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是哪位人物的典故)

提到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辩论高手,大家往往都会想起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当中,对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段有着非常精彩的描写。在赤壁之战前,一些人屁颠儿屁颠儿跑过来,想要给诸葛亮找点闹心事。诸葛亮虽然屡次遭遇刁钻问题,但是考虑到此番辩论很可能会对以后的大局造成影响,所以也都深思熟虑后认真回答。

经过此次对垒后,诸葛亮的辩论功力一战成名,为后来的赤壁之战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基础。不过,诸葛家真正靠嘴巴吃饭的,却不是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是哪位人物的典故)(1)

舌战群儒

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一段,似乎成了人人皆知的“正牌历史”。但是熟悉三国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我们所熟知的很多三国往事,多数都是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流传下来的。而真正能够称得上三国正史的,只有《三国志》这本书。

《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舌战群儒有非常多的文字描写,让人看完之后热血沸腾,不禁拍案叫绝。但是我们在《三国志》当中,却没有找到关于此次辩论的只字片语,所以诸葛亮是否曾经真的舌战群儒?这件事还是有待商榷的,小伙伴们还是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哦!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是哪位人物的典故)(2)

少年才俊

诸葛恪的父亲是诸葛瑾,也就是诸葛亮的亲哥哥。诸葛家倒是出了不少的名人,诸葛亮因为辅佐刘备,在历史上非常出名。这在以刘备作为主人公的视角描写的《三国演义》中,显得非常闪亮夺目。

所以知道诸葛亮的人非常多,知道诸葛瑾的人就非常少,那么诸葛恪也就显得不那么出名了。不过,喜欢三国历史的小伙伴们,一定听说过这个名字,毕竟这样一个马屁精,你想不记得也不行啊!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是哪位人物的典故)(3)

诸葛恪在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过人的语言天赋,天资聪颖的他早早就出了名。正是因为这份能力,诸葛恪获得了和太子同学的身份。你可别小看,就是一个陪读的小书童,人家陪读的对象来头可大着呢。

一国之君钦点,此人给自己的儿子伴读,其意图非常明显,就是等着这个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待到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成为辅助儿子的一个谋臣。诸葛恪只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工作,前途不可限量。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是哪位人物的典故)(4)

辩论高手

《江表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

就在诸葛恪给太子当陪读的这段时间里,大家就发现了诸葛恪卓越的语言天赋,没事,就喜欢怼诸葛恪。面对各种刁钻的问题,诸葛克从来不服输,非常正经的参与所有的辩论。

大概是因为天资好,一张小嘴叭叭的,每次辩论都是以诸葛恪胜利作为结局。时间久了,也不知道诸葛恪有有没有一种孤独求败的寂寞感。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是哪位人物的典故)(5)

不过,诸葛恪喜欢辩论,并且屡屡取胜这件事,最后被孙权知道了。一来孙权非常看好这个孩子,本就有意提拔他,二来也想试一试诸葛恪是否真的如传闻所言嘴巴这么厉害,所以孙权经常拿诸葛恪开玩笑,提了不少刁钻古怪的问题。

这要是放在职场电视剧上,那就是一个上司经常为难下属,从而促进下属能力不断提升,最后事业有成的故事。不过,这么正能量的剧情,放到诸葛恪身上上演的时候,却不心让人为他捏了几把冷汗。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是哪位人物的典故)(6)

游刃有余

《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第十四》:诸葛恪才略博达,器任佐时。

一天孙权又想逗一逗诸葛恪,就为了诸葛恪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你觉得你自己跟你叔叔诸葛亮相比,到底谁更厉害一些呢?”

周围的人听到了这个问题,不禁吓得一个冷颤,都未诸葛恪捏了一把汗,因为这样一道必死题,诸葛恪无论怎么回答,似乎都会惹得孙权非常恼怒。就在大家为诸葛恪默哀的时候,诸葛恪眼珠子一转,心生计来。直接就对孙权说,当然是我更厉害一些了!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是哪位人物的典故)(7)

这样的回答令孙权非常意外,但是,诸葛恪每次说话总是要听后音,嘴里总是说出一些令人惊奇的观点。不过,孙权还是直抒了自己的疑惑,诸葛亮可是蜀国的大丞相,诸葛恪拿什么跟自己的叔叔比呢?

面对孙权的质疑,诸葛恪不慌不忙解释道:“我叔叔虽然是蜀国丞相,但是他这个人可是个老糊涂。他侍奉的是一个没有前途,没有能力的君主,他就算再辅佐,日后也不会飞黄腾达。作为一个侍君之人,他摆不清自己的定位,更分析不清时事。

而我虽然官位甚微,但是我跟这的君主是一个有前途,有远见的人,所以未来我的发展肯定比我叔叔更好。从这点上来看,我肯定比我的叔叔更优秀呀!”

此话一出,孙权不禁哈哈大笑。本来一个刁钻古怪的问题,到了诸葛恪这儿不仅化险为夷,还成功拍了一波马屁。见到有了效果,又继续对孙权说,自己虽然比叔叔厉害,但是跟步骘、朱然和陆逊比起来,自己还差得很多。

理由是,诸葛恪觉得蜀国是个弹丸之地,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能治理得井然有条。所以,在诸葛亮的治下,蜀国能够有这么好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因为蜀国地少人稀,所以管理难度不大。

舌战群儒的主人公是谁(舌战群儒是哪位人物的典故)(8)

反而是孙权治下的地域,治理难度比较大,所以像这个几个人能够有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综合分析治下,诸葛恪认为,自己肯定比叔叔强太多,但是自己却不如这几个前辈。

言外之意就是孙权比刘备强太多了,这样的话说出口,怎么能让孙权不开心呢?孙权直接当场就说,诸葛恪能够“舌战寡人”,从此诸葛恪的“辩论手大佬”地位,算是坐稳了。

参考资料:《江表传》、《吴书》、《胡三省注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