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什么风格别具一格(老架唠赏析辛弃疾的巅峰之作永遇乐)

辛弃疾什么风格别具一格(老架唠赏析辛弃疾的巅峰之作永遇乐)(1)

辛弃疾什么风格别具一格(老架唠赏析辛弃疾的巅峰之作永遇乐)(2)

辛弃疾什么风格别具一格(老架唠赏析辛弃疾的巅峰之作永遇乐)(3)

北苏南辛,辛弃疾与苏东坡同为宋词豪放派的两座巅峰,一个南宋、一个北宋,前者还是后者的仰慕者。

不过古人说他们词作的区别说得好,“东坡词旷,稼轩词豪”

东坡先生是佛道之旷,旷达潇洒,词句自然洒脱。向一只仙鹤,超然物外更多一点。

稼轩居士是儒法之豪,沉郁顿挫,词句豪壮雄浑,如称号“词中之龙”,家国情怀会重很多。

同时他应该是武力值最高的词人,南宋著名爱国爱国将领。

20来岁与耿京在沦陷的北方起兵抗金,“一次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回来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如果是真的,这比演义中“万人从中上将首级的”赵子龙还夸张。“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可不是文弱书生能臆想出来的豪壮句子。

闲话唠完,回到正题。创作这首词时,老辛已经很老了,66岁,本应含饴弄孙了,但又被调任镇江知府(今江苏镇江市,知府相当于地级市市长兼任市委书记。),收复失地的壮志仍未能愁,然后朝廷又想轻敌冒进,他郁闷了。

【原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朝 ·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歪评乱赏】

千古江山依旧,却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了。

(老头子很爱孙权,另一首词里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倒是觉得曹操更励志一点,孙权还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刘备打得是腐朽堕落的汉室的旗子,而且是个伪君子,曹操可只是太监的养子,却能成霸业,毛主席对曹操的评价非常高,好像易中天也持类似观点。1954年夏在北戴河,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那些歌舞亭台的太平岁月,已经不在了。榭是高处敞开的屋子。

寄奴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他起兵北伐,取东晋而代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何等气势,何等豪情。

这首词用典故用得很多,但却全部服务于了创作主题,境界很高。下片,继续延续风格。

元嘉是宋武帝的儿子,没做好准备就还想北伐,想建立像霍去病追击匈奴,打到内蒙的“狼居胥”山,“封”是个表示疆界所及的仪式。结果被打得仓皇而逃。

43年以下是夫子自道,从他率众南归到现在,刚好43年了,扬州一带从未太平。

一片神鸦社鼓,是老辛担心时间久了,人民的抗金意志会消退,也用的是南朝宋的典故。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骥伏枥,他仍然渴望为国尽忠,哪怕战死沙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