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常用写法及感情(边塞诗中融情于景手法的运用及赏析)

边塞诗常用写法及感情(边塞诗中融情于景手法的运用及赏析)(1)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唐时开始兴盛。到唐代,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边塞诗”,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王昌龄。这些诗人常用融情于景的的表现手法,将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这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蕴藉悠远、情丰意密。

边塞诗中所呈现的景物饱含诗人的情感,即诗中意象。诗人常常选取的边塞意象有哪些呢?一是走过的地方。楼兰、阳关、玉门关、夜郎、阴山、龙城、关山、雁门关等等,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二是看见的风景。落日、秋月、大漠、孤城、黄河、长云、风沙、鸿雁,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是武器装备。金鼓、旌旗、烽火、金甲、铁衣、角弓,“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四是听的音乐、乐器。羌笛、笛、琵琶、芦管、号角、鼓,"不知何处吹芦笛,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边塞诗中的意象,所表现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一般有:肃杀荒寒、萧瑟凄凉、雄浑壮阔、雄奇优美、瑰丽雄壮;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揭露统治者的穷后黩武等。

例句赏析。如:“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高高秋月”,月亮本来象征着思念、团聚之情,再加上“秋”这个饱含思念的季节词限定,更加厚了思念之涵义。“长城”是戍守之地的代名词,是边塞生活的代名词。一个“照”字,将思念团聚之情与边塞生活联系起来,表明这是戍卒的思亲念远之乡愁。秋月高挂,照亮绵延起伏的雄伟古长城,这是一种苍凉悲壮的景象。在这种景象中,蕴涵的不仅有思念家人、渴望团聚之乡愁,还有不能改变戍守边地状况之忧愁。此处,诗人巧妙地将久戍思归的士卒情融入了壮阔悲凉的边塞图中。再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句中的江上寒雨、孤寂楚山,蕴含了诗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羌笛悠远、如泣如诉,寒霜笼罩大地,满眼苍白,写景中融入了征夫怀乡的愁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