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速度超过直升机)

驾驶汽车可以用电

驱动高铁需要用电

航天器飞行也离不开电

还有什么不用电?

在电力驱动下

新的时代加速到来

而人类驾驭电能的故事

将继续讲述新的生产与生活

讲述电能长久地陪伴我们

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星球

01

速度超过直升机还不够

中国高铁400公里时速攻关进行时

一列8节车厢的高铁

总重量接近500吨

驱动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以400公里时速运行

中国高铁需要超级的电驱心脏

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速度超过直升机)(1)

这台中国新一代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功率达到800千瓦

功率增大会带来散热问题

中国工程师如何解决?

今天,中国已经拥有3.9万公里高铁总里程,世界第一。未来,我们还将在一路领跑中进一步提速升级。

02

轻松绞碎海底坚硬岩石的“造岛神器”

挖泥船里的最强王者

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速度超过直升机)(2)

这是一艘特殊的作业船舶

它主要用于港口航道的疏浚和人工岛屿的吹填

对于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来说

这是践行海洋强国战略的国之重器。

面对海底坚硬的泥石

电驱系统如何带来动力升级?

在汽车消费领域,电驱对燃油驱动的深度替代早已开始,它的规模更加庞大,发展更为迅速,影响也更为深远。

03

用加一箱油的时间完成电动汽车充电

“汽车快充”的时代来了

福建宁德

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电动汽车电池产自这里

平均每分钟有1000个

电动汽车电池下线

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速度超过直升机)(3)

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是决定电动汽车

续航里程的关键指标

然而动力电池相比手机电池

容量大十倍,寿命长三倍

电池包内电芯数量多20倍

中国工程师

为了突破效率与体积的极限

将做出什么样的突破创新?

在充电装备领域,中国工程师同样在争分夺秒,升级技术,让充电变得更加快捷。

04

开油车的还在想办法降低能耗

开电动车的已经开始赚钱了?

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速度超过直升机)(4)

这个数据链接

和能源交互的新型工业互联网

这被认为是

迎接未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的

理想充电方案之一

它加入了

实时监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

充电过程中对电池进行体检

从而最大程度保障充电安全

充电网移峰调谷的设想

将如何把

普通车民“开车”赚钱变为现实?

然而,实现这一切,除了拥有超强的充电基础设施,还必须依靠一张坚强且智能的超级电网,提供电力输送。

05

你看不到的地下

藏着一整套输电系统?

苏通地下管廊

高达1500万千瓦的电能

正被送入城市

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速度超过直升机)(5)

城市输电

要求是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用更小的空间输送更多的电能

中国工程师正在努力

让这种线路占用的空间变得更小

今天,中国单个城市的最高用电量已经超过1000亿千瓦时,未来,这个数字还将继续增长。不断优化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技术,在未来将成为城市能源主动脉,源源不断地输送巨量清洁电力。

06

你正在使用的电能

可能来自千里之外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的资源和能源

集中在西部和北部

而电力消费却集中在东南沿海

特殊的资源禀赋

让中国必须建立

长距离跨区域调度的

超级能源通道

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速度超过直升机)(6)

换流阀

是直流电和交流电

相互转化的桥梁

中国已经将柔性直流特高压等级

从过去的±350千伏

提高到±800千伏

送电容量从100万千瓦

提升至500万千瓦等级

这背后是中国工程师的不懈努力

升级的技术和装备,让中国的电力传输能力再次领先世界。而人类对电能的想象并未在这里止步。

07

在真空中飞行的航天器

靠什么提供动力?

宇宙,浩瀚无边

人类能够探索多远

取决于我们能否让驱动装备突破动力的极限

世界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速度超过直升机)(7)

人类所有的航天器

要在太空中获得动力

都要通过向外喷射气流

获得反作用力

以前的航天在轨推进

都是利用燃料燃烧

产生的化学能来实现推进

工程师正在尝试取代这种方式

霍尔推进将如何助力

中国航天更进一步?

今天,中国正在推动清洁电能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电能已经成为驱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面向未来,随着能源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持续深入,电能的深度运用,将为智能时代的到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还将开启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全新时代。

来源:央视财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