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儿童成长纪录片(儿童世界的成人化)

写在前面: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纪录片《幼儿园》

《幼儿园》是导演张以庆经过1年的筹备、14个月的拍摄、5个月的剪辑而成的纪录片,也因为这部片子,张以庆在幼儿教育界名声大噪。

片子的背景发生在中国武汉的一所寄宿制幼儿园,将镜头对准了一批入园小朋友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很多成年人在看《幼儿园》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触:我们不再简单是孩子的观众,而且从里面看见了自己。确实,幼儿园的生活是流动的,幼儿园里发生的每一件小事同时也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是久远的,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审视自己。

纵观当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往往爱得功利,甚至爱得畸形。在"过度教养"盛行的时代,《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已经提前长大了,那些都是我们的孩子,也可能是曾经的我们。

实际上,《幼儿园》里的儿童成人化行为背后,正是是父母"过度教养"的投射。

国外儿童成长纪录片(儿童世界的成人化)(1)

01、"说童年是单纯的,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但未必真正了解孩子

没看《幼儿园》之前,总觉得幼儿园的孩子们是单纯、天真的,幼儿园的生活是五彩斑斓的,看了后才懂得:"说童年是单纯的,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你个子真是很高,为什么会长这么高呢?"

——"因为,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老师的帮助下长这么高的!"

这是《幼儿园》里的一段对话,没有人想到孩子会这样回答。

——"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

——" 警察。"

——"警察是干什么的?"

——"警察?交警也可以收蛮多钱。"一个孩子这样回答。

——"钱买不到快乐,也买不到心。"另一个孩子这样回答。

孩子们的回答再一次出乎意料,成人世界的明标准、潜规则似乎已被幼儿园的孩子识破。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但未必真正了解孩子。孩子们除了天真,还有天真的丧失,当孩子们的大脑被成人的、概念的讯息冲击的时候,孩子们的生命力、创造力、想象力又该何去何从呢?

国外儿童成长纪录片(儿童世界的成人化)(2)

02、"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儿童成人化的言行背后,是父母"过度教养"的投射

国际评委认为《幼儿园》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在"展现童年生活本身"的同时,又"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儿童世界是成人世界价值观的折射"。正如片头文字所述:"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而从心理学上来讲,孩子们成人化的言行背后,是父母"过度教养"的投射。

"过度教养"即父母由于对孩子当下和未来的个人成就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过度卷入孩子生活的现象。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指出"回应"(父母对孩子需求的回应程度)和"要求"(父母对孩子自身成熟、独立、承担责任的要求)是衡量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指标。

  • "理想教养"模式下的父母,既能较大程度上对孩子的需求进行回应,而不是漠视、放纵;又能要求孩子拥有责任心与独立的人格。
  • "过度教养"模式下的父母,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表现出非正常的"回应"和"要求",一般而言往往表现出较高的"回应"和较高、或较低的"要求"。
  • 高"回应"的父母往往会将孩子当成生活的中心,将孩子相关的活动放在第一优先级,并像直升机一样时刻盘旋在孩子的上空,监控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 高"要求"的父母也被称为"虎妈、狼爸"式父母,他们总是要求孩子过早接受成人化思想的洗礼,过早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并为之制定一系列的条框限制。

如,《幼儿园》中的孩子们能够轻松唱出"I love you",却觉得将"我爱你"说出口是恶心的话;从未见过日本人,但"恨得流鼻血",这背后一定有父母成人化思想的影响。

再如,怎么也穿不好的那件衣服与摞不上去的那个板凳,被父母搁置在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却要过早独自承担这一切。

  • 而低"要求"的父母也被称为"割草机"式父母,为了孩子的成功,父母会像割草机清理杂草一样,扫除孩子前行路上的一切障碍,以抚养低龄儿童的方式教养他们,以至于孩子很难蜕变为真正的大人,为自己的言行所负责。

国外儿童成长纪录片(儿童世界的成人化)(3)

03、"儿童世界的成人化,真正意义上的孩子已经死了":父母如何才能防止孩子被"过度教养"?

导演张以庆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幼儿园》其实是拍给大人看的!"如果是拍给孩子们看,他或许会拍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画画,过六一,过国庆……这样,就是按照成人的想法让孩子们排练,然后登台表演,和幼儿园文艺汇演没啥区别。

相反,拍摄幼儿园顺其自然发生的故事,却收到出意想不到效果:本该色彩斑斓的幼儿园被沉闷与压抑破碎,本该纯真的年纪,孩子们却承受着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责任,成人化倾向严重。

难怪导演在拍摄此片时感觉:儿童世界的成人化,真正意义上的孩子已经死了。

通过前文所述,儿童世界的成人化言行背后,正是父母"过度教养"的投射,那么,父母如何才能防止对孩子的"过度教养"呢?

国外儿童成长纪录片(儿童世界的成人化)(4)

①父母应该意识到"过度教养"的代际创伤,会通过亲子关系向下一代传递

代际创伤指的是通过PTSD(创伤后应激综合障碍)的机制,从创伤事件的第一代幸存者转移到他们的下一代,或者下一代的创伤,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创伤的代际传递。

根据心理学研究,"过度教养"的代际创伤,特别容易通过过度控制的方式向下一代传递。

父母往往会对孩子进行过度保护或溺爱,以及过度苛求,如制定严格的规范和严酷的惩罚等等,使得孩子很难脱离父母或长辈而独立,即便孩子将来年龄上成人,精神上依然是矮子。

意识到"过度教养"的代际创伤,会通过亲子关系向下一代传递,是为人父母防止孩子被"过度教养"的第一步。

国外儿童成长纪录片(儿童世界的成人化)(5)

②父母应该做孩子的支持者,而非干涉者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孩子管教是以"爱"之名,进行着"干涉"之实。

如,孩子上哪所幼儿园,报什么样的兴趣班,学哪家的书法,假期去哪里旅行,得听父母的。

但哲学大师周国平曾说过:"孩子只是暂时寄养在父母这里,送行的一天必然到来,你会惦记,但不能通行。孩子必将自己走人生之路,你可祝福,但无法支配。"

孩子成长的路上,智慧父母应懂得得体地退出,尊重孩子选择的权利,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与见解,给予孩子最大程度的支持。

国外儿童成长纪录片(儿童世界的成人化)(6)

③父母应该做孩子的协助者,而非替代者

低"要求"的"割草机"式父母,为了孩子的成功,往往会替孩子包办一切。然而,任何替代孩子的想法,最终都会投影在孩子身上,孩子学不到任何技能,只能"等、靠、要",纵然肉体一天天长大,精神却永远是巨婴。

就像纪录片《零零后》中的那位孩子,在妈妈的替代下,失去基本的生存能力,想回到更舒服的子宫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成长的权利,父母的责任就是在孩子必要时协助孩子,万不可替代孩子间接剥削其成长的机会。

国外儿童成长纪录片(儿童世界的成人化)(7)

写在最后:

张以庆曾说过:如果我们能从这部影片中得到什么反思,我觉得最大的莫过于,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将一个孩子培养成"人"。

培养孩子的过程,是一场"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修行,孩子行为表现,必有父母一份责任。

"过度教养"盛行的当下,《幼儿园》里的孩子们的言行已然成人化,而为此付出的代价除了孩子们的天真,还有他们的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儿童世界的成人化,真正意义上的孩子已经死了。

为此,当代父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意识到"过度教养"的代际创伤,会通过亲子关系向下一代传递;做孩子的支持者,而非干涉者;做孩子的协助者,而非替代者,主动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

(全文完,谢谢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