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场感动人心举红旗(抗日将士曾在这里高唱满江红)

“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是袍哥的口头禅,他们拜关二爷,讲的是“忠义”二字。说起“忠义”,在重庆较场口附近的民权路曾有一座关岳庙,供奉的是关二爷和岳飞,正是“忠义”的代表。

这座始建于明神宗年间的道观是道教全真派十方丛林,原为关帝庙,曾是川东地区最大的道观,正殿供奉着高约3米的关帝铜像(现在三峡博物馆内)。民国三年,袁世凯发布“关岳合祀”命令,重庆关帝庙与全国关帝庙一起,将岳飞像请入道观,自此关帝庙改名关岳庙。

抗日战场感动人心举红旗(抗日将士曾在这里高唱满江红)(1)

三峡博物馆里的关帝铜像

关岳庙在川东地区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民国时期,巴县道教会、重庆道教会、四川道教联合会会址都设于此。正因为其地位和影响力,还有位于城中心区的便利位置,关岳庙成为官方和民间举行大型活动的聚集之地。

1937年11月,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重庆遂成为战时首都,关岳庙就此与抗战息息相关。 为了打击当时的中国政府对抗战的意志,日本侵略者从1938年2月18日起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史称重庆大轰炸。1939年5月3日、5月4日两天,重庆市中心区成了人间炼狱,日机毫无人性地使用了燃烧弹轰炸重庆中心区,致使重庆市中心大火漫天,上、下半城成了一片火海。据重庆防空司令部档案卷64卷中的统计:“军民死伤6314人,毁灭房屋4871幢,5月5~7日的3天,25万人民疏散迁徙离开重庆。”在这场人祸中,关岳庙也未能幸免于难,大部分建筑烧毁。

抗日战场感动人心举红旗(抗日将士曾在这里高唱满江红)(2)

被炸毁的关岳庙

1940年4月,为激励士气,凝聚抗战意志,蒋介石亲笔签发四川省政府训令,对关岳庙进行重建。重建后,这里就成为了抗日将士举行出征祭拜宣誓仪式之处,以激发将士忠义之志。

在重庆的川军在关岳庙拜过关岳两帝后,从朝天门奔赴抗日前线。川军从官到兵大多有袍哥身份,在“忠义”驱使下,这支脚底下穿的是草鞋,身上穿的是单衣,背后背个斗笠,拿的是清朝末期的汉阳造的队伍,在抗日的战场上,绝不拉稀摆带,不惧生死,用血肉之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抗日战场感动人心举红旗(抗日将士曾在这里高唱满江红)(3)

壮士出川

为追悼在重庆大轰炸中的遇难者和前线抗日阵亡将士,1941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到七月三十日,国民政府在关岳庙设置孤魂道场,举行了连续15天的盂兰盆会,军政要员、社会名流,文化名人等各界人士聚集在关岳庙,超度死难同胞亡灵。

1942年3月,十万中国远征军远赴缅甸抗日。在重庆的新一军数万将士在关岳庙前祭拜宣誓,每一位将士都佩戴上一枚刻有“还我河山”四字的铜质徽章,高唱“满江红”,从关岳庙奔赴缅甸,从此开启了一段悲壮的历史!

抗日战场感动人心举红旗(抗日将士曾在这里高唱满江红)(4)

刻有“还我河山”四字的铜质徽章

解放后,关岳庙作为宗教场所,难逃“破四旧”运动的破坏,被“废物利用”成了街道印刷厂的厂房。到上世纪70年代末,关岳庙由于年久失修,自然风化,人为破坏等原因,曾经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仅存631平米残破大殿。

抗日战场感动人心举红旗(抗日将士曾在这里高唱满江红)(5)

最后的关岳庙

关岳庙最终消失时间是在2007年,随着旧城改造,关岳庙,这座曾经见证了重庆历史上悲怆一页的道观,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虽然关岳庙消失了,但曾经发生在关岳庙的壮士出川,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不论是川军还是远征军,他们都是中国的军人,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的英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