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

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天才?

三年读完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课程,算不算是天才?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1)

14岁的时候,以669分的成绩考入中科大,并进入“严济慈物理英才班”,算不算是天才?

18岁进入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加入Pablo Jarillo-Herrero的团队,算不算是天才?

大学期间,发表9篇学术论文,并拿下2021年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算不算是天才?

这些成就,随便拿下一个,也足够光耀门楣了。

曹原倒好,一出手就拿下四个。在不到25岁的年纪里,拿下这些成就,足以让全世界疯狂。

美国为了留下他,许给他美国绿卡、豪宅、高额工资、最好的科研环境。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2)

如此丰厚的条件,恐怕是个人都会心动吧。

曹原却不屑一顾,当众表态:“美国绿卡算什么,我是中国人,我要回中国去!”

“诺贝尔奖的最佳候选人”、“爱国科学家”、“天才中的天才”,在他身上,有太多传奇标签。

1

“华强北”,一个在常人眼中代表科技和先进的地方,在曹原看来不过是自己童年的“游乐场”。

三岁那年,他跟父母移居深圳,之后一头扎进“华强北”,一发不可收拾。

“灯泡为什么会发光?收音机为什么能听音乐?”曹原和其他小孩一样,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不同的是,其他孩子会从书本、父母那里找答案,而曹原更倾向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曹原信奉一个原则,“拆!”,自己不懂的东西,只要拆开看看就可以了。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3)

这种方法后来还被他带到小学课堂中,教室里的东西无一幸免,全部成了曹原的玩具。

在同学眼中,曹原是性格腼腆的“怪胎”,在父母和老师眼中,曹原的行为让他们颇为头疼。

管他吧,他总是能将拆下来的东西复原,不管他吧,任由他拆卸,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好在曹原天赋异禀,无论拆卸什么东西,他总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到最后,老师和家长只能听之任之,任他拆卸,他总不能把家和学校都拆了吧……

事实证明老师和家长的想法是对的,动手能力强的曹原,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出惊人的天赋。

他总是能在课堂上提出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老师也不会。没办法,只能给曹原申请跳级。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4)

短短三年时间,曹原便学完了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的课程,学习效率是普通人的四倍。

2010年,曹原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这是“中国科学之未来”的摇篮,也是科学少年学者的聚集地。

能来到这里的人,身上无可避免的,都会贴上一个叫“天才”的标签。

曹原对此不在乎,他只在乎自己的研究,他希望用知识改变整个世界。

在这里,他遇到了影响自己未来一生的人,他的导师:曾长淦教授。

曹原想投入曾教授的门下,去他的实验室学习物理。

要知道,曾教授是中国物理天花板之一,他的实验室以严苛著称,聚集着中国物理学最巅峰的一批人。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5)

这样的地方,不是想去就能去的,除了学习能力足够优秀,还要对物理有着足够的热爱。

看着少年坚定的眼神,向来理性的曾教授,心中也被小小地震撼了一下。

这么小的年纪就有如此心性,未来必成大器,如此,自己收下他,未必是件坏事。

“我的教导可是很严格的,你要是能受得了,就跟着来吧!”

说完,曾教授头也不回地向着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谢谢导师!”

曹原的脸上闪过一抹亮色,赶紧跟了上去,那是梦想的颜色。

此时曾教授没有意识到,这个身材略显瘦弱的少年,在未来将会成长为怎样的庞然大物。

2

如果进入“严济慈物理英才班”让曹原被冠以天才的称号,那之后他做的事情,已经超越了天才,只能用“天选之子、上天的宠儿”来形容。

曹原之所以拜在曾教授的名下,源于他在上学时,听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6)

“金属的电阻率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当温度降到绝对零度的时候,就会呈现出超导状态。”

这是1911年,荷兰科学家末林·昂内斯在一次偶然中发现的,但要求实在太过苛刻,根本无法实现,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界长达107年的时间,至今无人勘破。

“如果谁能在常温下发现这种材料,谁就能颠覆世界。这个问题,需要你们这一代人来研究。”

这句话,曹原听到心坎里去了。

进入别人无法到达的领域,站在世界的舞台上,成为所有科学家的焦点,是一件多么体面的事。

为此,曹原进入麻省理工深造,接触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誓要攻克这个世界性难题。

他加入Pablo Jarillo-Herrero的团队,和全球最棒的一批人展开合作与较量,试图改变这个世界。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7)

不疯魔,不成活!

他不停地研究、做实验,失败了,再来一次,再失败,再来。

他陷入一种疯狂的状态,将自己锁在实验室中,几个月内做了上千次实验。

终于,有一天,曹原将两层平行石墨烯叠加到1.1°的微妙角度时,超导反应发生了。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8)

“成功了,我攻克了世界性难题!”

他像疯了一样跑出实验室,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导师,让全世界聆听这个划时代的实验结果。

他跟老师相拥而泣,片刻后,理性回归,他知道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他需要反复实验,这个结果是否是偶然。为此,他还需要再次重复同一个实验上千次。

六个月后,一篇有关“魔角石墨烯”的文章悄然出现在《Nature》主编的邮箱中。

当他看到常温、超导材料几个单词的时候,惊得直接从床上蹦了起来。

他以惊人的速度打开了电脑,文章连排版都没顾得上,直接将文章发表。

之后他点燃雪茄抽了一口,大脑逐渐冷静,但是双手依旧止不住地颤抖。

因为他知道,在第二天,这篇文章必将轰动全球,曹原也会成为所有科学家议论的焦点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凭借“魔角石墨烯”,曹原成为了上帝的宠儿。无数科学家为之疯狂,在曹原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希望扩展该领域,将它运用于实际。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9)

一时之间,无数标签接踵而至:“时代的开创者”、“最年轻的诺贝尔奖竞争者”等等,统统扣到曹原的头上。

伴随而来的,还有蜂拥的记者,他们都想一睹这位年轻科学家的风采。

但是每一次都被曹原挥手拒绝:“我希望不受外界打扰,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中。”

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曹原不停地完善自己的研究,并成为《Nature》和《Science》两个世界顶尖学术杂志的宠儿。

淘汰率高达90%,发表一篇都足够成为国家级科研人员,曹原一出手就是9篇。

不仅如此,2018年他还获得了《Nature》“2018年度科学人物”称号,十位顶尖科学家中,他排第一。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10)

学术给他带来了数不尽的荣誉,但成就是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将曹原推到无底深渊。

就在曹原享受全球瞩目的时候,麻烦,接踵而至。

3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曹原的研究会让全世界如此疯狂。

一百年来,电力传输损耗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全世界的难题,在传输的过程中消耗越高,效率就越低。

超导材料能够在传输电力的过程中,将消耗降低到无限接近于零,大大提高工业效率。

至于能提升多少?往小了说,至少能提升十几倍。如果运用在手机电池领域,可以在几分钟内充满一整块电池。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11)

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工业来说,简直就是无价之宝,也怪不得全世界都会为之疯狂。

而作为研究出这一材料的曹原,自然成为了全球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自“魔角石墨烯”发现以后,美国各个部门、各大企业踏破了曹原公寓的门槛。

美国永久居住权、美国绿卡、豪车豪宅、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工作环境……

只要曹原肯留在美国,他们愿意提供曹原想要的一切。

同时,国内也开始窃窃私语:“国家培养了他,他却跑去国外做研究,怕不是又养出一个白眼狼。”

美国的糖衣炮弹,国内的舆论压力,一时之间让曹原腹背受敌。

面对这样的压力,曹原只用了一句话便化解:“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到中国去!”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12)

简短的一句话,却好像充满了力量,让所有同胞的心都放回了肚子中,曹原也获得了新标签:爱国科学家。

很多人非常好奇:“放着国外更好的科研环境不待,为什么一定要回国发展呢?”

曹原表示:“我们的工业起步较晚,很多技术都被西方国家卡脖子,发展艰难。”

“如果我的研究能让祖国在新的工业领域率先迈出一步,那我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自古英雄出少年,扛过科教兴国的大旗,对于曹原来说并不是句口号,而是真正应用到了实践。

2018年,曹原回国参加中科大的校庆,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偿捐献给了母校。

也是这一年,华为推出了一款运用石墨烯散热系统的手机,在业内引发不小的轰动。

这是“魔角石墨烯”首次运用在手机电池领域,背后是否有曹原的影子?这就不得而知了。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13)

2018年之后,他再次返回麻省理工大学,继续自己的研究。

他鼓励所有的年轻人,懂得利用国外更好的科研环境,为自己的祖国做贡献。

祖国有这样一群可爱的80后、90后年轻科研人员,未来又怎么可能不繁荣昌盛呢?

结尾

对于曹原的成功,我们会在他身上贴上很多标签。

“天才中的天才”、“上帝的宠儿”、“最年轻的诺贝尔奖竞争者”、“爱国科学家”。

仿佛在他身上添加这些标签,曹原的成功就成了理所应当、命运的安排。

殊不知,这无数的头衔,是曹原用多少个日夜的奋斗换来的,最终让他站上了巅峰。

曹原是物理系毕业吗(曹原14岁考进中科大)(14)

当夜深人静时,无人的研究室中,那个瘦弱的背影,依旧在显微镜前忙碌着。

此时的他还没有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将成为整个物理学世界的开创者

但是他知道,隔着这块小小的镜片,总有一天能窥探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未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