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志愿者传递的正能量(18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冬奥服务)

冬奥志愿者传递的正能量(18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冬奥服务)(1)

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滕盛萍(左)线上参会。新京报记者 徐邦印 摄

新京报讯(记者 徐邦印)2月17日,北京冬奥会举行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的主题为“志愿者”。北京冬奥组委志愿者部部长滕盛萍以线上方式参与其中,介绍了冬奥会志愿者服务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据滕盛萍介绍,志愿者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服务保障力量,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北京冬奥会共录用了18000多名志愿者,“北京赛区占比63%,延庆赛区占比12%,张家口赛区占比25%。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比94%,可以说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服务,涵盖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所有的志愿者在正式上岗服务前,都接受了比较系统的培训,包括通用培训、场馆培训和岗位培训,专业志愿者还接受了特殊的专业培训。

北京冬奥会期间,在每一个有志愿者提供服务的竞赛、非竞赛场馆,均设立了志愿者之家,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为志愿者设立专属的场所。滕盛萍透露,志愿者们纷纷发挥想象力和智慧,用书法、绘画、绿植、剪纸、灯笼等元素,对志愿者之家进行了设计和布置,使志愿者之家具备了休息、学习、交流和团队建设的功能,也为志愿者营造了比较温馨的工作环境。

北京冬奥组委还在多个领域为志愿者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包括证件、制服和装备、餐饮、住宿、交通、医疗、保险、物资、空间等方方面面,确保志愿者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服务。

滕盛萍特别提到媒体报道中有关志愿者的几个暖心故事。比如美国运动员泰莎·莫德与“粉衣小哥”、清华大学学生孙泽宇之间的互动。比如在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交通业务领域的志愿者刘瑶在寒风中努力工作的场景,成为记者镜头下让人难忘的一幕。比如各个场馆的EVS(赛事服务)志愿者,他们挥舞着印有冰墩墩的小旗帜,带领现场观众跳热身操,营造热烈的比赛氛围。

滕盛萍将北京冬奥会18000多名志愿者形容为一朵朵热情洋溢的小雪花,“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开放、阳光、向上的青春风采。冬奥会即将闭幕,冬残奥会就要开启,志愿者们将继续作为文化、友谊、团结的使者,为各国的来宾服务,成为冬奥赛场温暖的光。”

新京报记者 徐邦印

编辑 刘佳 校对 王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