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识字介绍,利用生活资源识字

狭义的“预习”只是预习要学的课文生字,而广义的预习是预习所有没有学过的生字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包含着丰富的识字资源,因此识字途径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主动认识身边常见的字,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生活中识字介绍,利用生活资源识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生活中识字介绍,利用生活资源识字

生活中识字介绍,利用生活资源识字

狭义的“预习”只是预习要学的课文生字,而广义的预习是预习所有没有学过的生字。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包含着丰富的识字资源,因此识字途径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生活”这个大课堂,让学生主动认识身边常见的字。

1.利用同学名字识字

在一年级刚开学的一个月里,学生之间是陌生的,笔者利用这段时间让学生熟悉彼此的名字。在学生第一天来校之前,就让家长制作一张孩子的姓名卡片,来校时放在桌上,让学生在一天内记住同桌的名字,第二天记住后面两个同学的名字,第三天记住再后面两个同学的名字,以此类推。一周下来记住10个同学的名字,一个月的时间记住40个同学的名字,一个半月班上的学生都互相记住彼此的名字。全班50个学生,大部分学生的名字都有3个字,除去重复的字也有一百多个字。这样无形中班上的学生就多学了一百多个字,有的字在课文中出现时同学很快就反应过来是谁的名字里的字,上课时再对这个生字加以解释,学生就明白了父母取名字的用意,这个生字也很快就会被学生认识并吸收。

2.利用校园文化识字

走近校园映入眼帘的是校名。走进校园可以看到校风、学风、校训和学校里的文化设施。走进班级有课程表、小学生守则等。这些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课程表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必须要看懂的第一个表格,笔者利用班队活动的时间给学生讲解,让学生读一读、念一念,然后利用大课间的时间进行交流。经过几节课的集中学习及每天的强化,一周内课程表上的生字学生都能掌握。之后学生就知道下节课是什么时候,就会提前做好准备。利用校园文化识字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会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的习惯。

3.利用媒体途径识字

现在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适合学生看的节目也比较多,如动画片、儿童故事片等,学生都能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家长在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字幕,学习生字,扩大识字量。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多看课外书,看书时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会通过拼音认识生字,这也是一个有效的识字方法。

4.利用社会环境识字

走出校园就是社会。家长周末带孩子逛商场时,可以引导孩子关注商场内的店铺招牌字、路边路牌上的字、街旁建筑上的标语及零食外包装上的字等。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商场及零食,学生一定也愿意认识上面的生字。通过眼看、耳听、口问,不知不觉中陌生的字就变得熟悉,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字。这样的操作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也可以让学生学会留心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