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全战双击难埃及太难玩了(浣洋诀3.6.6正宗罗马)

3.6.6“正宗罗马”之争---东罗马与罗马苏丹国

八角微笑道:“当帖木儿终于吞并了伊尔汗国故土、又打服了金帐汗国和马木留克之后,他赫然发现---西去的道路并未终止,反而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这种‘广阔’已突破了回教世界,而接触到了基督教世界---这已经超出了他原先所熟悉的‘突厥-蒙古-波斯-印度-埃及’文化圈。”

“在亚欧之交,最重要之地莫过于小亚细亚(或叫安纳托利亚),这是回教与基督教数百年来发生圣战的前沿阵地!而且从历史来看,罗马帝国一直有着一统欧亚的野心,所以他们把首都设在了这里,一直到帖木儿崛起的时期也没有改变。”

小武大为惊讶,皱眉插口道:“罗马帝国的首都?不是在意大利南部的罗马城吗?怎么会在小亚细亚?”

八角想了想,捋须微笑道:“你听说过一句谚语吗?---‘条条大路通罗马’……”

小武老老实实地点头道:“当然听说过,这句话太有名了。估计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无论是说哪一种语言的人。”

八角点头笑道:“那你想过没有,如果罗马帝国首都是在地中海北岸、意大利半岛南部那疙瘩的话,又怎能让条条大路都通到那里呢?”

小武不禁语塞,嘟囔道:“这个……”

罗马全战双击难埃及太难玩了(浣洋诀3.6.6正宗罗马)(1)

图表17东西罗马的首都所在

图表17东西罗马的首都所在图片自来互联网

八角随手翻开了一张东西罗马的地图,指着上面说道:“给你大致介绍一下吧,罗马帝国是同中国汉朝一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帝国。在那个时代,几乎可说汉人和罗马人瓜分了这个世界,因为那时亚欧大陆仅有这两个强权,其余的民族和部落几乎全部臣服于大陆东端和西端的两大核心力量之下。”

“然而罗马与中国的特征又有着显著不同,首先它的领土是围绕着地中海的跨越欧亚非的沿岸地区。若说汉朝是中土文化的元素多一点,经济以农业为主;那罗马就是海洋文化的因素多一点,经济以商业为主。”

小武的眼珠飞快转动道:“原来中西文化的本质区别,是由亚欧的地理环境区别决定的!从两大强权及文化的核心地区来看,汉朝Vs.罗马,就好似中土Vs.海洋!”

八角含笑点头道:“而这个地中海呢,正好跟中国的中原地区维度相近---如果用中国城市来做个比对,地中海北岸正好与北京齐平,地中海南岸正好与上海齐平。不信,你可以找一个地球仪来量一下。”

小武愣了一会儿,讶异道:“原来罗马帝国的中心是一片大海,正相当于把中国的整个中原核心地区的土挖空、换成水。”

八角点头道:“正是如此。因而从一开始,罗马人就比汉人更加重视航运,所以最初的帝国首都罗马城就是海边的一个港口城市。”

小武老老实实地道:“好吧,我对罗马帝国的情况确实所知不多,请你给介绍一下吧。”

八角微微一笑,道:“罗马帝国的历史博大精深,我只讲一下它分裂之后的情况吧。戴克里先在284年接任罗马皇帝,当时帝国危机重重、头绪繁多,顾首顾不了尾,于是他将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便于有针对性的管理。”

“戴克里先将罗马帝国西半部,即意大利、西班牙、高卢(法国)、不列颠、中欧、北非交由好友马克西米安管治;自己则管治帝国东半部,即巴尔干半岛、东南欧、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埃及。这就是东、西罗马的由来---东西两部各有一个皇帝,而且两人还各有一个助手、或称‘副皇帝’。于是罗马开始了‘四帝共治’的时期。”

小武点头微笑道:“西方人看来天生不喜欢大一统啊。就算他们已经有了一个超级大帝国,也要自己搞分裂。”

八角捋须笑道:“当然并不是每个罗马皇帝都喜欢分裂。当君士坦丁接手了东罗马之后,他通过各种手段消灭了西罗马,在324年又重新将罗马帝国统一了起来。”

“不过,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一直都在东罗马居住,并且建立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新都城,称为‘新罗马城’(Nova Rome)。”

小武疑惑道:“这个‘新罗马城’是……”

八角大笑,道:“‘新罗马城’就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所指的罗马城!此城地处欧亚之交,欧亚几乎每条大通道都能通到那里!”

“其实往更深一层的含义来看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谚语还有背后隐含的意思---此地是丝绸之路的关键要塞,亚欧之间的任何大通道都很难绕过‘新罗马城’!”

“当君士坦丁大帝发现---博斯普鲁斯海峡边的金角湾极具战略意义,乃控两大洲之锁钥,便在这里仿照已废弃的古罗马城的结构和道路名字,复制了一个一模一样、更加宽阔且易守难攻的‘新罗马城’,作为自己统治的首都。”

小武恍然大悟,激动道:“原来如此!”

八角笑道:“此前,东罗马的首都并不是这里,而是另一个旧城;而西罗马的首都也不是意大利古罗马城,却是米兰城。”

“不过那些城市均已破败。在罗马帝国的境内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同‘新罗马城’相媲美,只是欧洲人不喜欢这个名字,后来将其改名叫做‘君士坦丁堡’。”

小武更加奇怪了,诧道:“欧洲人为什么不喜欢‘新罗马城’这个名字?”

八角哈哈一笑道:“因为这个名字象征着---罗马帝国的中心是在欧亚之交地带(中东),而不是在欧洲的腹地。”

小武更加糊涂了,道:“罗马帝国的中心在哪里,这又有什么不同吗?”

八角捋须微笑道:“当然不同。在君士坦丁大帝以后,罗马帝国再度分裂,并且此后再也没有合并起来。因而东、西两个罗马开始互相诋毁,不断声称本方才是罗马正宗。”

“但是,当西罗马在公元476年被日耳曼蛮族消灭之后---争议消失了,东罗马当仁不让、当之无愧地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继承人。在其后的一千年里,他们才是唯一的‘罗马帝国’,甚至连‘东’字都要去掉!”

小武身躯剧震,激动道:“也就是说,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意大利(西罗马核心)一带已经变成了蛮夷之地,只有小亚细亚这里才能代表仍然存在的、唯一的‘罗马帝国’!”

八角捻髯微笑道:“因此,新罗马城自然就是罗马帝国唯一的首都。只是当东罗马最终被东方人消灭了之后,后世的欧洲史家认为这是西方和罗马的耻辱,试图将其从历史中抹去,所以他们不断从各方面改写东罗马的一切。”

“西方人将东罗马曾长期占据的‘罗马正宗’地位黑掉不算,就连罗马的名字也不让用。不但其神圣都城只能叫做‘君士坦丁堡’,就连东罗马国名、都给改成了‘拜占庭’(Byzantium)。”

小武惊叹道:“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一直都不明白拜占庭是什么意思,原来本来就没什么意思,只是不想承认他是罗马正宗罢了!”

八角笑道:“得亏东罗马人已经不复存在---因为东罗马帝国在1453年被奥斯曼突厥消灭,不然即使魂灵从棺材里跳出来,也找不到家门---因为生前从不知道‘拜占庭’是个什么地方。”

“但是经过海量的、不计体力的篡改之后,今天无数的文献和地图上都大书特书着‘拜占庭帝国’,却对连续使用超过千年的‘罗马帝国’这一本名,大家选择视而不见。”

小武这才完全明白其中曲折,又看了看东西罗马地图,哈哈大笑道:“好,好,原来欧洲的史学家们就是这样‘修订’历史的。”

八角捋须笑道:“不过‘罗马帝国’之名还不算是最大耻辱,更加耻辱的却是‘罗马苏丹国’这个名字。这是因为从亚洲来的蛮族一浪接一浪,突厥人要比阿拉伯人更加让欧洲人头大。”

小武更加惊讶了,道:“‘罗马苏丹国’?这是个什么国家?请你给说说?”

八角想了想,捋须微笑道:“前面说起过,当阿拉伯人建立了庞大的回教世界后,古拉姆军团制度造就了许多苏丹国的民族实力派。在其中虽说波斯人、太和岭人等等都有所建树,但最大的得益者还是突厥人。”

“例如,史上五大突厥之一的塞尔柱突厥,其崛起就有古拉姆的背景。而十字军第一次、第二次东征的主要对手,就已不是阿拉伯人,却是已皈依了伊斯兰教的突厥军团。”

“事实上在整个回教世界里,突厥军团篡权的事例最多,而且规模和影响巨大,这就跟同时期中国唐朝发生的安史之乱十分类似。”

小武身躯一震,恍然点头道:“现在我更加理解突厥人安禄山的所做所为了---即使唐玄宗再信任和重用他,也只是为他的造反叛乱创造了条件!原来凡是有突厥人当兵的地方,无论是在唐朝还是阿拉伯王朝,他们永远是‘不篡权不舒服斯基’!”

八角呵呵一笑,接着道:“塞尔柱突厥一时十分强大,西扩之时几乎拿下整个小亚细亚,并将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围起来攻打---这也是十字军东征的起因!”

“不过,突厥人没有攻克东罗马都城(新罗马城极其坚固),但已将周边绝大部分土地拿了下来,还在上面建立了一个苏丹国。”

“由于该回教国是建立在罗马故土之上的,所以命名为‘罗马苏丹国’(Sultanate of Rome,另种文字也写作Rum,昵称‘绿罗’)。这个名字对欧洲文明来说十分‘扎眼’,实在是伤了自尊,所以后世基本上无人提起。”

罗马全战双击难埃及太难玩了(浣洋诀3.6.6正宗罗马)(2)

图表18罗马苏丹国疆域(1190年)

图表18罗马苏丹国疆域(1190年)图片来自互联网

小武看了看八角翻出来的一张罗马苏丹国地图,不由得点头诡笑道:“‘绿罗’对欧洲人来说,恐怕不止是‘扎眼’这么简单,而是‘扎心’了!”

八角点头道:“后来,塞尔柱突厥的东线战役败给了西辽皇帝耶律大石,势力逐渐衰落;西线战役又败给了十字军,只剩下罗马苏丹国为其盘踞的最后领土。”

“直到蒙古第1.5次西征(绰儿马罕为统帅)以后,驻扎小太和岭的拜住军队于克塞山战役中彻底打垮了他们(1243年),随后罗马苏丹国与塞尔柱突厥的历史一起划上了句号。”

小武点了点头,缓缓道:“原来罗马苏丹国是被蒙古人消灭的。那么蒙古人对小亚细亚的进攻、显然也帮助了东罗马帝国的复辟。”

八角笑道:“不错。根据‘远交近攻’原理,东罗马人‘喜欢’远方的蛮族,而‘讨厌’近处的蛮族,所以他们配合蒙古人(太和岭南一系)一起打击小亚细亚残剩的突厥人部落。”

“后来,亲基督教(东正教和景教)的因素让东罗马和伊尔汗国形成了联盟;正好与亲回教的金帐汗国与马木留克形成的联盟相抗衡。这些你是知道的。”

小武点头道:“不错,卷入两大宗教对抗因素的蒙古汗国对战、在学‘黄金三杰之旭烈兀’的时候了解过。”

八角捋须微笑道:“虽然历经蒙古人的凶猛打击,小亚细亚的突厥人却只是分散、并没有消失。而在蒙古两大汗国卷入另一场‘圣战’长达数十年之后,这里又有一个首领叫做奥斯曼的突厥部落乘隙强大了起来。”

“奥斯曼突厥仍属回教阵营,兼并了周边的众多势力,打得东罗马军队只能龟缩在君士坦丁堡城墙里面,再次丧失了城外的所有土地。”

小武缓缓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奥斯曼突厥(Ottoman Turkey)看起来几乎就是塞尔柱突厥(Seljuk Turkey)的隔代翻版呀!仍然是东罗马的头号敌人!”

八角微微摇头道:“不过,奥斯曼突厥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亚洲突厥人了!他们更像是东欧突厥人!原因是奥斯曼首领跟东欧人混血的很多---比如巴耶济德苏丹的妻子是塞尔维亚的公主,苏莱曼一世的妻子许蕾姆苏丹原来是乌克兰女奴等等。”

“这种亚欧种族的跨越性使奥斯曼帝国迅速壮大,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兼容回教和基督教的各方势力,从而取得了一些难以置信的胜果!例如在多瑙河边进行的尼科波利斯战役之中,神勇的巴耶济德一世(Bayezid I)苏丹击败了来自大半个欧洲的联军---最多只有塞尔维亚人算是奥斯曼突厥一方的外援。”

小武惊讶摇头道:“尼科波利斯战役?这个战役我从没听说过,请你给说说?”

八角呵呵笑道:“你没听说过,是因为这场战役中的基督教联军败得太丢人了,所以不好意思提起---他们联军的旗帜番号多达20余个,然而却被突厥人如摧枯拉朽般地挨个击溃。”

“具体介绍一下,就在1396年---帖木儿二伐金帐汗国的几乎同时,东欧的保加利亚发生了另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即尼科波利斯战役(Battle of Nicopolis)。”

“说来此战也是十字军东征系列中的一役;但因为败得实在太过难看,欧洲史学家便将其剔除在十字军10大圣战之外。甚至连胜利一方的突厥军队人数到底有多少,专家说法也是各不相同,有说20余万的、也有说只有1万2的。”

说罢,八角大袖一挥,又是一张表格从袖筒之中飞出。小武连忙伸手接过一瞧,表格上所罗列的欧洲各地军旗多种多样,果然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光芒万丈的大胜。

罗马全战双击难埃及太难玩了(浣洋诀3.6.6正宗罗马)(3)

图表19尼科波利斯战役(Nicopolis,1396年)被击溃之基督教联军番号旗帜列表

图表19尼科波利斯战役(Nicopolis,1396年)被击溃之基督教联军番号旗帜列表

八角捻须笑道:“此战过后,保加利亚第二王国灭亡。欧洲联军的骑士们有的当场战死,有的因为在多瑙河上争船逃跑而淹死,有的被俘虏后处以各种残酷刑罚、让苏丹欣赏;还有的被剥得赤条条地捆绑关押、进行各种羞辱,然后勒索赎金。”

“当时欧洲各国的国王都在打听此战结果,然而好一阵子没有前线的音讯传来,不由得焦虑无比。后来终于有了一些消息---可都是负面消息,于是各国很默契地将传播‘不实战果’的‘谣言制造者’都送进了监狱。”

小武哈哈大笑,道:“接受此战的结果是很为难的事情呀!”

八角哂笑道:“但当各国国王终于见到被放回来的、像乞丐一样的公爵等贵族代表之后,终于只得面对现实。”

“于是欧洲各国都派出使者去奥斯曼帝国,商讨战俘的赎金事宜、以及垫付回国的路费。结果勃艮第、匈牙利、威尼斯的三方交易其后花费了27年时间才得以赎清。”

小武霍然一震、恍然大悟道:“恐怕这才是十字军东征被彻底终结的真正原因:欧洲人在圣战(侵略)中再也抢不到任何钱财了!反而一旦战败,得赔给奥斯曼突厥人很多很多钱!”

“所以他们再不也敢派出十字军了---若又跟奥斯曼突厥打一个大败仗,怕是整个欧洲都要赔得倾家荡产!不是‘输’不起,而是‘赎’不起了!”

八角捋须微笑道:“但这也没有办法,谁让当时的奥斯曼苏丹巴耶济德一世过于神勇呢?故此后欧洲人给他起的绰号是:闪电、雷霆、霹雳火、雷神之锤(Thunderbolt、Lightning)等等;端的响亮无比、可治小儿夜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