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听说,今天霉女想搞事情?男女平等,又是啥话题?

不急不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1)

男女平等不仅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且永无定论。

女权和男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剪不断,理还乱。

让霉女上吗?你们想多了,臣妾做不到啊。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2)

世界本来就不平等,又哪来什么男女平等。

男女平等这个观念只要继续存在,就意味着男女不可能平等。

要做到男女平等,就先得把这个观念剔除。

不然为什么就连男女平等这句话,都是男的在先,女的在后,难道是因为顺口吗?

看,谈男女平等,一不小心就会成杠精。

如果实在要谈,大可先绕开这个错综复杂、没法解开的结。先看看除了已被固化的男女角色,是否还存在的其他的男女模式。

01《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摩梭族位于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县永宁乡,是中国唯一的母系社会,男不娶,女不嫁,人们终生与母亲和兄弟姐妹同住,没有主流社会的婚姻与家庭。摩梭人重女不轻男,没有“男压迫女”、“女打压男”的问题。

走婚是摩梭人特有的文化,指情投意合,有感情基础的男女通过男方到女方家走婚,以维持感情和培养下一代的方式。

走婚是一种夜合晨离的婚姻关系,男女双方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关系,只有在晚上男方会到女方家居住,白天仍在各自家中生活与劳动。走婚的男女,维系关系的要素是感情,一旦发生感情转淡或性格不合,可以随时切断关系,因此感情自由度较高。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是2001年拍摄的纪录片,通过老中青三代摩梭女子的生活与对话,来呈现母系摩梭文化的独特风采。(感兴趣的可以上B站看)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3)

霉女难不成推崇回到母系社会?

额,你当我傻啊。(白眼,自行体会)

02 文化“进化论”

达尔文提出“适者生存”,其核心概念是“适应与自然选择”,而非进化。换句话说,“适者”之所以“生存”并非源自“进化”,而是“适应与自然选择”的结果。文化大抵如此。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适应历史发展的文化得到保留,反之则被淘汰。但淘汰不等于糟粕,不同文化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优劣之别,只有适不适应之分。

母系社会作为原始社会的一部分已经被人类遗忘在滚滚历史长河里,取而代之的是以男性为主导的世界,推崇一夫一妻制,夫妻组成小家庭,共同养育后代。而且,为了更加高效的合作,大部分家庭选择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

这种家庭分工模式,是很多男女问题的根源。长此以往,不一而足。

最常见的就是男女(女性为主)对于家庭分工的抱怨和批判。

一方抱怨现在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和束缚太多。要求适龄女子组成家庭,生儿育女。有工作的,需要练就分身乏术,工作和家庭兼顾。没这功夫,不好意思,不得不放弃工作,选择家庭,牺牲太大,自我太少。

另一方则委屈巴巴。吐槽自己在工作上忙成狗,回家还要被训成狗。原来以为在买房买车,娶妻生子之后生活会是一条坦途,没想到日子才刚开始。压力山大,男人哭吧哭吧,还不能掉眼泪。

所以,谁对谁错?社会到底对谁不公平?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既然结婚那么苦,我还不如自己独乐乐?

是可以,可奈何你爸妈不同意。

既然女性主导下的母系社会已被历史淘汰,而现今男性为主导的传统家庭分工又饱受抨击,那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当下的问题往往需要从历史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乃第一要义。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4)

03 我是我,他是他

女性要寻求男女平等,首先得脱离男性视角下的他者角色。在成为别人的女儿,别人的老婆和别人的妈妈之前,你得先成为你自己。否则,男女平等,只会像无根的浮萍,在哪都站不住脚。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5)

三个摩梭女子中有一个叫达史拉措。有一次,她和老公孩子去外地旅游,到酒店登记房间时被要求出示结婚证,但他们没有。原因是一次家里搬家,扫地的时候达史拉措的妈妈把结婚证扫了出来。看着有点破的结婚证,达史拉措说没什么用,就把它扔了。

达史拉措生小孩的时候,朋友打电话来问她生的男孩女孩。当时达史拉措正因为剧烈的疼痛躺在床上,被朋友一问,才想起这事,便问帮她接生的妈妈自己生的是男孩女孩。她妈妈问达史拉措问这干嘛?她说自己接生的时候只顾着小孩的手脚,没有留意,随即才去看看。

达史拉措“嫁”给了一个汉族人。达史拉措的爸爸说按照汉族的礼节,男方要给女方彩礼钱,女儿算嫁到男方家当媳妇。达史拉措的爸爸不赞成,他说自己不是卖女儿。他和男方说,你和我女儿开心同意在一起,你们就成一个家,你们可以有共同的生活,但我的女儿还是我的女儿,不是嫁给你。拿彩礼,嫁女儿,这更多是金钱的关系而不是人的关系。人和人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而不是当金钱的奴隶。

达史拉措的观点和父亲是一致的。她说,如果听到别人说自己是某某人的老婆,会觉得特别不舒服。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怎么能说我是他的什么,他是我的什么。我是我,他是他。最多我会告诉他们,他是我孩子的爸爸。

04 我就是“老板”

平等从来只能靠自己争取,而不是奢求别人给予。只有当你自己不觉得和男性有什么不一样的时候,你才能平等地看待自己的辛苦、委屈与酸楚,而不是把你的人生依附于他人,把那些求而不得怪罪于人。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6)

还有一个摩梭女子叫阿马车·车拉措,是泸沽湖的一名导游。她是村里面第一位用手机的女孩子。在她那,大家都说城里的女孩子带手机带传呼的,不是妓女就是老板。每次大家这么说车拉措的时候,她总是很自信的说我就是老板。

在摩梭村寨,车拉措每天都要接待很多游客,她主要带他们去游湖、牵马,晚上还要主持篝火晚会。车拉措说最讨厌的是有时候客人和女孩子摔跤,赢了就故意压着人家不起来,趁机占便宜。如果她碰到这样的客人,她会狠狠地把客人摔在地上。

车拉措说很多游客以为摩梭族的走婚是很随便的,只要看上的姑娘都可以和她走婚。如果客人只是随便说一两句,没有强力要求的话,她们就会很客气和客人说:你那么自信吗?你那么有魅力吗?你以为你那么帅吗?说了以后,他们就不好意思再坚持了。

有一次一个广东男人和车拉措等三个女孩子说非要和她们走婚,还叫她们开个价。结果车拉措气得站起来打了他两个耳光。被车拉措的同事朋友达玛大骂了一通,说:你不要以为有钱就什么都买得到。你有钱,来到泸沽湖是行不通的。如果你想要给钱的走婚,就不要到泸沽湖来,你们家乡肯定比我们这还要多。

达玛说城里的男人比较累,摩梭男人过的比较实在一些。城里的男人过分的充实了,太辛苦了。很多客人以为摩梭族是母系社会,所以男的地位比较低。她说其实不是这样。摩梭人有句俗语——天上的玉皇大帝,地上的摩梭舅舅。可见,摩梭男人有多受尊重。

达玛说在城里打拼的摩梭人都特别辛苦。她是家里唯一一个女孩子。那种辛苦是没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但是她觉得特别满足。达玛说能够辛苦也是一种幸福。人一辈子才几十岁,这一辈子能多做些事情,感觉很满足。不管是对家庭也好,对寨子也好,能多做些有益的事情,觉得很知足很幸福。

“结婚有什么好处?”

车拉措:“结婚最大的好处?我想一想啊、、、、、、”

停顿几秒后。

“不知道。”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7)

“结婚最大的好处?”

我:还没结婚,我也不知道嘻嘻。不过,和喜欢的人结婚,好处应该很多吧。

05 自由远比平等重要

我看过很多人对男女平等的看法,但都不及《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给我的启发。

摩梭男女不给自己设限,不以性别之差“绑架”对方,独立而自信,温柔且坚定。

他们对爱情、婚姻、家庭的通透和豁达,令你我都神而往之。

可回过头来审视现实,可谓一片狼藉,满地鸡毛。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8)

有多少年轻人最无助的时候就是长辈说出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好像完成使命,到了年龄就该娶妻生子或者相夫教子。

有多少年轻人从学校毕业后就开始被逼上相亲的不归路?一年如此,年年如此,岁岁如此。还没等到而立之年,不管你喜不喜欢,想不想结,你就在父母的一哭二闹三上吊之下宣布妥协,草草步入婚姻的殿堂。

有多少年轻人最害怕回家过年?一回去,不管是自家亲戚,还是隔了十八条街的大妈大爷,都在关心你未来的婚姻大事。

有多少年轻人因为结婚的事情和父母争论不休?看着整天惶惶不可终日的父母,心里不断地纠结是不是自己太过自私和自我,是不是自己该按照他们的意愿去生活。

有多少年轻人害怕结婚,而又不得不结婚?明明感觉自己还是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但却不得不穿上礼服扮演成熟的大人模样。

有多少年轻人心里想着哪怕这辈子只有岁月和我,也不愿将就错过?可现实往往是,对的人还没来到,你却要提前离场。

有多少年轻人努力工作,好好生活,把自己变优秀变更好,只想在那个阳光正好的午后邂逅让自己一眼万年的她/他?奈何,你的好,终究没能让那个想见的人看到。

有多少年轻人其实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孤独终老,最怕人生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为了别人的期待而活?可,世俗之下,苦累很正常,孤独终老却不是。

、、、、、、

婚姻不是义务,而是选择。

年轻人不是害怕结婚,怕的只是结婚的那个人不是他/她。

对待婚姻,不管是父母还是年轻人,如果能像摩梭人一样平等地看待自己,尊重他人,会不会很多事情就能简单快乐许多?

无论男女,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生活,才是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若二者不可兼得,我想,自由远比平等重要。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9)

写在最后:

世间不存在亘古不变的真理,现在人们所坚信的道德标准、文化习俗也不存在永恒的真理。有变化才有持续的发展,有包容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当谈及男女问题的时候,甚至任何问题都一样,承认多样性和差异性才能带来理解,有了理解才会有尊重,而尊重是寻求平等的前提。男女平等亦是如此。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10)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喜欢别忘记扫码关注我哦!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