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

家书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大家所熟知的《曾国藩家书》和《傅雷家书》都是中华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两千两百多年前的家书中会有哪些内容呢?其中描述的真挚情感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共鸣?现在就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两千两百多年前的战国晚期……

最早的家书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一座战国晚期秦墓的考古工作有了重大发现,在放置墓主人重要陪葬品的头箱中部发现了两件木牍,旁边还摆放有石砚、墨等物品,两件木牍的正面和背面均写满墨书秦隶,共计五百二十七字。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1)

黑夫木牍

摆在考古工作者面前的是两封来自两千两百多年前的家书,墓主人名叫“衷”,写信的是“衷”的两个弟弟,一个名叫“惊”,另一个名叫“黑夫”。当时,兄弟二人正在淮阳从军,这两件木牍便是他们从淮阳(河南省周口市)大营寄往南郡安陆(湖北省云梦县)的家书,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家书实物。

家书的内容

第一封家书原文如下:“惊敢大心问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内同……以衷,母力毋恙也?与从军,与黑夫居,皆毋恙也……钱衣,愿母幸遣钱五、六百,布谨善者毋下二丈五尺……用垣柏钱矣,室弗遗,即死矣。急急急。惊多问新负、妴皆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两老……”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2)

黑夫与惊的缩影—秦始皇陵兵马俑

“惊远家故,衷教诏妴,令毋敢远就若取新(薪),衷令……闻新地城多空不实者,且令故民有为不如令者实……为惊祠祀,若大发(废)毁,以惊居反城中故。惊敢大心问姑秭(姐),姑秭(姐)子彦得毋恙……?新地入盗,衷唯毋方行新地,急急急。”

其大意是:母亲身体还好吗?我与黑夫在一起从军,一切都很好。请母亲寄钱五六百,再选一块不少于二丈五尺的好布料。从垣柏那里借来的钱已经用完了,如果再不寄钱来,真的活不下去了。急!急!急!新媳妇还好吧?告诉她一定要照顾好两位老人。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3)

黑夫与惊的缩影—秦始皇陵兵马俑

我们离家很远,希望大哥帮忙照顾妴,让她不要去太远的地方砍柴。秦军占领的新地附近的人都跑光了,那些人不肯服从命令。为惊求神祭拜时,如果得到下下签,肯定是因为我身在敌城中的缘故,不必过于担心。替我向姑姐问好,姑姐和她的孩子都还好吧?新地又来了一伙贼寇,大哥可千万别到新地去啊。急!急!急!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有熟悉之感?开头问候长辈,然后写明自己现在的情况,最后叮嘱家人注意安全,这和两千年后的我们与家人之间嘘寒问暖的方式并没有什么区别。传承了两千余年的家书文化,反映出的是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与关怀。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4)

秦始皇陵兵马俑

第二封家书原文如下:“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中,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前日黑夫与惊别,今复会矣。黑夫寄益就书曰遗黑夫钱,毋操夏衣来。今书即到,母视安陆丝布贱,可以为禅裙襦者,母必为之,令与钱偕来。其丝布贵,徒(以)钱来,黑夫自以布此。黑夫等直佐淮阳,攻反城久,伤未可知也,愿母遗黑夫用勿少。书到皆为报,报必言相家爵来;未来,告黑夫其未来状。闻王得苟得……”

“毋恙也?辞相家爵不也?书衣之南军毋……不也?为黑夫、惊多问姑姊康乐,孝须(嬃)故术长姑外内……为黑夫、惊多问东室季须(嬃)苟得毋恙也?为黑夫、惊多问婴记季事可(何)如?定不定?为黑夫、惊多问夕阳吕婴、匾里阎诤丈人得毋恙……矣。惊多问新负、妴得毋恙也?新负勉力视瞻丈人,毋与……勉力也。”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5)

秦军奋勇作战

其大意是:二月辛丑,再次问候大哥,母亲身体还好吧?我们都挺好的。前些日子我俩分开了一阵子,今日再次相见。黑夫写信的目的是让家里寄些钱来,收到信后让母亲比较一下安陆丝布的价钱,如果不贵就买来做成衣服,与钱一同寄来。如果丝布很贵的话就只寄钱过来,我们在这边买些布料自己做。黑夫要去攻打淮阳城了,恐怕要很久,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只希望母亲寄来的钱不要太少。收到信就给我回信,告诉我官府颁发的授爵文书到家了没有,如果没有就在回信里告诉我。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6)

夕阳下的兵马俑

信和衣服要寄到南军去,千万不要弄错。替我们向姑姐问好,顺便问候其他亲人。问问婴记季,之前谈的事情定下来没有?再替我们问候吕婴、阎诤丈人安康。新媳妇还好吗?告诉她一定要好好照顾老人。

这两封普通的家书都是用当时的口头语书写,讲述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虽然有些啰嗦,但文字朴实,情真意切,令人听了心中一暖。

家书的解读

淮阳是战国晚期楚国的都城,“黑夫”与“惊”所参加的战争很可能是秦、楚的最终决战。《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当时,秦将王翦率六十万大军屯驻淮阳,楚国倾举国之力与秦军作战。最终秦军击败楚军,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7)

秦灭六国之战示意图

通过这两件木牍可以了解到战国时期秦国的普通士兵与家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以及他们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间的联系。

首先,可以对战国时期小农家庭的构成有一个大致的认识。家中有大哥、老母亲、新婚妻子,还有其他亲戚。家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还要为从军的男丁提供日常所需。这些家庭经常要与市场打交道,在市场上购买各种物品,亲戚之间平日里也很亲密。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8)

夕阳下的兵马俑

其次,可以了解到秦军普通士兵的日常生活:他们要跟随大军作战,在激烈的战争中随时都有可能危及性命,所以向家人报平安是很重要的事情。衣服和钱不够了需要让家里供应,在战争中立功的士兵,官府会授予爵位,并将授爵文书送到家人手中。

另外,还可以知道当时的社会状况,信中提及的新地(秦国占领的新地区)有许多贼寇,可见治安状况不佳。新占领的地区人口稀少,官府会将其他地方的百姓迁移过来,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9)

秦始皇陵兵马俑

据史料记载,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参与了六十多场大战,取得了五十多场胜利,斩首一百多万人,攻城一百四十七座,设郡三十六个,可谓是所向披靡。事实上,强大的秦军就是由无数个“黑夫”与“惊”组成的,他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10)

商鞅画像

从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兄弟二人对大哥、母亲、新婚妻子的关心。这两封朴素的家书被大哥“衷”视为最重要的陪葬品,由此可以推断,家人们一定也深深牵挂着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兄弟二人。这其中有父母对儿子的无尽思念,也有新婚妻子对丈夫的牵肠挂肚。通过这两封朴素的家书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在两千两百多年前宏大的时代背景下,那些普通百姓的生动情感。

中外家书最经典 两千年前的家书会写什么(11)

夕阳下的兵马俑

大哥“衷”的陪葬品中还摆放着石砚和墨,像是要跟两位弟弟诉说些什么,也许是他希望到了另一个世界之后,家人之间还能互相嘘寒问暖,也许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收到过弟弟寄来的家书,也许“黑夫”与“惊”已经在秦楚大战中阵亡,但二人立下军功换来的爵位让大哥能有相对体面的墓葬,这是“衷”唯一能保留的与弟弟有关的物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跨越千百年,天下共此情,纵然是距今两千两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家书中所传达出的真挚情感同样让后人为之动容。现在,你感受到来自两千两百多年前的共鸣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