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

藤田进和他率领的日军第三师团,是在“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日军最早从上海吴淞口登陆的两个师团之一,曾先后参与了吴淞、宝山、张华浜、杨行、刘行、顾村、大场及上海市区等地的攻击作战,是日军参与淞沪会战的急先锋部队,常以陆、海、空立体式联合作战方式攻击中国守军,双方激战十分惨烈,该师团也是侵华日军唯一一支从开战到投降,一直在中国战场作战的甲种师团。

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1)

藤田进

藤田进(1884—1959)是日本石川县人,1904年10月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步兵科,这一期毕业生可谓是将星辈出,中国人所熟知的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矶谷廉介、牛岛实常等人都出自该期,而且这些人也都在侵华战争中犯下了累累的战争罪行。

藤田进于1910年12月12日考入陆军大学校第25期,再次与冈村宁次同学,这一期其他较为出名的同学还有多田骏、园部和一郎、田代皖一郎、中岛今朝吾等,1913年11月26日毕业时,他与该期仅有的两位陆军大将冈村宁次和多田骏,都未能进入该期“军刀组”。

藤田进从陆大毕业后,曾先后前往法国和智利游学,并于1921年4月出任日本驻智利公使馆副武官,翌年12月底回国后,曾在近卫师团步兵第二联队担任大队长,后来被遴选为轶父宫雍仁亲王的贴身侍卫,此人是裕仁天皇的弟弟,由于哥俩仅相差一岁,因此小的时候是一起玩耍长大的,而藤田进则比轶父宫雍仁亲王年长八岁。

1925年5月1日,藤田进被调到日本陆军步兵学校担任军事教官,该校成立于1912年,校址位于千叶县,这是一所研究步兵教育和战法的专门学校,中国军队中的许多杰出将领都曾在该校留学。

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2)

侵华日军

1928年3月,藤田进晋升陆军大佐,并出任日军第十四师团第28旅团步兵第15联队长,当时第十四师团驻屯在东北辽阳,隶属于关东军作战序列,但其任职仅一年多,就于1929年8月1日被调到朝鲜半岛,出任日军第十九师团参谋长,辅佐师团长川岛义之,该师团司令部设在朝鲜北部的罗南,隶属于日本驻朝鲜军统辖。

1932年12月7日,藤田进晋升陆军少将并被调回日本,出任第四师团第32旅团长,该旅团下辖步兵第37联队和步兵第61联队,其时师团长为寺内寿一,1934年3月又出任陆军兵器厂厂附,但任职仅一个多月,就于同年4月21日被调到中国东北,出任刚刚编成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长。

独立混成第1旅团是日军第一支诸兵种联合的机械化部队,其司令部设在吉林公主岭,隶属于日本关东军作战序列,该旅团下辖独立步兵第1联队、战车第3大队、战车第4大队、独立野炮兵第1大队、独立工兵第1中队,兵员总数为4750人。

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3)

日军战车部队

“二.二六事件”后,寺内寿一被裕仁天皇遴选为陆军大臣,开始以“铁腕”手段整肃陆军,并独掌日本陆军人事调动大权,在此背景之下,藤田进被老长官调回日本,于1936年3月7日出任陆军步兵学校校长,并在数月之后的8月1日晋升陆军中将。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参谋本部不断向中国华北增兵,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藤田进于8月2日被任命为日军第三师团长,而担任参谋长的是田尻利雄大佐。

此时的第三师团下辖步兵第5旅团和步兵第29旅团,旅团长分别是片山理一郎少将和上野勘一郎少将。其中第5旅团辖步兵第6联队和步兵第68联队,分别由仓永辰治大佐和鹰森孝大佐担任联队长;第29旅团辖步兵第18联队和步兵第34联队,担任联队长的分别是石井嘉穗大佐和田上八郎大佐。

除此之外,第三师团司令部还直属星善太郎大佐的骑兵第3联队、武田精一大佐的野炮兵第3联队、中岛三栖夫大佐的工兵第3联队、栗岩尚治中佐的辎重兵第3联队及师团通信队、卫生队、第1至第4医院等。

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4)

淞沪会战地图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日本海军陆战队不敌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不得不屈尊请求日本陆军增援,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遂于8月15日决定以藤田进第三师团和山室宗武第十一师团编成上海派遣军,遴选已经退役的松井石根大将出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又任命饭沼守少将出任参谋长。

1937年8月23日,在日本海军第三舰队输送和舰炮的支援下,松井石根率领上海派遣军从上海吴淞登陆,并与中国守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战,第三师团第5旅团步兵第6联队长仓永辰治大佐被中国守军的重机枪子弹击中胸部而亡,成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战以来,第一个阵亡的将军(死后被追认为陆军少将)。

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5)

仓永辰治

第三师团第5旅团步兵第68联队长鹰森孝大佐率所部进攻上海宝山县城时,遭遇中国守军第九十八师第292旅第583团第三营的顽强阻击,营长姚子青中校率领该营与日军第68联队浴血奋战七个昼夜,终因敌众我寡而至全营官兵阵亡,姚子青营壮烈殉国的英勇壮举,令在这次作战中被炮弹炸伤的鹰森孝也十分敬佩,下令收敛勇士们的尸体进行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姚子青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授陆军少将,而姚子青营的英勇抗战的故事,曾于2017年被拍摄成电影《捍卫者》上映。

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6)

电影《捍卫者》海报

上海沦陷之后,藤田进率领日军第三师团与吉住良辅的第九师团,在同一方向继续追击正在后撤的中国军队,并相继攻陷了太仓、昆山、吴江等地,中国军队4万余人依托苏州进行顽强抵抗,而日军为了节省时间和兵力,竟然对苏州城实施无差别轰炸,空投了4200多颗航空炸弹,造成城内居民死伤无数,其中对苏州火车站轰炸次数最多,日军最终于11月19日占领了苏州城。

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7)

被炸的苏州火车站

由于日军的突进速度过快,造成辎重补给严重不足,日军所到之处均实施烧杀抢掠,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苏州古城,惨遭日军官兵的蹂躏,可谓是无恶不作,在苏州犯下的滔天罪行,并不比在南京逊色多少,只不过这段历史少有史料揭露罢了。

藤田进的第三师团奉命留守苏州担任守备, 并于1937年11月24日在苏州平门举行了入城仪式,松井石根的司令部也设在苏州,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的希腊式列柱拱廊教学楼也被日军强占为宪兵司令部,期间日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曾到苏州视察并督战,在游历寒山寺时,曾在《枫桥夜泊》石碑旁留影。

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8)

日军占领苏州入城式

1937年12月1日,日军参谋本部下达了“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第三舰队协同分三路向南京方向进攻,企图占领首都南京,迫使中国政府放弃抵抗,但日军第三师团只有鹰森孝率领步兵第68联队配合其它师团杀向了南京,并在相继攻占了通济门和武定门之后,率先攻进了南京城,并参与了“南京大屠杀”,成为南京大屠杀元凶部队之一。

1938年2月14日,日军第三师团被编入华中派遣军作战序列,最初由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直辖,为了参加武汉会战,于7月4日编入日军第二军作战序列,12月9日第二军番号被撤销,当时驻守在应山、信阳地区的第三师团又被编入日军第十一军作战序列,曾与胡宗南部和汤恩伯部等中国军队作战。

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9)

百姓家园被毁

1939年10月14日,藤田进被调回参谋本部待命,10月26日接替西尾寿造升任日军第十三军司令官,由樱井省三担任参谋长,该军于1939年9月23日编成,司令部设在上海,下辖驻屯镇江、常州等地的岩松义雄第十五师团、驻屯苏州地区的广野太吉第十七师团、驻屯杭州地区的土桥次一第二十二师团、驻屯安庆地区的筱原诚一郎第一一六师团。

此外还有驻屯嘉兴地区的高桥重山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驻屯泰县的丸山定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驻屯庐州的尾崎义春独立混成第十三旅团等其他直属部队,该军自编组成立以来,长期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作战,主要作战对象为顾祝同的中国第三战区所属部队。

淞沪会战的日本司令官(藤田进淞沪会战)(10)

日军所到之处场景

1940年12月2日,藤田进卸任日军第十三军司令官,再一次被调回参谋本部待命,并因年龄等原因,于1941年1月31日被转入预备役,终止了军事生涯,1943年5月曾出任兴亚院本部实践局局长,这是一个专业负责处理侵华事宜的机构,由时任首相任总裁,外相、藏相、陆相、海相等人兼任副总裁。

1945年初,日本为了实施防御本土决战,调整了本土的军事部署,并召集一大批预备役将领重回现役,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藤田进于1945年4月1日被任命为金泽师管区司令官,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被解除召集,战后并没有受到追责,最终于1959年2月7日死亡,生前曾获得勋一等旭日大授章和功二级金鵄勋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