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杨梅采摘季沉甸甸的杨梅(海宁尖山的杨梅成熟啦)

据杭州日报

西山杨梅采摘季沉甸甸的杨梅(海宁尖山的杨梅成熟啦)(1)

山水黄湾,四季果香。入夏以来,海宁市尖山新区(黄湾镇)正用浓浓果香迎接四方来客。这几天,当地杨梅最早成熟的品种“王子安海”已经红了山头,不少爱吃杨梅的游客纷纷前来向果农下单,品尝这第一口鲜味。

西山杨梅采摘季沉甸甸的杨梅(海宁尖山的杨梅成熟啦)(2)

杨梅树成“摇钱树”

一天收入最高曾达1万元

6月的午后,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尖山村杨梅种植大户马建良的杨梅山头却还回荡着阵阵笑声。来自桐乡濮院的庄阿姨一家约上朋友一起前来体验采摘杨梅的乐趣。“我是邻居介绍过来的,味道真的特别鲜,和普通水果店买的的确不一样。”庄阿姨提着满满一篮子杨梅,笑着说道。

一边是马建良忙着招呼采摘的游客,另一边,马建良的妻子金培芬则在山脚下的家里忙着给杨梅称重包装。她告诉记者,杨梅的保鲜期非常短,中午摘的果子放到傍晚,口感就大打折扣,因此很多游客为了品尝这一口鲜甜,不惜驱车数个小时前来现场采摘与购买。

西山杨梅采摘季沉甸甸的杨梅(海宁尖山的杨梅成熟啦)(3)

今年63岁的马建良是尖山第一个种植杨梅的农民,1987年,作为村小组长的他发动组里的农民种植杨梅,从台州黄岩购买了几百株树苗,种在了家门前的大尖山上,那一年她的小女儿刚好出生。7年后,女儿到了上小学的年纪,马建良的杨梅树也结出了第一批果实。当年,这稀罕的本地杨梅为他带来了1万多元的收入。从此,马建良种植杨梅赚钱的消息在村里传开了。现如今,尖山村和附近的钱江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杨梅村”,家家户户都有杨梅树。

得益于适宜的气候、生态以及精细化管理,种植杨梅成了当地的“香饽饽”。今年端午,马建良一天就卖出了8000元的杨梅,他仍清楚地记得1997年的那个端午节,他一天的营业额达到1万元,这个记录至今未破。如今,凭借尖山杨梅这张“金名片”,像马建良一样走上致富路的当地农民越来越多。

西山杨梅采摘季沉甸甸的杨梅(海宁尖山的杨梅成熟啦)(4)

去年乡村游收入达1.8亿元

其中水果采摘就有9000余万

作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尖山新区(黄湾镇)的水果种植面积达1.66万亩,拥有尖山柑橘、尖山杨梅、尖山枇杷等知名水果,十二年来连续举办各类水果采摘节,乡村水果采摘游在这里形成热潮。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的创建,各村颜值越来越高。如何把颜值变价值,把生态变经济,当地的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动起了脑筋。“我们从原来低价出售水果转变到不仅卖水果,更要卖高价水果,不仅卖水果、卖土鸡、卖土菜,更要办农家乐、办民宿、卖风景、卖资源。”尖山新区(黄湾镇)相关负责人说道,就这样,当地的乡村旅游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西山杨梅采摘季沉甸甸的杨梅(海宁尖山的杨梅成熟啦)(5)

这几天,钱江村大地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里,一辆辆大巴车带来成群结队的游客在桃园里进行采摘。从5月中旬开始,这里已经接待游客超4000人,在周末甚至能见到近20辆大巴入园采摘,卖出桃子15000斤。

之所以能够承载这么大数量的游客,得益于去年建成的海宁市旅游集散黄湾分中心。2017年以来,尖山新区(黄湾镇)入围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名单,成功创建2个AAA级景区,形成了水果采摘游、运动休闲游和养生度假游等旅游线路,为了更好地助推与运营市场,2018年,当地政府邀请了海宁旅游集散中心入驻,承担游客团队导入、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咨询服务、市场营销推广等多种职能。这个旅游集散中心成为了乡村旅游的主引擎。

西山杨梅采摘季沉甸甸的杨梅(海宁尖山的杨梅成熟啦)(6)

据统计,去年,来尖山新区(黄湾镇)的游客人数超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其中农业水果采摘收入9000余万元,水果产业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乡村振兴,黄湾旅游已经成为海宁的一张新名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