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荷花村的古言小说(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42章)

关于荷花村的古言小说(长篇小说永不言老第42章)(1)

长篇小说《永不言老》,全书170章,约50万字。

该书没有印刷出版。目前正在今日头条上连载。预计今后每天将更新一到两章。

如果您喜欢,点击关注,即可看到全部内容。

人变老,不是從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努力,向命运投降的那一刻开始的。

那些《永不言老》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老。他们老去的只是年齡,不老的是他们的气质和精神。

您想永远年轻吗?请读我的书,《永不言老》。

如果您觉得好, 恳請您在每章读完之后,点个赞,并给予批评指正。

陈静出院以后,不再写她的鸿篇大作了,只是看看古典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作为消遣。

有一天逛书店时,她突然发现元曲三百首,当即买了本回家看。

看惯了唐诗宋词的严谨和高雅,捧着元曲一读,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觉。

元曲虽然也有严谨的格律,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并不死板。

原以为,诗词到了唐宋时期就已达到顶峰,唐宋以后的诗词就不用看了,所以过去从不看元曲。

元朝根据人群对朝廷的忠诚度,把人分为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盗八娼九儒十丐。

社会最不稳定的因素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乞丐。这很好理解,所谓穷则思变嘛!

至于读书人,因为他们思想活跃,从不安分,所以排在倒数第二,仅比乞丐强一点,连强盗和娼妓都不如。

元朝取消了科举制度,读书人是上了红头文件的臭老九。

读书人既然不能考取功名,写诗词时便口无遮拦,经常突破格律,任意挥洒。

由此决定了元曲的题材广泛,语言通俗,形式活泼,风格清新,有些平民式的口语,更加让人喜闻乐见。

陈静初接触到元曲就爱不释手。有一首词《蟾宫曲·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

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

心如飞絮,

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

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在唐诗的七律中,最忌讳用字重复。而这首元曲,起首句连用三个“相思”,结尾句连用四个“时”字,酣畅淋漓地写出了作者的相思之情。

她从心底深处与元曲有了共鸣。她不知道,为什么几百年前的元朝诗人,能把自己的心绪写得如此细腻,准确。

短暂的婚姻,多年的孤独并不说明她不需要爱情,不需要伴侣,只是缘分还没有到,那个对的人还没有出现。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她不知道她今生是否还能碰到相思相爱的人。

她的记忆力比年轻时差多了,有的诗背了很多遍也记不住,但她每天一有空就看上两眼。

因不出远门,最多出去买个菜,买点日用品,也不需要添加衣服,也不用护肤品,素面朝天,头发也不打理,出院后人整个变了个模样。

一天,张秋兰来访,问她自行车买了没有?陈静说没有。张秋兰立即陪着她到自行车专卖店买了一辆女式公路自行车。

张秋兰告诉她:“下周一上午,摄影俱乐部有个活动,在市植物园拍荷花。你带着你的相机跟着凑个热闹。如果喜欢,今后买个单反相机跟着活动。如果不喜欢,权当逛个公园。”

中州市植物园距市中心十五公里。它的荷花最近在全国都特有名气。当然,这并不是这儿荷花数量多,或者特别美,而是池塘里有几条鱼成了精,它们会时不时地跳起来吃水面上的荷花瓣。

北京的、天津的、上海的,广州的,全国各地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来抢拍镜头。

周一,陈静骑着自行车,跟着张秋兰,带着自己的傻瓜相机早早从家里出发。骑了十五公里,还没骑到。陈静说骑累了要休息。张秋兰说,再坚持一下,还有一公里。结果又骑了五公里才到。

陈静累得气喘吁吁,看到植物园的中部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面积宽不过五十步,长不过一百步。

中间种有七、八个品种的莲荷。有的荷叶,亭亭玉立,露出水面;有的荷叶轻柔舒展,在水面上飘浮。池中大约有几百朵荷花或含苞,或怒放。

水塘的一角有一只塑胶小船,上面有一男一女两个假人。岸边有一块不锈钢的标牌,上面写有“莲动下渔舟”的字样!池塘里有两只肥胖的野鸭子在游弋。

池塘中间,有一个两米多高艳丽的仙姑塑像,因为是塑料做的,色彩过于鲜艳,怎么看都觉得让人恶心。

池塘不远处是公园的围墙,围墙外高大的楼房,把这百尺的美景,压得透不过气来。

陈静一眼望去,只觉荷花池太小了,根本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感觉,更没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佳境。

她用傻瓜相机拍了一个全景,打开一看,高大的楼房占满了照片的背景。她干脆把镜头对着两只野鸭。

看到池塘里一朵最大最鲜艳的荷花,特别引人注目,便调好相机,对准焦距拍了几张。拍完之后便左顾右盼地看热闹。

只见有一百多个摄影爱好者带的都是炮筒般的单反相机和三角架,沿着池塘一字排开,忙不迭地拍了一张又一张。

陈静看到马敬民很面熟。另外几个人也似曾相识,又想不起来在哪见过。张秋兰挨个介绍了一遍。马敬民等人对陈静点点头,便忙着取景拍摄去了。

最后在评奖过程中,她看到有一幅照片中,池塘竟然一望无际,整个画面全是荷花。

陈静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我刚刚看到的池塘吗?怎么看起来像杭州西湖?

其他人拍的主要画面是荷花。有一朵的,有两朵的,显得冰清玉洁,亭亭玉立。

说老实话,并不起眼的荷花池,在摄影师的镜头下,变得非常美。

更不可思议的是,马敬民竟拍到鱼跃身而起,吞食荷花的镜头。

最后,他的照片得了一等奖。陈静请教他的摄影技巧。马敬民摆弄着一万多块钱的单反相机说:“好照片必须用大光圈,突出荷花的主体,虚化它的背景。你的傻瓜相机,肯定拍不出这种效果。如果真的喜欢摄影,就得买一台好的单反相机。”

到家以后,陈静回想起今天的摄影活动,不一会儿就写了两首诗。

第二天,张秋兰打电话问她骑车累不累?感想如何?她用QQ把诗稿发给了张秋兰。

观植物园荷花展有感之一

一池无源水,难衬仙姑美。

莲下假渔舟,令人啼笑非。

频频举相机,不知对向谁。

别怨大姐笨,欲哭已无泪。

观植物园荷花展有感之二

一勺池塘水,两只野雀肥。

零落荷花开,博得万人醉。

诸多摄影师,争相觅细微。

唯我不着调,拍只笨鸭归。

张秋兰看了大笑。说:“你的片片拍得差,诗倒写得挺有趣。

有人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景好不好,关键在于你的鉴赏能力。同样是一个景,人家拍了那么多好片子,马敬民还获得了一千元的奖金。

你不好好欣赏,说景不好。可你知道,什么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吗?

你看你拍的这张荷花照片,先不说构图如何,从色彩上来说,给人感觉太妖艳了。

人们公认荷花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纯洁的气质。在你的镜头下,大红大紫,妖艳无比。

请问这还是荷花吗?你看人家的获奖作品,含苞欲放,清新而淡雅,你看花苞上的蜻蜓,轻盈而动人,越看越有味。

摄影是心灵的交流,你心里想的佛,拍的就是佛;你心里想的是狗屎,拍下的就是狗屎。”

陈静说:“我怎么没看到荷花上蜻蜓?这不会是他们PS上去的吧?你再看看我拍的照片,谁敢说我拍的不是荷花!”

张秋兰叹了口气说:“是荷花,是荷花,好了吧!下周一咱到樱桃沟拍片,那里的水库比植物园的池塘至少要大一百倍,到时看你还怎么说?”

陈静问:“樱桃沟离市里有多远?”

张秋兰说:“大约二十公里吧!”

陈静不满地说:“你又骗我。肯定不止二十公里。”

张秋兰说:“绝不骗你,这是高德地图查出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