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

6月12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化遗产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文旅消费,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暨“建党百年 百项非遗”线上推广月活动于6月17日启动。活动期间,“龙湾发布”、“文旅龙湾”微信公众号将推出10期系列报道,每期呈现十个龙湾非遗项目,开启线上“云逛展”。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龙湾山海秀美,人文荟萃,文化遗存丰富,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56项,区级非遗项目100项。

镶嵌漆画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3)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4)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5)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6)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龙湾镶嵌工艺起源很早。当代的龙湾镶嵌漆画是龙湾艺人倪以定在传统生漆、描(堆)金、辅花、粉沙等传统技艺基础上,在材料技法等方面不断创新,经过25年的实践形成的艺术工种。镶嵌漆画画种新颖,色彩强烈,装饰性强,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或穆然古朴,或动静相映,题材广泛,寓意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实用收藏价值。

2008年12月,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湾彩塑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7)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8)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9)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0)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彩塑,俗称“泥塑”,以泥土为原料,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两汉时期,佛像彩塑得到发展,彩塑艺术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现在彩塑在题材、造型上都有新的创新,普遍应用于各方。叶芳林为龙湾彩塑的主要传承人之一,曾拜周如章门下。在继承的基础上,他将传统夹纻法改进为现代夹纻法。

2008年12月,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十字绣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1)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2)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十字绣,俗称“十字花绣”、“挑花”。灵昆妇女在做新衣时,在袖口、裤脚边等处叠成双层,来回缝成对称的十字双针,既美观又耐穿,应用在各种布品上。灵昆曾设灵昆花边社,十字绣作业成为重要行业,十字绣达到鼎盛,风格产生较大变化,应用更加广泛,题材更加多样,色彩更加丰富。城市化中经济转型发展,传统十字绣需要有新出路。

2008年12月,列入第一批扩展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湾古建筑木雕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3)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4)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5)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6)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龙湾古建筑木雕工艺是温州百工之一。其雕刻内容均取材于人们喜闻乐见的常见事物、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龙湾古建筑木雕工艺充分表现了江南沿海特色的艺术风格,是海洋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有机结合。在理念上,开创了清秀隽永的新风尚;在构图上,强调灵活变化,充满了动感的艺术效果;在手法上,更注重以写实为主,追求真、善、美。

2008年12月,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湾寺前街学林馄饨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7)

“学林馄饨”始创于清朝道光年间,世传五代,人们也习惯称之为“寺前街馄饨店”、“北头桥馄饨店”,是闻名于外的龙湾小吃,集色、香、味于一体。讲佐料,在常用的配料中放入一种自家特制的红色肉松。重选料,精制馄饨皮,皮薄如蝉翼;精制猪后腿瘦肉馅心,鲜嫩滑爽可口。味清纯,一碗馄饨一次汤,即使生意再好也不破例。2008年,龙湾寺前街学林馄饨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娄田真为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12月,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温州海盐晒制技艺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8)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19)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20)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唐代天宝元年(738年),始设永嘉盐场,造就了永嘉场千年的文脉。传统晒盐工序有十余道,从泼水、撒灰到储运扫卤,体现了晒制海盐的艰辛。此技艺属手工操作,生产流程与工艺复杂,工具独特。盐民还具有观察天气及其变化的丰富经验,精通气象谚语,结合季节性气象预测天气变化。随着流滩晒盐法引进、海涂消失,此技艺已成绝技。

2008年12月,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湾竹编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21)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22)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龙境境内早有破竹篾编行业,编织简单的竹器具。龙湾永嘉场一都各村出现一批专业篾匠,能编织细密的劳动工具和家庭用具。日常生活中,竹编技艺十分走红,龙湾横浃村和寺西村成为竹编专业村。种类繁多,有生活用品、生产用品和艺术作品,如龙灯、灯笼、花灯、竹扇、龙凤掌扇等制品,尤其是“横浃篮”闻名于外,实用性结合艺术性。【陈十四民间信俗】

陈十四民间信俗内容十分广泛,以演唱陈十四娘娘的传说为主要题材的,形成《娘娘词》(又叫《南游大传》、《唱灵经》、《唱大词》等),内容丰富,规模大。唱《娘娘词》一年一次,要连唱三年,每次要唱七天日夜,唱遍陈十四娘娘的生平。唱词一般在太阴宫或有陈氏圣母神位的庙宇里进行。第五天举行“到坛”仪式,最后一天为送圣仪式。

2008年12月,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张璁祭祀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23)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24)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张璁(1475—1539年),号罗峰,官至明嘉靖朝内阁首辅,俗称“张阁老”。张璁祖祠祭祀十分隆重。祭祀活动分春秋二祭,规模大,“大三献礼”,行朝纲大礼、廿四拜。祭祀当日,聚居在当地六十岁以上男丁和散居在全国各地及侨居在国外的族亲,聚集宗祠大堂参加祭祀,之后举行家宴(祠堂酒),场面壮观。曾废,现恢复大祭。

2008年12月,列入第二批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龙湾吹打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25)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26)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龙湾吹打以内容分有戏剧、红白喜事、民间小调等曲牌,以乐器分有笛子、唢呐、民族弦乐器等曲牌。这些曲牌都是传统乐曲,约200首左右,涉及面很广泛,是在众多乐曲中经筛选存留下来的传统音乐。这些乐曲人们群众喜闻乐听,人人爱好,具有很强的感柒力和播性,群众性很强。在戏曲里常用,在民间坐唱班里更为广泛演奏与演唱。

2008年12月,列入第一批(扩展)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资料:区文广旅体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二十大主题成就展非遗(百项非遗庆百年)(27)

  • 好吃!龙湾喜添一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开工!又一中高端医疗康养项目落户龙湾

  • 龙湾“智慧停车” 助力市民“畅停”又“畅行”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