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基本知识每日一练(公基常识每日打卡一练)

1.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下列有关山东海洋描述错误的是(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公基基本知识每日一练?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公基基本知识每日一练(公基常识每日打卡一练)

公基基本知识每日一练

1.山东半岛三面环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下列有关山东海洋描述错误的是( )。

A 山东最大的群岛是庙岛群岛,北起北隍城岛,南至南长山岛,由32个岛屿组成,纵列于渤海海峡中,并为黄、渤海的分界。

B 山东临海的地级市主要有滨州、东营、潍坊、日照、青岛、烟台、威海。

C 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57%

D 山东大陆海岸线全长3345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

答案:

C

解析:

A项正确,庙岛群岛是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北部所辖32个岛屿的总称,中国四大群岛之一,山东最大的群岛。庙岛群岛北起北隍城岛,南至南长山岛,纵列于渤海海峡中,并为黄、渤海的分界。

B项正确,山东临海的地级市共有7个,分别为:滨州、东营、潍坊、日照、青岛、烟台、威海。

C项错误,山东全省近海海域17万平方公里,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

D项正确,山东半岛三面环海,大陆海岸线北自无棣县的大口河河口,南至日照市的绣针河口,全长3345公里,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六分之一。

2.关于天文学常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阳耀斑发生在光球层

B 彗星有“电高尾”和“尘埃尾”

C 金星上火山活动极频繁

D 太阳风可使地球北极出现北极光

答案:

A

解析:

A项错误,太阳耀斑是太阳色球层某些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是最剧烈的太阳活动。而太阳黑子则发生在光球层。

B项正确,彗星在环绕太阳时,太阳风迫使气体和被蒸汽吹走的尘埃粒子形成两条彗尾。彗尾分尘埃尾与离子尾两种,尘埃尾顾名思义是由尘埃组成,离子尾主要由气体组成。一般见到的蓝色彗尾就是离子尾,它的形成原因与太阳风有关。尘埃尾是反射太阳光而呈黄色的彗尾,其形成原因与太阳辐射光压有关。

C项正确,金星上可谓火山密布,是太阳系中拥有火山数量最多的行星。已发现的大型火山和火山特征有1600多处。此外还有无数的小火山,估计总数超过10万,甚至100万。

D项正确,太阳风是指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太阳风对人类的影响包括:引起地磁暴、电离层暴,并影响通讯,特别是短波通讯;对运行的卫星也会产生影响;会使气温增高;在南北极形成极光。

3.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抱起一个5公斤的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向敌群冲去,炸死了爬上阵地的敌人,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自己壮烈牺牲。“他”是( )。

A 邱少云

B 黄继光

C 董存瑞

D 杨根思

答案:

D

解析:

A项错误,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革命烈士。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

B项错误,黄继光,抗美援朝战争民族英雄。1952年10月20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牺牲,他在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的情况下,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C项错误,董存瑞,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时期,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8年5月为炸毁隐蔽的桥型暗堡,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在部队攻击受阻的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D项正确,杨根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和特等功臣,也是志愿军中第一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抗美援朝战争中,杨根思率全排击退美军8次进攻,只剩他和一受伤士兵。他下令让受伤士兵撤离。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他抱起最后的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4.下列关于微波炉加热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电热元件发出的辐射热进行烘烤

B 利用明火加热空气形成的风进行吹投

C 利用交流磁场形成的涡流向锅体导热

D 利用超短波穿透引起食品内部分子振动

答案:

D

解析:

微波加热是利用微波的能量特征,对物体进行加热的过程。微波具有波长短(1m~1mm)、频率高(300MHZ~300GHZ)、量子特性等明显特征。

微波加热是一种依靠物体吸收微波能将其转换成热能,使自身整体同时升温的加热方式而完全区别于其他常规加热方式。传统加热方式是根据热传导、对流和辐射原理使热量从外部传至物料热量,热量总是由表及里传递进行加热物料,物料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温度梯度,故加热的物料不均匀,致使物料出现局部过热,微波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方式不同,它是通过被加热体内部偶极分子高频往复运动,产生“内摩擦热”而使被加热物料温度升高,不须任何热传导过程,就能使物料内外部同时加热、同时升温,加热速度快且均匀,仅需传统加热方式的能耗的几分之一或几十分之一就可达到加热目的。

5.(多选)下列各诗句,属于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有( )。

A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

B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

AC

解析:

A项正确,出自李白《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项错误,出自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项正确,出自李白《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项错误,出自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 CNSS是( )的简称。

A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 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D 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

答案:

A

解析:

A项正确,CNSS全称为Compas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项错误,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LONASS。

C项错误,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由美国开发。

D项错误,伽利略定位系统(Galileo Positioning System),是欧盟一个正在建造中的卫星定位系统,有“欧洲版GPS”之称,也是继美国现有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及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外,第三个可供民用的定位系统。

7.夏天,我们从冰箱里拿出冰激凌吃的时候发现冰激凌冒着“白气”,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气”是水的气态,这是蒸发现象

B “白气”是水的气态,这是凝华现象

C “白气”是水的液态,这是汽化现象

D “白气”是水的液态,这是液化现象

答案:

D

解析:

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实现液化有两种手段,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刚拿出来的冰激凌温度比较低,而周围的温度比较高。所以会使雪糕周围的水蒸气瞬间液化,变成液态的小水珠,也就是题干中说的“白气”。

8.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 )。

A 5月31日

B 4月31日

C 3月31日

D 6月31日

答案:

A

解析:

世界无烟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87年创立的,其意义是宣扬不吸烟的理念,原本定为每年的4月7日,但从1989年起,改为每年的5月31日,因为第二天是国际儿童节,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

9.( )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A CPS技术

B GIS技术

C RS技术

D 数字技术

答案:

C

解析:

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A项错误,CPS(Cyber-Physical Systems,信息物理系统),是一个综合计算、网络和物理环境的多维杂系统,通过3C(Computing、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工程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

B项错误,GIS技术(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C项正确,RS技术即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简称RS),遥感技术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理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等方面。

D项错误,数字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相伴相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数字技术也称数字控制技术。

10.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有固定的熔点

B 卫生球升华吸热

C 液体温度高低不影响蒸发快慢

D 只要液体达到沸点就一定会沸腾

答案:

B

解析:

A项错误,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物质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两个因素对熔点影响很大:一是压强,平时所说的物质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大气压时的情况;如果压强变化,熔点也要发生变化。另一个就是物质中的杂质,这也会影响物质的熔点的变化。

B项正确,物质从固态由于温差太大,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物理变化)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

C项错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湿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等。

D项错误,液体沸腾有两个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