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的得与失徐老师暖心分享(温暖的小先生徐如松)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人生路上的得与失徐老师暖心分享(温暖的小先生徐如松)(1)

《小先生》是一本以叙写乡村教育为己任的作品,描写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由八十余篇短小质朴的故事汇编而成。

读完全书,我的脑海中跳出了一幅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北平原乡村教育生动的画卷,清晰而鲜活。

作者庞余亮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苏北兴化县沙沟乡下属的一所村校,由于个子小、体重轻,被孩子们称为“小先生”。

全书分为“孩子们叫我小先生”“卷了角的作业本”等六辑,收集了《考你一个生字》《眨眼睛的豌豆花》等精巧有趣的小故事,可谓是一本鲜活的“中国乡村教育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乡村教育设施相对简陋,但不论是老校长、民办教师还是代课教师,都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这些品质都感染着“小先生”。在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小先生”经历了一次次的人生洗礼。

此书语言清新、细腻、俏皮。在《纸飞机飞啊飞》一文中,作者写上课时学生顽皮扔纸飞机,撞到了正在写板书的“小先生”背上。“小先生”不动声色,“俯身捡起那架纸飞机,用力一掷,不偏不倚,正好飞到那少年的桌上”。这个段落的描写,不禁使我联想到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到的那位蔡芸芝老师,“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在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多么可爱、慈祥的老师!

老师其实和孩子们一样,也有着爱玩的天性。“小先生”在书中多次感叹:“师范里学的教育学不管用了”。是的,教育规律是死板的,但教师的爱和教育是灵活的。

在《扛冬瓜的家长》一文中,写到一位家长摇船运来三千斤冬瓜,搬到食堂要求抵150元学费,为此,师生们吃了半年冬瓜汤,集资为这位孩子交齐了学费。文中虽有心酸和无奈,但处处流淌着师生间的温情。

著名作家赵丽宏称《小先生》是“中国版《爱的教育》”,我觉得恰如其分。作者用如诗般的语言,刻画了师生们质朴乐观的生活。

在《丝瓜做操》一文中写:校园里苦楝树上的铁喇叭响了,乡亲们不约而同到米坛里量米,然后到河边淘米烧饭。写到这里,作者宕开一笔,“刚才还面无表情的河面一下子有了水纹,这些水纹也像学生们那样排队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这样的拟人与回环,不仅标示出作者深厚的观察力和文学功底,更展现了乡村之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也许是作者早年写过诗歌的缘故,书中诗性的语言俯拾皆是。在读《布鞋长了一双眼》《长在树上的名字》《我听见了月亮的笑声》这样的小标题时,你能猜出写什么内容吗?读完这些小文,我早已被作者饱含童心的生动语言所深深折服。

如果说“大先生”约定俗成是指鲁迅先生的话,那么“小先生”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小先生之“小”,指是年轻、纯真,“先生”指教学相长。《小先生》中的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同事关系,体现着彼此的尊敬、知晓与体谅。

此书描写的是回忆,是童年,是成长,是真情,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温暖。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