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

第二十二章:童年趣事如幻影,乐此不疲甚悠闲

山野乡村是童年的乐土,我的童年在大农村度过,八十年代的农村,没有人外出务工,家家户户都以种田耕地为生,平常娱乐活动也很少,农闲时节,成年人的业余生活就是围坐在一起拉家常侃八卦,小孩子们则发明了许多原生态的娱乐活动。其中,捉蜻蜓妙趣横生,乐此不疲。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我的家乡虽然没有荷花,但蜻蜓却多得数不胜数,每到夏秋季节,稻田里、池塘边、街头巷尾铺天盖地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蜻蜓。每种蜻蜓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蜻蜓是学名,地方名称各地不同,在太白镇方言中把蜻蜓称为“点灯儿”,能叫得上名字的就有数十种,一般是根据体色和外形来区分,比较常见的有“青点灯儿”、“红点灯儿”、“干点灯儿”、“梅胖子”、“黄大禄”、“夜大禄”。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2)

上图:红蜻蜓(红点灯儿)

蜻蜓的种类繁多,大小各异,色彩缤纷,生活习性千差万别,常见的有数十种。有的喜欢干热天气,常在中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出来觅食,频繁活动,如“青点灯儿”、“红点灯儿”、“梅胖子”、“黄大禄”等;有的喜欢凉爽微风的傍晚,常在日落时分出行觅食,如“干点灯儿”,常在傍晚大规模倾巢出动,在蚊虫较多的人类活动范围聚集,成千上万,铺天盖地;有的则喜欢夜间活动,专门觅食蚊子飞蛾等夜行昆虫,如“夜大禄”。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3)

上图:大型蜻蜓(夜大禄)

扑捉蜻蜓是童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小伙伴们都乐此不疲,各显神通。学生时代,都盼望着放假,特别是暑假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是最向往最期盼的假期,两个月的时间里有做不完的事情,有时因为玩得太野,直到新学期报名开学还没有完成暑假作业,真是乐在其中。每到暑假时节,小伙伴们就像脱缰的野马,尽情地享受乡村大世界带来的快乐。一会儿偷鸟蛋、捉幼鸟,一会儿到田野里摘果子、下稻田里捉青蛙。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微闭着眼睛,呼吸着新鲜空气,无比惬意!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4)

上图:青点灯儿(雌性)

捉蜻蜓是我童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最初我和小伙伴们都是用蜘蛛网做成的工具来捕捉,后来技术越来越熟练就不用蜘蛛网了,一根三米长的细小竹棍每天就可以捕捉一百多只蜻蜓。

绥阳县太白镇盛产各类竹子,其中,以方竹和箭竹分布最广,方竹的竹笋是大自然赐予的美味食材,可以做一桌全竹宴;方竹的竹竿可以做四季豆藤蔓的支架、葡萄支架等棚架,种植四季豆、葡萄这些爬藤植物必不可少。箭竹的实用性要差一些,对农业生产基本没有什么作用,但因为其细长韧性又好,是做弓箭的上好原料。我曾经做过一把箭,射程可达数百米,弓箭朝天空方向射去,只见一声呼啸,箭矢飞向天空消失得无影无踪,数秒过后才见箭矢从天空坠落下来。除了做弓箭,箭竹的作用还很多,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用来制作捕捉蜻蜓的工具。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5)

捕捉蜻蜓有多种方法,可以徒手,也可以使用工具,徒手捉蜻蜓需要敏捷的身手,在蜻蜓停在树叶上休息时,悄悄靠近,迅速出击将其捉住。由于蜻蜓警惕性很高,徒手捉住的概率较低,大多数情况会选择制作一个顺手的工具。

工具捕捉也分为三种,一是用网兜捕捉,这是一种比较温柔的方法。网兜扑捉不会让蜻蜓受伤,捉住后可以用缝纫线套住,像放风筝一样拉住线到处飞行,一只蜻蜓至少可以玩耍两天,直到被饿死。也有比较善良的小孩,会在蜻蜓精神状态消减前将其放飞回归自然,在玩开心的同时,不让其受到过度伤害。

第二种是用竹棍击打,这是一种比较残忍的方法。这种方式捕捉的蜻蜓一般肢体残缺,感觉太过于残忍,采取这种方式一般是比较好吃的小孩,被打死的蜻蜓会成为他们烧烤的主要原料。

第三种方法是诱捕,这是一种比较阴险毒辣的方法。主要是利用蜻蜓的生活习性投其所好,一类是异性吸引法,一类是食物诱捕法。异性吸引的操作方式为,扑捉一只雌性蜻蜓,用缝纫线绑住蜻蜓的细腿,拉住缝纫线一端让其自由飞翔,这时,雄性的蜻蜓发现雌性蜻蜓就会飞过来与其交尾,两只蜻蜓纠缠在一起难舍难分,这时将线收回就可以抓住蜻蜓,利用这种习性可以抓住的蜻蜓种类不多,只有“青点灯”具备这种异性吸引的特性;还有一类是食物诱捕法,这种方法可以捉住的蜻蜓主要是“黄大禄”。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6)

制作网兜是考验动手能力的事情,不爱动手的人是做不出好网兜的。网兜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箭竹和竹篾,制作水平根据个人要求确定,要求高的可以做得精细一些,在选材和做工上下功夫,要求不高的也可以做一个简易的应付着用。将竹篾编成圆形用缝纫线固定在箭竹顶部就制作成简单的扑捉工具网兜,然后,再到猪圈等蜘蛛网比较多的地方收集足够厚度的蜘蛛网,而且要新鲜的蜘蛛网才能使用,时间太长的蜘蛛网没有粘性,捕捉效果不好,夜晚新织的网经过太阳暴晒后的蜘蛛网粘性最强,我们往往比较青睐于太阳晒过的蜘蛛网。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7)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8)

上图:帝王伟蜓(黄大禄)

一个村子里喜爱捕捉蜻蜓的小孩子就有几十个,每到中午时间,村子周围到处都是拿着网兜在巷道穿梭的小孩,由于蜘蛛网的资源比较少,寻找蜘蛛网的难度越来越大,六七月的太阳火辣狠毒,出门晒上几个小时,身上暴露的皮肤就会晒得脱掉一层,但是,没有一个小孩子有所畏惧,为了在小伙伴面前显摆自己的战斗成果,都悄悄提前出发,收集附近最好的蜘蛛网。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9)

上图:蜻蜓(青点灯儿)

扑捉蜻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个人的天赋也很重要,同龄的小伙伴中有聪明的,也有比较笨拙的,有的小伙伴出门一趟就能收获几十上百只,有的只能空手而归。用蜘蛛网捕捉蜻蜓的好处很多,不但能够捕捉停留石头上休息的,还能捕捉正在空中飞翔的,都能保证是活蹦乱跳。用单根棍子只能打死,有的是尾巴打断、有的是头打掉、有的是身体打碎,只能烤来吃。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0)

我用网捕捉到的蜻蜓,一般玩耍够了就将其放生,不伤害性命,有时无法收集蜘蛛网只能用棍子捕获,就算使用棍子,我也不崇尚暴力,当蜻蜓停歇在石头上,我会用竹棍悄悄压住其尾巴,然后用手抓获,这样几乎不会造成伤害。

最可恶的行为莫过于将蜻蜓烤来吃,大多数小孩捕获的蜻蜓除了用来喂鸡以外,有的还用竹签将蜻蜓穿成串,放在炭火上烤熟,沾上食盐,美滋滋的享受,蜻蜓的肉全是瘦肉,虽然一只蜻蜓不够吃一口,但抓上几百上千只还是能满足饕鬄之口的,别的小孩烤着吃时我尝过一次,食之无味,弃之。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1)

“黄大禄”学名“帝王伟蜓”是所有蜻蜓中体型最大、生活习性最独特的一种,最大的体长十厘米左右,身体部分与成年人拇指大小差不多,体色呈宝石绿,镶嵌少量黑色条纹,显得十分高贵大气,算是蜻蜓中的贵族,它有六条锋利无比、强健有力大长腿,若是不小心被它抓几下就会留下几条明显的抓痕,还是疼痛够受的。“黄大禄”习惯于中午太阳最强烈的时候出来觅食。它们觅食的范围不在农田,而在人类居住的社区街道,一般沿着街道飞上飞下,来来回回,反反复复,从街头到巷尾来回飞行,飞行高度十余米。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2)

“黄大禄”不喜欢群居,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很少看到有十只以上在同一范围活动的。“黄大禄”生活习惯与其他蜻蜓有很大差别,其他蜻蜓主要生活在水稻田、池塘等水域,“黄大禄”主要生活在河流、峡谷、街道等狭长地带,飞行能力比较强,我从未见过有停下休息的“黄大禄”。它飞行觅食特点比较明显,中午休息时间,农民们都在自家屋檐下歇凉,有的打牌聊天、有的听评书讲故事,黄大禄沿着狭长的街道两头往返飞行,飞到南边街口后立即掉头往北边街口飞行,一天要往返飞行数小时,直到太阳快下山时才消失得无影无踪。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3)

“黄大禄”沿着街道往返飞行的目的是寻找蚊虫等食物,它的视力极强,只要发现空中有明显物体就会闪电般的速度出击将其抓获,有很多比较捣蛋的小孩用小石头抛向天空,“黄大禄”发现后迅速出击,沿着小石头掉下地面的方向追击,直到小石头掉在地上后,才发现受骗上当。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4)

后来,不知道是哪位调皮的小孩发现了“黄大禄”这种傻乎乎的天性,将用棍子打死的“黄大禄”作为诱饵抛向天空,飞行中的“黄大禄”闪电般的速度将突然出现的猎物抓获,但是,死掉的 “黄大禄”体重与飞行的黄大禄体重接近,抓获后无法负重飞行,但又不愿意放弃,只能随着诱饵一起掉入地面,这时,守候在傍边的人跑步冲刺过去一把就将其抓入手中,这种意外的惊喜让其高兴得跳起来,蹦蹦跳跳向母亲奔跑而去。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5)

用这种方法捕捉“黄大禄”的成功率几乎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每天可以抓到十几只。我承认我也做过这种坏事,而且技术相当熟练。后来“黄大禄”的数量越来越少,十多年后再也看不见它们的身影了,不知道是人为伤害的原因还是气候变迁的结果,现在,这些曾经为我们童年带来无比快乐的小昆虫只能永远留在记忆深处了。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6)

还有一种蜻蜓,称为“夜大禄”,身体大小与“黄大禄”接近,身体底色为宝石绿,最明显的区别是他的身体两边有数条较粗的黑色斜线条纹,尾巴也是黑色斜线镶嵌,一般太阳落山后的傍晚才出现,在灌木丛中往返飞行捕食飞蚊,有时候也在街道上来回飞行,这种蜻蜓在三十年前也算十分珍贵稀有的物种,现在已有二十多年没有见到它们的踪迹了。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7)

除了生活在水稻田里的蜻蜓较多外,还有的蜻蜓生活在森林中,由于见到阳光的机会少,身体色素较淡,生命力也比较弱,早上很多蜻蜓身上沾满了露水无法飞行,成为鸟儿们的食物。有一种生活在水稻田的蜻蜓,名字叫“干点灯儿”,早上露水多时,其生命力很弱,大部分都是晚上在水稻叶子上休息,天亮后被露水附着无法动弹,清晨到水稻田边不用任何工具就能抓获很多,不过这种以逸待劳的事也属于伤天害理的事情,一般要少做。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8)

经历了中午太阳的暴晒,“干点灯儿”们恢复了活力,翅膀变硬,傍晚开始大规模地出来觅食。夏天的傍晚,只要不是雨天,就会看见极为壮观的景象,数十万只一群的“干点灯儿”在低空聚集飞舞,黄灿灿的一大片,有的时候,人站在地上随手就可以抓住一些,如果用竹棍子在空中用力胡乱挥舞,一会儿地上就会打死掉落一大片。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19)

现在,回到农村,几乎见不到蜻蜓的踪迹,尤其是最为珍贵的红蜻蜓和蜻蜓中的贵族“黄大禄”。蜻蜓消失的原因我认为与农民们的生产习惯有关,蜻蜓是两栖昆虫,夏季将卵产在稻田里,来年春季孵化成虫,夏季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蜻蜓。

童年趣事捉蚊子 童年趣事捉蜻蜓(20)

近二十多年来,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很多田地撂荒,农村已经没有保留冬水田的习惯了,夏季稻谷收割后,一般会将水放干后耕作种植一些冬小麦、油菜之类的作物来增加收入,由于外来的大米价格比较便宜,购买方便,种植水稻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稻田也随之荒芜消失,蜻蜓失去了产卵和繁衍生息的天然水域,也就难逃消失灭绝的命运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