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出五服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五服之内是一家)

在农村,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同是一个姓氏的人家,有的人家之间来往的非常紧密,比如,某一户人家有婚丧嫁娶之事,来往紧密的人都会悉数到场;而有的人家之间来往的就不那么紧密了,即便是某一户人家有婚丧嫁娶之事,也不一定会到场。

家人出五服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五服之内是一家)(1)

对于这种现象的存在,我有些不太理解,于是,去询问了一位老者。老者告诉我说:在咱们农村,有这么一句俗语----“五服之内是一家,出了五服成外人”。凡是来往比较密切的,应该是没有“出五服”;而来往不密切的,应该是“出了五服”了。

家人出五服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五服之内是一家)(2)

说句实在话,什么是“五服”,我着实不懂,于是,便请求老者解释一下这句俗语的意思。老者说:

五服,又称为“五服论”,是我国特有的父系家族所组成的一种家族体系。

五服,一共有四种含义,第一层含义为:古代将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共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和荒服,合称为“五服”。这种“五服”的意思是“要服从天子之意”。

第二层含义为:古代将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和士,分为五等“服式”,是指“服装样式”的意思。

第三层含义为:古代以亲疏的远近,将“丧服”分为长短和大小不一的五种。

第四层含义为:将家庭成员分为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以及自身五代。

而在民间所称的“五服”也就是指的第四层含义。在同一个姓氏当中,人们会从自身算起往上查五代,也就是查到高祖父那一代而划一个“圈子”,“圈子”里边的同姓为没有“出五服”,是来往比较紧密的;而一旦从自身算起出了那个“圈子”,那么,就算是出了“五服”了,来往的也就不那么紧密了。

在古代,是分九族的,九族的划分还分为横向和纵向。横向分为:本人、亲兄弟、堂兄弟、堂兄弟的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妹、堂姊妹、堂姊妹的堂姊妹、三堂姊妹;纵向分为: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本人、子、孙、曾孙、玄孙。古人会横向和纵向的亲缘关系形成九族和五服的家族结构图。当然,这个九族的结构图还不是很完整,还需要往上数,将上辈中的叔伯父母、堂伯父母等关系“圈定”进去。

农村是一个非常讲究亲缘关系的地方。在许多人的认识里,凡是没有出五服的人,都会被视为近亲,无论是谁家,每每遇到事情都必须鼎力帮助,以尽显血脉亲情;而一旦出了五服,就会被视为远亲或外人了,无论是谁家,每每遇到事情都不一定会鼎力帮助了。这种观念尤其是在大姓家族内表现的会更加明显。

其实,这就是“五服之内是一家,出了五服成外人”的由来。

家人出五服是什么意思(农村俗语五服之内是一家)(3)

“哦!五服原来是这样啊!”

听了老者的讲述,我算是终于对农村人常说的“五服”有了一定的了解。怪不得许多家族的人口中会区分亲疏关系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