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

编者按

检察理论研究是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济南市检察机关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引,深入落实市检察院党组“走在前列,优上更优”部署要求,一手抓业务,一手抓研究,为新时代济南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为深入贯彻全国检察机关加强政治建设暨深化检察改革与理论研究工作推进会精神,进一步激发调研活力,浓厚研究氛围,助推我市检察理论研究工作行稳致远,为济南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撑,济南检察官方微信开设“大兴调研之风 赋能检察实践”专栏,分期介绍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涌现出的检察理论研究工作先进代表,分享他们在检察理论研究道路上的探索心得。

高新区检察院 刘芳

《让理论研究与检察实践相融互促》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

近年来,张军检察长提出“以办案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办案”,要求检察人员在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丰富法学理论的同时,更应在工作实践中注重总结办案规律,研究案件背后深层次的法律、法理、社会治理问题,并及时撰写典型案例和指导性案例,促进理论研究与检察实践深度融合。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3)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4)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5)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6)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7)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8)

办案之余,我坚持定期梳理办理的案件,从中总结规律或是提炼经验,撰写典型案例,更好的让理论研究与检察实践相融互促。我办理的马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省检察院评为知识产权综合性保护典型案例,王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件被省检察院评为2020年度知识产权保护精品案例,办理的某某石料有限公司非法占有农用地案件被评为全省、全市精品案件,刘某某等人故意伤害案件被评为全市优秀不起诉案件,撰写的丁某某过失致人死亡案公诉意见书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律文书。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9)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0)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1)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2)

我撰写的《浅谈检察改革中涉及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在2019年首届泉城未检理论与实务研讨会获得二等奖,撰写的《浅谈互联网金融中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涉刑犯罪》 在《人民检察》(山东版)2020年第6期、济南市检察院《检察理论与实践》刊发。2021年配合市检察院自贸办公室撰写的济南市检察机关“法治会诊 检护自贸”工作情况报告荣获2021年度全市政法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2021年参与济南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和高新区检察院共同申报的《探索知识产权检察职能集中统一履行,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性保护济南模式》创新项目,该项目被评为全市检察机关2021年度工作创新成果二等奖。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3)

《人民检察》刊发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4)

全省检察机关公诉部门优秀法律文书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5)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6)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7)

全省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精品公诉案件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8)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19)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0)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行动的指南,一线办案人员要以办案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的着力点,注意总结办案规律,撰写典型案例,从检察实践中汲取营养,提升法学研究的深度和精准度,让理论和实践相融互促。今后我将以更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不断深化理论研究,提高证据审查、分析、判断能力,提升办案质效,争取将每一起案件都办理成精品案件,实现法学理论研究和检察办案的双赢。

历下区检察院 马悦

《下好检察理论研究的“三手棋”》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1)

从事检察工作以来,我先后在研究室、第一检察部、第四检察部多个部门工作,在丰富的办案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经验总结,撰写的调研文章多次获奖并在报纸、期刊刊发。撰写的《城乡发展中违章建筑法治问题研究》在第一届泉城区县法治论坛主题征文中获得二等奖,《“捕诉一体”办案模式下的实践思考》入选山东省第十届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优秀论文,《检察视阈下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法治保障问题研究》获得济南市政法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2)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3)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4)

《人民检察》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5)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6)

《人民检察》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7)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8)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29)

检察机关优秀办案组(大兴调研之风赋能检察实践)(30)

勉励年轻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调查研究能力。如何把握“本手”“妙手”“俗手”,下好检察理论研究这盘棋?谈一下我的看法。

1

“本手”

“本手”是基础,检察理论研究要与办案融合。基层检察院的理论研究优势是有大量办案实践经验,而理论研究的内容恰恰深藏在这些“小案子”中。只有通过大量的办案,才能在攻克重重疑难复杂问题后,加深理论认识,引发深入思考;也只有在大量的办案基础上,才能积累充足的研究素材,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正是支撑一篇研究课题的血肉。

2

“妙手”

“妙手”是亮点,检察理论研究要围绕中心工作。就检察谈检察一不小心就会一叶障目,做检察理论研究要时刻心怀“国之大者”,善于运用系统思维,选题思考不仅仅停留在检察工作本身,而是时刻关注发展大局、把握社会动态,将检察工作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难点工作相结合,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才能有所创新、不断拓展理论研究的维度。

3

“俗手”

“俗手”是磨砺,检察理论研究要持之以恒。“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好的调研文章也是在不断的积累、练习中进步,只有保证撰写文章的持续性,才能在大量练笔的基础上提升撰写质量。同时理论研究要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急于完成任务,多总结撰写中遇到的问题,用心对待每一个调研题目,精心打磨每一篇稿件,勤思考、慢赶路,才能事半功倍。

来源: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检察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