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作者:雪仔

肌内注射是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厚距大血管及神经较远处。但肌内注射也会出现诸如皮肤硬结、感染等并发症。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呢?

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1)

肌注局部出现感染

话题讨论肌注部位出现疼痛 硬结,怎么办?

该话题来自于丁香园论坛:

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2)

站友建议:

@wangyun1965:黄体酮肌注后局部吸收较困难,部分病人会产生硬结,早期发现后局部热敷会好,如果同时有局部感染就会出现红肿热痛现象,消炎对症处理仍无效,切开引流。

@wuwangjiaying:黄体酮是油剂,吸收困难,有硬结可以用土豆片局部敷,加局部理疗,一般都能吸收,我们遇到过很严重的也是这么处理的,没到切口引流的地步。

处理后的回复:

真的很感谢,我热敷了两天好像好一些!我再用土豆片试试!从前天开始我的注射部位开始出现红色,经过两天热敷变成暗红色了,好像好一些,我再坚持看看!

那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预防和避免药物外溢至皮下组织致硬结的发生呢?

图文并茂一文掌握Z型肌注法

肌内注射方法有 3 种,其中常规肌内注射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 Z-track 肌内注射法、留置气泡技术在欧美国家较为流行。Z-track 肌内注射法可阻止药液外溢,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留置气泡技术可起到将药液限制在肌肉局部而利于吸收的作用。

何谓Z 径路肌内注射法 ?

注射前以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使待注射部位皮肌及皮下组织朝同一方向侧移(皮肤侧移 1-2 cm 左右),绷紧固定局部皮肤,维持到拔针后迅速松开,此时侧移的皮肤和皮组织位置复原,使常规肌内注射方法留下的垂直针刺通道变成 Z 型,故称之为 z-track 肌内注射法。

现介绍氟维司群注射液(一种需要深部肌内注射的药物)的Z型操作要点:

1.注射部位与体位:选择臀部缓慢肌肉注射,患者坐位或侧卧位。

2.撕开安全型注射针的外包装,打开路厄式注射器接口上白色塑料封套的封口,除去封套以及橡胶头盖帽,将针头旋转锁于路厄式接口。

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3)

3.除去注射针护套。

4.用药溶液使用前应进行目测,确保无微粒物质或者变色。

5.该药物是预填充型注射器,注射器内本身含有的0.04ml空气,在注射时是不需要排出的(避免了护理人员操作产生的误差及药物浪费)。

6.将手指置于皮肤表面 。

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4)

7.将皮下层与肌肉组织轻轻拉开 。

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5)

8.将皮肤拉开1~2cm,在最初放置手指的地方90°进针并回抽 。

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6)

9.如果没有血液出现,在这个位置上拉住皮肤,缓慢将药液注射至肌肉内,至少需要2min(一般约3~5 min)。

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7)

10.注射完成后,拔出针头。

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8)

11.松开手指,皮肤层回复到原位,注射针头穿过每一层组织,使药物留在肌肉内。

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9)

12.在拔出针头的同时,用无菌棉签轻轻压迫注射部位,如有需要,可以使用绷带。

13.在由患者身上退针时立即启动注射针保护装置,即向前完全推动杠杆至针尖完全被覆盖。

肌注硬结怎么治(肌注局部有硬结)(10)

14.预填式注射剂仅供一次性使用,使用后按医用废弃物处理。

双珠合璧Z型注射法 留置气泡技术

气泡封堵肌注法,是指用注射器抽吸适量的药液后,再吸入 0.2~0.3 ml的空气。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入后,再注入空气。这一注射方法可使针头部位的药液全部进入肌肉组织内。

Z型注射法可阻止药液外溢,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留置气泡技术可起到将药液限制在肌肉局部而利于吸收,提高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增进药物药效。对长期注射氟维司群、黄体酮等需要深部肌注的患者,推荐使用 Z型肌注法配合留置气泡技术。

Z型注射法 留置气泡技术操作要点:

将排好气的针头与留有0.04ml空气预填充型注射器连接,注射前操作者将左手置于皮肤表面,将皮下层与肌内组织轻轻拉开约1cm,在手指前1cm 处90°进针,如无出血,即可拉住皮肤并缓慢注射,药物注射完毕后再次注入预留空气,注射完成后拔出针头,然后松开手指,皮肤层恢复到原位。

怎么样?Z型注射法大家学会了吗?后台回复“Z型”,小编从“油管”里下载的操作视频,分享给大家!喜欢这篇文章,就动动小手转发一下吧!

参考文献

[1]吴伟琴,章飞琴,祝春燕.Z-track肌内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黄体酮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0,9(3):245-246.

[2]蒋海华,粟东云,奉赛芝,郑培玲,范中意,方琳.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在注射氟维司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3):74-76.

[3]李小寒,尚少梅.护理基础学.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毛艳华.门诊注射氟维司群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117-1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