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活动策略(饿了么们也太会玩)

饿了么活动策略(饿了么们也太会玩)(1)

“您刚才下的外卖订单,饿了么给您免单了,免单金额已转回您饿了么APP钱包账户余额,请查收。没别的,就是希望您开心!”

6月21日,大批网友反映收到饿了么的免单通知,数额在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

免单侠,饿了么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天上不会掉馅饼”,反诈APP也一次次告诉大家“事出反常,必有蹊跷”,于是免单事件一出,部分网友的第一反应并非高兴或激动,而是隐隐担忧:该不会是诈骗消息吧?

事实证明,天上偶尔还是会掉那么三两个馅饼的。

6月21日17:30,就在免单消息沸沸扬扬传了将近一天时间后,眼看时机成熟,饿了么终于现身回应“是的,近日饿了么‘免单1分钟’惊喜活动正式上线”,最后颇为霸总口气地留下了句:没别的,就是希望您开心。

不仅如此。

除宣布活动开启外,饿了么还贴心地出了份官方版免单攻略,其中提到不少重要信息。

比如,决定免单成功与否的要素有3个:哪里点外卖,点什么外卖以及几点几分下单。

在饿了么巧妙的推动之下,“饿了么免单”“饿了么免单时间”“饿了么免单攻略”相继被送上热搜。

饿了么活动策略(饿了么们也太会玩)(2)

免单,属实算不上是什么新鲜招数。它就像是营销素材库里的一个常规道具,说不准品牌哪天心情好就会拿出来用用。

一边618高强度大促活动刚刚落下帷幕,另一边大众早已对各式各样营销举措见惯不怪。

在此情况下,饿了么居然还能靠着免单活动,打破传播圈层局限,拿下惊人流量,任谁看了恐怕都得感叹一句“妙呀”!

一切偶然,都是精心设计

稍微复盘此次活动就会发现,饿了么走的每一步都充满着精心设计的痕迹。

1.化主动为被动

试想一下,如果这场活动的宣发节奏是品牌先通知,消费者再掐点去参加,还能达到如今这样的传播力度吗?

要是活动经费足够充裕、奖励足够诱人,可能还是会吸引到部分人参与。但要想进一步撬动深层次流量,引来一波又一波自来水,可能性就很小了。

赋予这场免单营销生命力的,是“化主动为被动”的退让智慧。

先不发声,静待网友们自己去发现惊喜。然后再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出来一锤定音:是的,我们是有一个免单活动。

将互动的主动权交付于消费者,让消费者成为整场活动的核心传播者。

那些享受到免单待遇的人,是被选中的幸运儿。人们总是格外乐意分享自己的“出彩”时刻,作为获益者,他们自然愿意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这份喜悦。

那些没被免单的人,或是表达遗憾或是询问免单技巧,有意无意间也就参与了进去。

还记得前两天让热搜直接“爆”掉的蜜雪冰城黑化梗吗?

饿了么活动策略(饿了么们也太会玩)(3)

和饿了么一样,蜜雪冰城在策划黑化梗时候,也没有选择自己首发,而是等网上相关信息满天飞时候默默加入进去。

好像一切都只是偶然,好像网友才是这场事件的策划者。

品牌营销很忌讳自嗨,忌讳“乍看热热闹闹,实则收效甚微”,忌讳“空喊口号,盲目套用公式”。

现在看起来,饿了么们似乎找到一条与用户玩到一起的出圈新思路。

2.随机性增强惊喜感

彼时,百货公司有销售新年福袋的传统。为吸引消费者,商家不会提前告知福袋内具体的商品内容,但通常情况下,会放置价值高于福袋标价的产品。

确定有很大概率会获得利益,不确定具体能获得怎样的利益,极限拉扯之间,消费者的购物欲被无限放大。

这个原理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耳熟?

福袋其实就是近两年火得一塌糊涂的盲盒的“前身”。所以呀,哪怕外在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迭,消费者内在需求其实一直存在一致性。

饿了么活动策略(饿了么们也太会玩)(4)

越是随机性强,越让人欲罢不能。

饿了么此次的活动就将用户该心理拿捏得相当到位,它告诉消费者有免单活动,甚至告诉消费者怎么做更有机会赢得免单,但在下单前,你又没有办法确切知道,自己是否享受到免单。结果的不确定性,让一切都充满未知与惊喜。

3.情感营销从不过时

前有董宇辉说:我没带你去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没带你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的微风,没带你去看过沉甸甸的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没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可以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

后有饿了么说:没别的,就是希望您开心。

“情感是人类本质上的弱点。”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物质基础位于底层,精神追求位于高层。意思就是,只要能够选对情感主张,就有更大几率撬开消费者情绪阀门、撬动流量。

现在很多品牌在进行产品推广时候,都不再是透过给产品拍大特写方式,告诉大众自家东西有多好,而是借助情感营销,达成品效合一。

话说,饿了么这波羊毛你薅到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