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儿子龚世伦(也说龚自珍的汉奸儿子龚半伦)

龚自珍儿子龚世伦(也说龚自珍的汉奸儿子龚半伦)(1)

龚半伦(1817-1870)

随着武汉作家方方日记海外出版事件愈演愈烈,汉奸一词又成了热门话题。到底什么才算是汉奸呢?今天我们不妨来谈谈清朝时期的一个汉奸。

这个人就是龚半伦。亲爱的读者,你可能从没听说过他。没关系,你肯定听说过龚自珍,就是那个说: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清朝诗人。龚自珍的大儿子龚孝拱,自号半伦。他是个标准的官二代,青年才俊一枚,他聪明,会多种语言文字,英语特溜,溜到惊到英国公使威妥玛的程度,这也为他后来所谓的汉奸生活打下了基础。他还好读书,读书多也就罢了,他还爱思考,经常发表一些惊人的见解,颇有愤青风范。

当然,龚半伦也曾经如他父亲龚自珍一样,希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但不遂人愿,他参加过一次科考,不幸名落孙山。这对自视甚高龚半伦来说是无法忍受的,他从此远离科考,投入到自谋生计的道路上。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好在龚半伦有一肚子墨水,不愁没有饭吃。龚半伦进入英国驻上海公使馆,他聪明又有才,很受外国人的欢迎,被尊称为龚先生。

后来,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是龚半伦做了英法联军的带路党,才有了火烧圆明园。据说龚半伦在清廷与英国代表谈判时,对恭亲王奕䜣百般刁难。恭亲王怒骂他世受国恩,却为虎作伥做汉奸。龚半伦是这样怼恭亲王的“我们本是良民,上进之路被尔等堵死,还被贪官盘剥,衣食不全,只得乞食外邦。你骂我是汉奸,我看你是国贼!”《孽海花》里描述说,恭亲王奕䜣被他怼得哑口无言,当然,这些都是野史,史学界存在跟大争议。

恭亲王奕䜣之所以骂龚半伦是汉奸,理由是龚家世受国恩,本应对朝廷感恩戴德,却忘恩负义坑害国家,当然是妥妥的汉奸了!那么龚家是否世受国恩呢?我说算,又不算。怎么说呢?龚半伦的爷爷龚丽正做过清朝的知县和按察使,父亲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和礼部主事,从这里说,龚半伦当然算世受国恩了。但龚半伦觉得爷爷龚丽正是凭本事做上官的,说白了和朝廷是一种雇佣和被雇佣关系;父亲龚自珍因屡屡揭露时弊,受到权贵排挤打压,无奈辞职做了教书先生,又算不算国恩呢?再说到龚半伦本人,一肚子才学,却无法在科举制度中施展出来,他当然对清庭心怀不满了,所以他也有他的道理。

那么龚半伦有没有负义呢?我觉得有!因为你为了谋生活去帮外国人做事,就像现在很多人供职于外企,是外企和本人之间的彼此需要和正常市场行为。但是,一旦外企要求你做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事,你的身份就不再仅仅是一个雇员,而是要考虑到整个国家的利益问题了。

反过来,清廷也应该把民众利益放在心里,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改革,让民众有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竞争机会;还要努力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民众感受到朝廷的关爱,生活有着落了,自然对国家有认同感,当国家有难时,当然愿意挺身而出。如果朝廷政治黑暗,官员贪腐,民不聊生,当然就没有了凝聚力。清朝爆发那么多农民起义就说明了这一点。八国联军侵华时,北京就有不少民众帮侵略者搬梯子登城墙,为什么?第一,民众贫穷,侵略军给的钱,可以让他们养活家人。第二,清廷朝政腐败,民众失望。这些人觉得城是朝廷的城,国是朝廷的国,和自己无关。民众把洋人和朝廷打仗当成热闹看。多可怕!

龚自珍儿子龚世伦(也说龚自珍的汉奸儿子龚半伦)(2)

八国联军侵华时,民众帮侵略者搬梯子登城。

爱和被爱是两个人的事,国家和民众之间的关系不亦是如此嘛!不管是民众还是国家,都应该负起各自的责任。良性的民众和国家关系应该是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双方都是受益者,否则双方都是受害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