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决定废除杨广(杨坚夺了宇文的天下)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宇文家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杨坚决定废除杨广(杨坚夺了宇文的天下)(1)

隋唐时期的宇文化及是一代豪杰,一生都想当皇帝。宇文化及出身官宦人家,生性跋扈。他曾扬言“人生一世,没做过一天皇帝,有什么意思?”此话一出,引来无数人侧目。那么,真正历史上的宇文化及是好坏人还是坏人?他的死因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宇文化及是隋唐时期的内蒙古人、隋朝大将军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年少轻狂,被长安人称为“轻薄公子”。杨广当太子的时候,宇文化及率禁军保护太子安危,他可以随意出入太子的卧室,十分受宠。想必就是这个时候,宇文化及遇到了一生所爱——萧皇后。

他垂涎萧氏的美貌,想占为己有。

杨坚决定废除杨广(杨坚夺了宇文的天下)(2)

父亲宇文述也是一生官路亨通,北周时期,继承了父亲的爵位成为濮阳郡公,隋唐初年被任命为右卫大将军。宇文述在杨广麾下效力,因助力太子登基而更受宠信,最终,成为了朝中权贵。隋炀帝为感谢宇文家的贡献,将自己的大女儿下嫁给宇文家的二公子。

杨广继位后,即刻封宇文化及很大的官职,宇文家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成为当时上层社会里的重要人物。宇文化及这个人非常骄横,他自知受皇帝的喜爱,曾违反规定直面与突厥对抗,最终,因南阳公主的原因,才勉强逃过一死。

宇文化及巧舌如簧,能逗得杨广心花怒放,即便是贪污腐败或者是犯了大错,也能让皇帝饶自己一命。况且,父亲宇文述死前特意拜托皇帝看顾自己的儿子,隋炀帝不仅下令册封宇文化及大将军的职务,还给了他很多优待和宽容。

杨坚决定废除杨广(杨坚夺了宇文的天下)(3)

大业期间,义军四起,国家动荡不堪,隋炀帝不敢回京。不少禁卫军成员不愿陪伴隋炀帝一直呆在扬州,纷纷打算回京。禁军里一位叫司马德戡的人知道了这个情况,立马集结了几万兵马,发动了叛乱,预谋杀害隋炀帝,立杨浩为新帝。

夜间,司马德戡引骁果自玄武门入,裴虔通与元礼直入宫中搜捕,炀帝闻变,匿于永巷。驱之出,至天明,押至寝殿,宇文化及使校尉令狐行达缢杀隋炀帝。杨坚夺了宇文的天下,宇文化及又杀了杨广,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其实,在此之前,隋炀帝曾义成公主求救,但是,这一切都来不及了。

宇文化及自封为大丞相,带领十万兵马应战。不久发生内战,司马德戡等人被杀。此时,东都群臣奉越王杨桐为新帝,大批人马在洛阳城集结。宇文化及在与太尉李密交战时,屡屡败退,走到今天河北地区时,已经有不少兵马归顺李密了。

杨坚决定废除杨广(杨坚夺了宇文的天下)(4)

宇文化及自己知道这一战一定会失败,感叹“人生固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在宇文化及毒杀杨浩后,于魏县登基,改国号为许。

公元619年,大唐派遣李神通攻打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败走聊城之地。彼时正值寇建德建立了夏国,于是以剿灭叛逆为名,攻进聊城,神通见势退兵。同年闰二月,窦建德攻陷聊城,逮捕宇文化及后,把他与两个儿子一同押解到今天邢台一地,将父子三人斩首,就此,许国灭亡。

历史上,针对宇文化及的死因是有很多结论的:

宇文化及深深的陶醉在和美人萧皇后的缠绵之中,不仅忘了军事扩张,甚至,连政事都不好好处理。这时,窦建德从中原起兵,本就势如破竹,节节胜利,直逼江都。宇文化及气势不足,无法抵挡,一推再退,最终,落荒而逃。

慌乱之间,他只好带着萧皇后逃到魏县,并自立为帝,改萧皇后为淑妃。没过多久,魏县被攻破,二人只好再次逃脱,躲在聊城。窦建德趁势而追,最终,攻下聊城,杀死了宇文化及。当时,突厥人也对宇文化及恨之入骨。窦建德不敢得罪突厥人,便将宇文化及的头颅送到了突厥义成公主那,被悬挂在突厥的王廷中。

杨坚决定废除杨广(杨坚夺了宇文的天下)(5)

窦建德这个人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身上有着粗犷的气质,他在决定屠城之前一直在发展自己的势力,收揽了不少能兵强将。窦建德虽然口口声声说为杨广报仇,可是,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他,早早就自称“大夏王”了。

于是,在他攻打聊城的时候,用大石块当“炮弹”去撞城门,其威力等同土炮,杀伤力很大。估计窦建德恐怕早早就把聊城当成自己的“盘中餐”了,认为拿下聊城就是要用硬手段。

据坊间传闻,窦建德也喜欢萧皇后,屠城目的之一是为强占萧皇后,可是,这些并没有十足的证据。在《旧唐书》里曾记载过屠城后的事情:窦建德把城中值钱的东西都分给有功的诸侯。窦建德本人就“自律”多了,非但没分这些资产,平时吃饭的时候都吃素菜很少吃荤菜。正妻曹氏因此生性嫉妒,窦建德就连小妾都没几人。

杨坚决定废除杨广(杨坚夺了宇文的天下)(6)

宇文化及的皇帝梦潦草收场,值得玩味的是,发生这些的时候,距离杨广的死还不足一年时间。

参考资料:

【《隋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