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段落仿写指导(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段落仿写指导)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段落仿写指导(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段落仿写指导)(1)

照诗歌的第二、四小节的格式进行仿写。

第二小节: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迷路的孩子,

冒着蒙蒙的细雨。

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第四小节: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仿写:

()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

(),

瞧,(),

就是()。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段落仿写指导(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段落仿写指导)(2)

一、对比第二、四小节,寻找语言特点

第二、四小节,都是六行,我们逐行对比分析。

第一行:两个小节的第一行都是三个字“小溪说”“小路说”。从诗歌中,我们知道“小溪”和“小路”是雷锋叔叔做好事的“见证人”,诗歌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那这样的“见证人”可多了,可以是没有生命的事物:小河、小桥、流水、白云、太阳、月亮、星星等;也可以是动物和植物:小鱼、小鸭、小鸟、燕子、小草、鲜花等。

如果仿写得工整一点,可以选择第一个字是“小”的事物。

那么,答案也有很多:小河说、小桥说、小鱼说、小鸭说、小鸟说、小草说等等。

第二行:这行没有变化,保持原样“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第三、四行:这两行的特点是每行都是七个字,第一个词是带“着”的动词,后面跟着一个带“的”的词组。

第五、六行:写出了雷锋叔叔做好事时留下的“蛛丝马迹”。还需要注意的是第六行的最后一个字需要压韵,压的是i。

二、确定主题

经过对二、四小节语言特点的分析,对诗句格式我们已经有了大致把握。接着,我们要确定诗句的主题。诗句的主题也就是雷锋做的好事。雷锋做过哪些好事呢?诗句的最后一句写道“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所有的好事,雷锋都可以去做。文中的雷锋指的就是“任何一个做好事的人”。

这样分析后,我们就知道主题的范围很广,所有的好事都可以。想想我们身边你看到的好人好事。比如:救落水儿童、与歹徒搏斗、给流浪汉食物、给烈日中的清洁工送水……

三、进行填词游戏

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所选择的内容(雷锋做的好事),不一定适合这一节的诗句格式。我们选择一个内容后,就开始寻找符合意思而且符合格式的词进行填词。如果遇到困难,我们可以对格式的要求降低,当格式偏离要求很远时,我们就应该放弃,另选择一个内容重新开始填词。

四、仿写举例:

小河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踏着冰冷的河水,

抱着落水的儿童,

瞧,那河滩上深深的脚印,

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小树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冒着生命的危险,

追着持刀的歹徒,

瞧,那柏油路上留下的血迹,

就是他和歹徒搏斗的痕迹。

小鸟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遇见冻得发抖的流浪汉,

递上暖暖的大衣,

瞧,那树上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

就是在诉说着他的故事。

(说明:上面提供的三个仿写,第一、二是比较工整的仿写,第三是格式不够工整,但意思是符合要求的。)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段落仿写指导(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课文段落仿写指导)(3)

五、提醒:

仿写遵循的原则是先重内容,再重格式,内容和格式都完全符合的堪称完美。我们追求的是内容和格式都完美的答案,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多数的答案只能达到上面第三种的形式。仿写得不够工整没有关系,但是对于内容,我们要符合要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