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施工方案范本(夏季雨季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道路全长712.504m米,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设计速度:40km/h;设计年限为15年本标段主要施工范围主要有:道路、交通、监控、给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施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雨季施工方案范本?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雨季施工方案范本(夏季雨季施工方案)

雨季施工方案范本

一、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道路全长712.504m米,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设计速度:40km/h;设计年限为15年。本标段主要施工范围主要有:道路、交通、监控、给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施工。

二、夏季雨季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技术方案(措施)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施工质量及生产安全为前提,具有一定的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2、制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措施)中,具有以下内容:施工部署,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机具与材料调配计划,施工人员技术培训与劳动力计划,质量控制要点,检测项目等方面。

(二)生产准备

根据制定的进度计划安排好施工任务及现场准备工作。

(三)资源准备

根据制定的计划组织好保温材料、施工仪表、消防器具及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等的准备工作。

三、夏季施工主要的技术措施

(一)一般施工措施

1、生产管理部门应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掌握天气变化,雨天、河流洪水及流速等有关情况,随时通报各施工作业队

2、根据夏季、雨期施工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合理进行施工安排;密切注意气象预报,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3、计划安排工期应尽量避免大雨、暴雨及高温天气施工。

4、雨期施工的准备:做好现场排水工作;做好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防雨工作;制定现场房屋、设备的排水防雨措施;备足排水需用的水泵及有关器材,准备适量的塑料布、油毡等防雨材料;

5、临设道路碾压密实,并做好排水,确保雨期道路循环畅通,不淹不冲、不陷不滑;

6、施工及生活区内,事先填筑平整。各种构件、机具、模板等存放场地以及钢筋、水泥、木工加工的生产场地,分层碾压密实,严禁积水;

7、脚手架的搭设符合建设施工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搭设后未经专业验收合格的脚手架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8、随时注意天气预报,及时采取措施。混凝土浇注前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天气变化情况,避免高温或遇雨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

9、雨期施工主要做好防雨、防风、防雷、防电、防汛等工作。基础工程应开设排水沟、基槽、坑沟等,雨后积水设置防护栏和警告标志,超过1米的基槽坑井设支撑;一切机械设备设置在地势较高、防潮避雨的地方,要搭设防雨棚。机械设备的电源线路要绝缘良好,要有完善的保护接地;脚手架经常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脚手架和构筑物要按电气专业规定设临时避雷装置;脚手架上马道要采取防滑措施,下雨后及时清扫,并随时检查脚手架、电气设备的安全措施;现场严禁使用裸线,并设专人维护管理用电设施,严禁私自改拆线路,严格各种规章制度;凡参加施工人员一律禁穿拖鞋、硬质等易滑鞋。

10、雨天应对易潮的器材作防潮保护,如仪表、水泥等。

10、雨天河谷、河滩等低洼地带,严禁堆放管材及其他材料,以防洪水冲袭。

13、雨天应加强水情的预报,特别是注意上游的水情,以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二)混凝土工程

夏季气温高、湿度低、干燥快且雨期时间长,由于新浇筑混凝土可能出现凝结速度加快或淋雨、强度降低等不利影响,这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修整和养护等作业时需要特别细心。正确地分析出现不利影响因素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消除不利因素或使之降到最低程度。

认真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混凝土浇捣前必须使木模吸足水分,遇到面积较大时,要用草包加以覆盖,并浇水保持混凝土湿润,一般养护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七昼夜;尽可能采取带模浇水养护,免受曝晒。

混凝土工程在雨天施工时,运输途中需加以遮盖,防止雨水进入,并随时检查模板支撑的强度及其稳定性。

混凝土夏季施工的质量通病以及预防措施

1、在炎热气候中浇注的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将会降低,影响因素有:

  (1)混凝土的温度较高;

  (2)凝结和早期强度增长较快;

  (3)在同样坍落度要求下用水量增大。

  处理措施:

  (1)向骨料堆上洒水,通过水的蒸发使骨料冷却;

  (2)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

  (3)必要时用冰代替部分拌合水;

  (4)掺加粉煤灰以调节炎热气候的影响;

  (5)适当增加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炎热气候使混凝土的空气含量降低,从而使混凝土受到一些不良影响。主要有:

  (1)硬化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差;

  (2)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降低;

  (3)拌制量减少。

  处理措施:

  (1)经常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空气含量;

  (2)增大引气剂掺量。

  3、因气候炎热使新浇注混凝土表面干燥而导致以下问题:

  (1)修整时间不够;

  (2)混凝土表面耐候性变差

(3)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

  处理措施:

  (1)适当降低混凝土砂用量;

  (2)如果因修整需要向表面洒水,应当使用喷雾器喷洒,避免表面过量洒水;

  (3)修整后应立即养护;早期可用养生液养护;

  (4)保证坍落度均匀,并不得大于规定限值。

  4、炎热气候导致施工中混凝土板纵深方向上的干燥和凝结不均匀,从而形成波纹状表面

  处理措施:

  (1)使用低坍落度拌合物;

  (2)当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时,用喷雾器喷洒少量水以延长修整时间。

5、早期硬化期间在板纵深方向上的干燥不均匀导致板翘曲。

  处理措施:

  (1)使用低坍落度混凝土拌合物;

  (2)在混凝土硬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干燥时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板翘曲的阻力越大。

大面积砼浇筑前,了解2-3天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大雨、高温等极端天气。砼浇筑现场要预备防雨、防晒材料,以便浇筑时进行覆盖

2.混凝土拌制、运输和卸料过程中的措施

在混凝土拌制时就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来控制附加水量,降低坍落度损失速度,减少塑性收缩开裂。在这一阶段可以将采取以下措施:

1)使用低坍落度混凝土拌合物;

  (2)在混凝土硬化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干燥时混凝土的强度越高,板翘曲的阻力越大。

大面积砼浇筑前,了解2-3天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大雨、高温等极端天气。砼浇筑现场要预备防雨、防晒材料,以便浇筑时进行覆盖

凝结时间,但应保证缓凝剂的掺量正确,对于大面积的混凝土工程尤其如此。因为如果用混凝土拌合物的缓凝剂掺量太高,在表面以下的混凝土仍处于塑性状态时,表面可能会结一层硬壳。如果过早地抹平、压光,就会导致表面出现波纹,而且会封住泌水。

(3)如果需要较高的坍落度,应当使用高效减水剂。有些高效减水剂产生的高坍落度能够维持2h。高效减水剂还能够减小拌合过程中骨料颗粒之间的摩擦,减缓运输搅拌机拌合筒中的热积聚。

(4)在满足一定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来代替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硅酸盐水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应严禁使用。

(5)向骨料堆中洒水,以促进蒸发冷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6)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可考虑运输搅拌车的延迟搅拌,使之在到达工地时仍处于搅拌状态。

(7)在可能时,应作好计划,以避免在日最高气温时浇筑混凝土。在干燥的条件下,晚间浇筑的混凝土受风和温度的影响相对减少。同时,混凝土可在接近日出时终凝,这时的相对湿度最高,因而早期干燥和开裂的可能性最小。

(8)除按设计量加拌合水以调整规定的坍落度外,在工地上不另加拌合水。

3、浇筑和修整时的措施

(1)准备好施工用的模板和各种设备,以及作好施工人员的组织安排,在浇筑刚开始时更应特别注意。

(2)使用温度计监测运到工地上的混凝土的温度,在必要时可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予以调节。

(3)应准备好备用振动器,因为夏季混凝土施工时振动设备易损坏。

(4)与混凝土接触的各种工具、机具、设备和材料等不要直接受到阳光曝晒,可在使用之前进行适当的湿润冷却并加以遮盖。

(5)浇筑混凝土地面时应先湿润基层,然后浇注混凝土。

(6)先用冷水湿润模板,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7)浇筑混凝土时精心计划,连续、快速地浇筑,但在混凝土表面上仍有泌水时不进行修整。

(8)当发现混凝土有塑性收缩开裂的可能性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在干燥条件下,混凝士浇筑和整平后及时覆盖。

(9)混凝土浇筑前,了解近2天的天气情况,尽量避开大雨。浇筑前现场备足塑料布,当浇筑过程中遇到大雨时,振实后停止浇筑,已浇筑部位要进行覆盖,按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

型外加剂或抗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5.试件留置

按规范及施工要求制作,管理,养护,送检混凝土试块。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³不少于一次。

(2)对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其混凝土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留置组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6)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内容没有更新完,收藏明天续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