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为父亲剪指甲(父亲给我剪指甲)

小时候,老家是没有如今使用的指甲刀的。指甲长了,就用剪刀去剪。剪刀非常锋利,大人们是严禁孩子接触的,是怕孩子扎着自己,也怕伤着别人。十岁以前的孩子,指甲长了都需要大人给剪。为我剪过指甲的有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印象最深的是父亲为我剪指甲。

儿子在为父亲剪指甲(父亲给我剪指甲)(1)

农村的剪刀用途是多样的,剪布用它,裁纸用它,在木头上画印儿也用它。剪刀钝了要磨,自己家虽然有磨刀石,但多是用来磨镰刀、锄头,偶尔磨几下菜刀,剪刀自家是不磨的,因为磨剪刀是一种精细且专业的活。那时村里时常响起“磨剪子来,戗菜刀”的吆喝声。农村人节省,剪刀若不是特别钝了,是舍不得花钱磨的。

儿子在为父亲剪指甲(父亲给我剪指甲)(2)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没去上学,午饭后和小伙伴们疯跑了一阵子,大约三点多回到家,赶紧脱下棉鞋。暖暖的太阳,透过玻璃窗照在炕头上,母亲坐在炕梢做针线活。我爬上炕头,有太阳晒着,做过饭的土炕热热的,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我累了,情不自禁地躺在炕上玩,感觉舒坦极了。这时,父亲从外屋走进来,看我光着脚躺着,拽过一件棉袄,盖在我的脚上,说:“别着凉!”这时他注意到了我的脚指甲,说:“指甲这么长啦,该剪了!”母亲说:“正好上午刚磨了剪子,正快呢!”

儿子在为父亲剪指甲(父亲给我剪指甲)(3)

因为跑得很累,只想躺在炕上很舒服地歇着,真的不愿意剪指甲,但我不能违背父母的命令。父亲出去,从院子里抱来柴火,又从缸里舀了水,倒进锅里,开始烧水。过了一会儿,他端着盛满温水的脸盆,放在地上,对我说:“快起来,先把脚洗一下,泡一泡,好绞指甲盖!”我无奈坐起身,顺着炕沿把脚放进水盆里。水热热的,刚伸进去,觉得烫,一小会儿就适应了。父亲蹲下身子,用手给我洗脚。他粗粗的手指,伸进我的脚卡巴处,我痒痒的,几次想笑,但还是憋住了。父亲给我搓着脚,从脚面到脚底,当摸到我脚心的时候,感觉痒痒的,我几次想把脚抽出来,但父亲的手抓得紧,根本就抽不出来。时间稍微一长,脚上的皴就被水泡松了,父亲用手搓着,皴就成了一条一条的白泥卷儿,纷纷滚进盆里。脚洗完了,父亲拽过一条毛巾给我擦干净,让我在炕上等着。

儿子在为父亲剪指甲(父亲给我剪指甲)(4)

父亲把洗脚盆端出去,又回到屋里,从地柜抽屉里拿出老花镜戴上,母亲从针线簸箩里拿出剪刀,手攥着剪刀尖部递给父亲,父亲右手攥着剪刀柄,坐在炕沿上,对我说:“坐起来,先剪手指甲盖”。我马上起身,老老实实伸出手。父亲左手拽过我的手,捏住我的大拇指,“千万别动啊”,他嘱咐着,右手把张开的剪刀轻轻接近指甲,剪刀的一面贴着了肉,凉凉的,我紧张起来。随着父亲右手收起,剪刀贴着我的大拇指肚儿转起来。指甲很硬也很长,父亲捏住我的手指纹丝不动,剪刀剪过后,竟然把指甲剪成了一个半圆。我看着掉在炕上的指甲,心中忽然有了一种兴奋感。父亲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给我剪着,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甲盖本来最小,他却分成了三次才剪完。他又把剪刀立起来,贴着指甲肉把指甲刳了刳,像是把剪过的指甲打磨一遍一样。两只手都剪完后,父亲放下剪刀,拽过我的一只手,看了看,像是欣赏一件艺术品。

儿子在为父亲剪指甲(父亲给我剪指甲)(5)

对我说:“该剪脚趾甲啦!”,他让我倚在墙山上,又拽过一个布枕头让我坐上,他盘起腿和我面对面相坐。他让我把脚伸出来搭在他的腿上,用手攥住我的左脚,然后从大拇趾开始剪。脚趾甲要比手指甲难剪得多,一是硬且厚,二是往往尖部伸进肉里边,不剪净了会扎得脚疼。父亲戴着老花镜,捏着我的脚趾头,右手把剪刀轻轻地伸在脚趾甲和踋趾头中间,一小块儿一小块儿地剪下来,每剪一段我的心都发紧一下,一段指甲掉了,又觉得很高兴,情绪就这样起伏着。父亲左手捏着我的脚趾头,右手握着剪刀,卡兹、卡兹剪着。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左脚剪完了,又换成右脚,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父亲戴着老花镜,低着头,一边捏住我的脚趾头,一边聚精会神盯着、端详着,每一次闭合剪刀,都轻轻的看上片刻,然后才下定决心开始剪下一刀。后来,我看过工笔画家作画,画小兔子的毛毛,一笔一笔,画每一根毛大气都不敢喘,一笔画上去,又那样胸有成竹。这让我想起父亲给我剪指甲盖的情景,父亲的投入和艺术家们的创作不是一样的么。所有的指甲都剪完了,父亲又捏了捏我的两只脚,并在每一个指甲上都用手再搓一下,最后才说:“好了,把脚盖上点,别着凉了!”

儿子在为父亲剪指甲(父亲给我剪指甲)(6)

五十多年过去了,我早就不用剪刀剪指甲了。有一次看到女儿给外孙剪指甲,我忽然想起父亲曾经用剪刀给我剪指甲的情形,心中立刻涌起了一股温暖和深深的思念。

儿子在为父亲剪指甲(父亲给我剪指甲)(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