第一个股份公司的设计也是遵循着“诚信、理想、道德、守法、互助”的文化理念。300多年的资本市场历史也证明:一旦资本市场严重“没文化”的时候,就是资本市场灾难来临的时候,无论是18世纪初的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还是1929年的华尔街崩盘。莫不如此。

资本市场的文化道德建设,首先是资本市场参与者们本身的文化道德观的树立。最直观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是带着什么目的和心态来资本市场的。

如果一个股票发行者,他是以一个为了企业的实际发展而融资的本真目的,带着为购买他股票的投资者创造价值的诚信守法的心态来发行股票,这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良好表现。同理,一个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者,不论他是短期投机者还是长期投资者,如果他是带着合理合法的赚钱的目的,带着守法、合法、诚信的交易心态,那么他的交易也是会让市场进入公平和正常运行轨道的。

但是,相反的,这么多年来,先不说股票发行者方面,就说新创业的创业者们,特别是在新兴领域的创业者们,当他们还在开始设计企业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设计和设想着,怎样与投行界、PE们紧密配合,在几年内IPO,几年内大赚一笔套现离场,抽身而去,然后把一个壳留在二级市场,一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架势。这么些年来,那些形形色色的甚至离奇的造假上市案例、减持套现离场案例,应接不暇。这些就是最典型的“良心大大的坏了”!什么是良心?这完全涉及到了文化和道德问题。

再说参与股票二级市场交易的机构或者游资大佬们,那些形形色色的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案例就更多了。文化和道德,在一心只为钱的目的面前,连伪装都可以不要。

如果我们再拔高一点点——文化的根本意义,就是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人到底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千古的命题。我想,人活着的意义,不应该仅仅是完全利己的金钱动物,还应该尽己所能地为社会、为他人做乐善的行为。否则,这样的人生从终极意义来说,是无意义的——因为很简单,人都是要死的。我就永远想不通,那些形形色色在资本市场“无文化”而疯狂敛财的人,已经都家财万贯了,还是如此疯狂,难道人生就只有“钱”这一个目标吗?可以设想一下,当未来的某一天你在彻底告别这个世界的弥留之际,你穷尽一生摄取的钱财,不论你愿意与否,都仿佛如流沙滑落你的手指,你将赤条条而去的时候,你是否会流下冰冷的、悔恨的泪水呢?还是永远不舍地对钱财的终极依恋呢?

人类已经进化到当代如此高度的文明社会,现代意义上的“资本”来到人间也已经300多年了,再也不应该只是“血和肮脏的东西”,现代资本应该在“自利”“合法逐利”的同时,更多地服务于社会和大众,扶助贫困和弱势群体;应该更多地服务于广大的埋头干事的实体企业,因为广大的实体企业既承载着创造财富、发展社会的使命,更承载着社会大众的就业、生存和福利。因此,应该给予资本市场注入人文和文化的内涵,“诚信、道德、理想、守法、文明、扶助弱势群体”这些文化道德准则,必须在资本市场建立,这样才可能从内核上让市场长期健康成长。

监 管

监管问题,这么多年我们已经讨论得太多了。其实,千条万条,我认为就是三条核心问题,这三条解决了,市场信心就可以逐步恢复,长期投资、健康投资的市场气氛方能建立。这三个问题,就是“退市、重罚、保护”。

根据一些研究资料(我没有核实过),在美股市场,包含主动退市在内,每年的退市率在6%。可是,我们的市场,这么多年了,有多少家退市了?臭名昭著的长生生物在上个月可以有连续7个涨停板,还是因为“不死鸟”心理在作怪。可以这样说,如果某一天,上市公司退市,不再是市场惹眼的大新闻事件,退市制度就成功了,市场也就成熟了。

重罚。其实,在成熟市场,对于公司造假或者操纵等其他严重违规行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或者发行人可以被罚得倾家荡产。极其高昂的违法成本,才是有效遏制资本市场违法犯罪的利器,因为在这个领域和普通刑事犯罪领域完全不同,因为这个领域都是直接威胁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可是,这么多年来,A股市场在这些方面始终是不痛不痒。在震慑犯罪方面极其乏力,才会导致形形色色的违法违规行为前赴后继,铤而走险。

保护。就是对中小投资者或者普通投资者的救济和保护。在买者自负的普遍原则下,当如果投资者遭遇到类似长生生物、金亚科技这种情况的时候,利用违法违规者的资产,给予投资者彻底的救济和保护,才能体现市场的公平和诚信,让投资者可以放心地在市场投资交易。

《蓝莲花》是许巍为玄奘法师而写,在我经常吟唱许巍《蓝莲花》这首歌的时候,我也同时就在脑海中一幕幕地回放起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纪录片《玄奘之路》。这片子我看了好几遍。30岁的玄奘为了大唐大众的利益,冒险偷渡西行取经,明知可能被各处边关守军射死,他毅然西行;在茫茫沙漠中几天缺水缺粮奄奄一息,东返是生,西行是死,他也绝不东返一步,毅然西行;在高昌国皇帝给予他国王一般的待遇要求留在高昌,他以死抗争,毅然西行;在翻越帕米尔的雪域高原时,一半的同伴倒毙,前行可能是死,他毅然西行。每次看到这些场景,我都在想,他不为名不为钱,却无数次地以命相搏,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我们如今A股的长期弱势,参与其中的主要“资本者”们,如果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的贪婪,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和胸怀,多一点点像玄奘大师这样服务社会和大众的善良和理想,这个市场就会清静和健康太多!善良的“资本者”多起来,市场的体质就自然会强健,股市这个社会的“子系统”也就会是一个真正的投资市场,让“资本者”获利的同时,也让大众经济发展和市场发展的利益。何其美好!

许巍的歌声又在耳边响起:“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当你低头的瞬间/才发觉脚下的路/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蓝莲花,花儿本身如此高雅美丽得让人心颤的同时,又寓意着平静、纯洁、清新、新生。

我们有理由坚信,A股市场在穿过了这长长的“幽暗的岁月”后,一定会通向那清澈高远的世界,像蓝莲花一样,盛开在资本市场的峰巅。

现在的A股市场仿佛一朵带“刺”的花,但是我们坚信在不久的未来,它必然会变成美丽纯洁清新怡人的蓝莲花!

目前各方面的情况已经在逐渐改变,从市场本身来说,A股市场也已经到了历史的低估值区域。在即将来到的新的一年,在A股即将迎来“30而立”的30周年的时候,一定会做到三十而立。我们拭目以待。

2019,蓝莲花开,曙光在前。

每日经济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