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十高铁陕西最新进展(西成高铁陕西段)

西十高铁陕西最新进展(西成高铁陕西段)(1)

西成高铁穿越汉中油菜花海。张倩倩 摄

西十高铁陕西最新进展(西成高铁陕西段)(2)

西成高铁汉江特大桥。本报特约通讯员 唐振江 摄

西十高铁陕西最新进展(西成高铁陕西段)(3)

绿色高铁建设理念贯穿项目始终。 潘戈生 摄

西十高铁陕西最新进展(西成高铁陕西段)(4)

大秦岭隧道内景。崔建香 摄

西十高铁陕西最新进展(西成高铁陕西段)(5)

西成高铁跨西宝高铁、福银高速公路特大桥132米钢桁梁。石 峰 摄

西十高铁陕西最新进展(西成高铁陕西段)(6)

西成高铁秦岭隧道群。

西安,古称长安,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从西安北站出发,西成高铁飞越关中平原,穿越秦岭山脉,经由汉中平原,奔向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后,与绵成乐客专相连,接入成都东站。

这条高铁,从西安北至江油,新建线路绵延506公里。秦蜀境内的16个车站像16颗珍珠,镶嵌在秦巴蜀水间。

这条高铁首次穿越秦岭南北,开通初期,西安至成都的最短旅行时间压缩至4小时7分,年底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两地间最短旅行时间将压缩至3小时27分,较原来两地间最短旅行时间压缩了7小时,两座省会城市融入“一日经济圈”。

这条高铁,连接西北、西南地区,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便了百姓出行,促进了关天和成渝两大经济区交流合作。

这条高铁,陕西段长约343公里,持续长达45公里、25‰的长大坡道,直接落差1100米,为全国之最、世界罕见,全线设计、建设亮点纷呈。

1.秦岭天华山隧道——亚洲最长单洞双线高铁隧道,全线第一长隧道

2016年7月8日,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秦岭天华山隧道顺利贯通。这条隧道位于陕西省宁陕县境内,全长15.989公里,是西成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也是目前亚洲最长的单洞双线高铁隧道。

秦岭天华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高、难度大,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属于I级高风险隧道,在施工中多次发生岩爆、涌水等不良地质灾害。隧道最大埋深约1016米,隧道洞身穿越4条断层带和2条岩性接触带。

2.秦岭隧道群——我国高铁建设史中尚属首例

从清凉山隧道入口至赵家岭隧道出口,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有7座,形成了长达110公里的长大密集隧道群。隧道群采用25‰的大坡度设计,持续长达45公里,落差达1100米,大大缩短了线路穿越秦岭地区的长度。

3.大秦岭隧道——第一条贯穿秦岭南北分界线的高铁隧道

大秦岭隧道为西成高铁陕西段第三长隧道,贯穿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分水岭的秦岭主脉,于2016年9月12日贯通。

这条隧道位于秦岭褶皱带西安市户县涝峪乡和安康市宁陕县新场乡境内,为全线6座I级风险隧道之一。这条隧道全长14.846公里,最大埋深1185米,是全线海拔最高的隧道。

4.大巴山隧道群——典型巴山山系特殊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西成高铁穿越大巴山区地段,毗邻汶川地震带,且巴山地区雨水丰富,是国内喀斯特地貌代表性地区之一,分布有滑坡、岩堆、危岩落石、风化卸荷松动层、采空区等,尤其是深埋长隧道顺层、断层、岩溶、危岩落石等地质灾害众多,围岩软弱、富水、变形大,多次出现涌水、坍塌等问题。作业人员在施工中采用弱爆破、短进尺、勤量测,加强超前支护、预注浆堵水等措施,严格控制开挖后围岩暴露时间,尽快进行初期支护和二衬的施工,确保了隧道施工顺利进行,使我国在典型巴山山系特殊地质下的施工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也为今后同类地质条件下的高铁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5.132米钢桁梁——国内最大单跨双线跨高铁钢桁梁

西成高铁跨西宝高铁、福银高速公路特大桥1跨132米钢桁梁,位于国家级开发区西安市西咸新区,是目前国内最大单跨双线跨高铁钢桁梁,工程既跨越西宝高铁,又跨越福银高速公路,钢桁梁与既有西宝高铁斜交夹角仅为14度,距地面高度达37米,梁体重达2800吨。工程采用搭建拼装平台、布设滑道、高空拼装、水平横移的方式施工,攻克了钢桁梁大跨度长距离同步控制及行走稳定性等施工难关。

6.朱鹮防护网——世界上首个大面积安装的高铁鸟类防护网

西成高铁在穿越陕西洋县朱鹮国家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段线路两侧安装了总长33014米的朱鹮防护网,这种防护网为金属编织柔性防护网,不仅具有一定的弹性及伸展性,可以防止碰撞对朱鹮个体的损伤,而且采用醒目的反光条挡块,避免出现朱鹮看不见防护网的问题。自防护网投入使用以来,未出现过1例朱鹮撞上防护网的现象。

7.绿色环保——从设计到建成始终坚持建设生态高铁

西成高铁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贯彻“生态选线”原则,选线经过充分的环保论证,最大限度避开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

通过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实验区90%以上的线路,采用隧道从埋深800米至1000米的地下穿越。

地表段为避免对动物活动和秦岭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采取架设高架桥的形式,下方设置宽大的桥洞,让鸟类和动物可以自由通过。

所有弃渣场的选址都位于保护区、实验区之外,最大弃渣运送距离超过19公里。

在建设过程中,引入环境监理,建立了严格的环境监理制度。受陕西省科学院、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委托的研究团队对西成高铁沿线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开展专题研究。2010年以来,研究团队在隧道两侧和高架桥上布设了数十台红外相机,全天候监测当地的野生动物活动规律,结果让人欣慰:目前并无大的影响。

8.站房——展示高铁沿线文化的新“名片”

西城高铁陕西段共新建阿房宫、鄠邑、新场街(抢修作业点)、佛坪、洋县西、城固北、新集、宁强南8个车站。每一个车站从概念设计、方案征集到建设实施,都坚持充分融入当地特色,展现城市魅力。例如佛坪站就充分结合了佛坪作为“大熊猫的家园”和“中国山茱萸之乡”的特点,站房外观从远处看像大鹏展翅,站前广场设有金属的熊猫拱门,充分体现佛坪的特点和文化元素。

9.新场街——高铁隧道群应急疏散救援的重要保障

西成高铁新场街抢修作业点海拔1594米,为全线海拔最高的站点,其北侧为大秦岭隧道,南侧为秦岭天华山隧道。这里四面环山,站台矗立在25米高的桥上。西成高铁穿越秦岭段形成长达110公里的长大密集隧道群及坡度25‰、持续长达45公里的长大坡道,随之产生的应急救援疏散问题,也在西成高铁建设中首次开展研究。新场街抢修作业点专门为应急救援而建设,同时秦岭隧道群中还设置有7处救援站,包含列车临时停靠点、疏散梯道及救援通道等。铁路职工守候在这里,全天候维修保养线路设备,做好应急救援准备,确保高铁安全。

10.4G信号全覆盖——全线同步建成高速通信网络

在西成高铁陕西段建设过程中,西成客专陕西公司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开展战略合作,采取“四联合”“三同步”(即“联合招标、联合实地勘察、联合测试网络性能、联合开站”“同步建设、同步开通、同步验收”)的方式,建设了全线覆盖的高速4G网络。为保证高速列车上通信网络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在设计方案上,建设者采用了隧道内泄露电缆覆盖和隧道口场坪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覆盖,确保了整体网络的无缝覆盖;2017年8月31日,完成公网覆盖的全部开通,在调试阶段展现了高速稳定的良好性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