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ca125值是多少(怎样的肿瘤标志物CA125)

阅读前请点“关注”,每天定时分享关于妇科肿瘤及癌症知识,拥抱每一位肿瘤患者,让你在抗癌的路上不孤单~

患者:“医生!我的CA125涨到40了,我该怎么办?”

医生:“不着急,你的CA125虽然升高了,但是还不算生化复发,做影像学检测也没有病灶出现,你先回家,等下次复查再看看情况”

虽然听到了医生的回答,但患者离开门诊后,往往还是一头雾水:我只知道CA125的参考值范围是0-35U/ml,超过35是不正常,但什么是生化复发?下次复查是什么时候?复查后又该怎样对待复查后的结果?为什么要等影像学出现病灶?

肿瘤标志物ca125值是多少(怎样的肿瘤标志物CA125)(1)

图片来源:摄图网

其实,生化复发指的就是患者治疗完成后,在随访中出现的这种“CA125异常升高,却找不到其他复发痕迹”的情况。

一、CA125会如何提示复发?

CA125超过35就叫复发吗?

其实并不是的。妇科肿瘤协作组(GCIG,旨在组织协作进行妇科癌症的临床研究)对CA125进行了研究,发现CA125的异常升高,被分成了这几种情况:

1 CA125在癌症治疗前就正常;

如果患者在癌症治疗前,CA125就是正常的,但是在随访时如果出现CA125升高到70U/ml,并且一周后依旧没有降低,就可以判定为疾病进展或者复发。

2 CA125在癌症治疗前异常升高;

这种情况,又分成两种小情况:

①患者的CA125经过治疗之后降到了正常值,在治疗完成后的随访时间里,如果患者CA125出现异常升高,升到了70U/ml,并且一周后CA125的值依然没有下降,还是70U/ml以上,就可以定义为疾病进展或复发;

②患者的CA125经过治疗后始终没有降到35U/ml以下,那么在治疗完成后的随访时间里,如果CA125涨到了你CA125最低值的2倍,并且一周后依然没有降低,就可以定义为疾病进展。

所以当患者发现CA125出现异常,出现了以上的情况,并且比较心急地想要确诊,那么可以在一周之后去复查,如果CA125没有下降,就可以确诊为卵巢癌的生化复发了。

肿瘤标志物ca125值是多少(怎样的肿瘤标志物CA125)(2)

图片来源:摄图网

除了CA125外,卵巢癌患者还可以用HE4对疾病进行监测。

有研究显示,有78.8%的复发患者可以检测出CA125升高,76.2%的患者可以检测出HE4升高,如果把两者合用,那么会有83.8%的患者可以检测出CA125或HE4升高。

因此HE4也是一种可用的卵巢癌患者复发的依据。虽然目前对HE4的研究还没有那么深入。

二、生化复发后,该何时进行治疗?

确诊生化复发后,其实也并不用急着治疗。

因为生化复发虽然确实是复发了,但是一般都建议等到临床复发后再进行治疗。

临床复发和生化复发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有除了肿瘤标志物以外的证据证明其复发,一个则没有。一般,临床复发发生在生化复发的2-6个月之后。

那为什么说生化复发后不用着急治疗呢?因为有研究显示,一位患者在生化复发的时间点开始治疗,和她在临床复发开始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结果是一样的——总生存期是没有差别的。

这个研究监测了一群初治卵巢癌患者的CA125,当她们的CA125升高时,就将她们随机分为了两组进行治疗。

第一组:当患者CA125达到70U/ml时,就为患者进行治疗,这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7个月;

第二组:等到患者影像学出现肿块,或有其他复发症状时再开始治疗,这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1个月。

肿瘤标志物ca125值是多少(怎样的肿瘤标志物CA125)(3)

图片来源:摄图网

虽然第一组比第二组平均早4.8个月获得治疗,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在统计学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甚至光看数值,后者比前者更高些)。

而且CA125升高后也不会给身体带来不适,患者晚一点开始化疗,这段时间内生活质量还能更好一些,两次化疗的间隔时间也可以更长一点。

因此通常情况下,只有CA125升高的时候,觅友们可以不用着急治疗,先安心随访,等有其他的复发证据可以证明复发时,再进行治疗。

觅友们还可以在这段时间内把身体再养好些,更好地面对癌症治疗给身体带来的损害。

三、临床复发后,患者该怎么治疗?

临床复发后该如何治疗,我们其实在文章中说过很多次了,患者可以根据自身复发的时间和肿瘤的情况来选择:

①铂敏感且病灶孤立的,可进行手术 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

②无法手术的可以只进行化疗,铂敏感的患者选择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铂耐药的患者选择非铂类单药化疗;

③还可以了解临床试验并参与临床试验,获得免费的治疗。

想要详细了解复发后治疗的患者可以点击:复发后该如何选择治疗,才能更好地延长生存期?

复发的治疗很重要,谨慎地进行选择对自己才会更好。

有关CA125,大家还想了解什么?如有疑问请在下方留言哟~

责任编辑:妇科肿瘤互助君

图片来源:摄图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