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中线系列游记(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5)

川藏中线系列游记(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5)(1)

川藏中线系列游记(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5)(2)

7月26日一大早,动身前往跑马山。

之前听闻到过康定的朋友讲,到了康定,不上跑马山很遗憾,上了跑马山更遗憾。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心理落差呢?其实无关乎山,无关乎城,只关乎自己有着什么样的“观赏心”。

事实上,康定不过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南征孟获时造箭的地方,故又名打箭炉,其历史文化积淀的确说不上辉煌灿烂;跑马山呢,也不过是藏传佛教在贡嘎山余脉上建了几座寺庙和几座禅院而已,与名山古刹的宏伟气势和厚重历史比起来,其影响力的确小得多。

没有到过康定而又盼望一游的人,多半是被那支《康定情歌》给诱惑了。上个世纪40年代,一个叫李依若的四川宣汉人创作了一首民歌《康定情歌》,此后这首曲子像是长了翅膀,载着康定、载着跑马山,飞越千山万水,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我们听《康定情歌》,其实已经属于艺术欣赏范畴了。那优美的旋律、回环的节奏、高雅的情调、开阔的意境,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引起我们共鸣,激发我们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听歌的人、唱歌的人,都在歌声里量身定制专属于自己的康定和跑马山。

艺术的魅力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神往。单从“跑马山”的名字来看,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浮现高山、草原、蓝天、白云、骏马……这还仅仅是浅层次的美学联想,如果配上《康定情歌》的悠扬歌声,那我们的想象空间就更辽阔了:含羞的云朵飘在康定城上,弯弯的月亮下面一位女子含情脉脉,她在等待着一位男子的追求,只需用歌声就能打动她的芳心……试问,世间哪个青年男子经得起这样美丽的等待?今天,这个等待,就是康定跑马山之于你的等待。

我第一次听这首歌曲,大约是在十来岁时,印象中是大批“知青”返城的最后那年。当时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一些“禁歌”被悄悄释放出囚笼。记得是那年的秋收季节,生产队的打谷场,一天的劳动结束了,月亮圆圆的,大地静静的,秋虫在呢哝。在场院里评完工分的社员们正起身回家,朝知青点走的那批知青哥哥姐姐中,忽然有人放声唱起来: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哟

端端溜溜的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亮弯弯

康定溜溜的城哟

李家溜溜的大姐

人才溜溜的好哟

张家溜溜的大哥

看上溜溜的她哟

月亮弯弯

看上溜溜的她哟……

当时我正在打谷场的牛圈房帮着码草垛,那穿云而来的歌声像电一样在我心里“过了”一下。现在想来,在封闭的少年岁月,一支情歌确乎就是我最初的性别启蒙和性唤醒教育。

川藏中线系列游记(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5)(3)

川藏中线系列游记(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5)(4)

游人之所以在观景时产生落差,多半是没有处理好现实和艺术的视野转换。近几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但“不到很遗憾,到了更遗憾”的感叹也越来越多,比如长城、比如西湖、比如太阳岛,真是毁掉一片大好江山啊。如果我们老是用“自创艺术”的眼光去观景,我们不知道还要毁掉多少美景。难怪有人说,中国旅游的人很多,但会旅游的人很少。

又有人说,旅游是忘忧的良方。我极其不赞同这个说法。如果你带着挑剔、带着愤怒,带着压抑、带着凄凉、带着玩世不恭、带着尖酸刻薄去旅游,而且企图把自己糟糕的心情扔进大自然,那你只能收获更大的失望,因为美丽的景点只会美丽好心情,不会修复坏脾性。

虽然数年前已经上过一次跑马山,但当我坐上缆车准备再次造访时,我的心情正好落在想象和现实结合的最佳位置。

缆车载着游客慢悠悠地从康定城地面上行滑向山顶。半空中,彩云在侧,鸟鸣在耳,千山在野,缆车下的康定城,分明是那样的端庄、秀美、整洁……

云上的跑马山啊,我是带着渴望、带着找寻、带着欣喜、带着思念来拜访你呢,你也会因为我的到来而灵气四溢吧。果然,我眼前的跑马山:

历史在禅院的经幡中复苏,内涵在佛前的藏香里升腾,歌声在山谷的钟磬里回荡,阳光在山顶的赛马坪上腾跃……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诚哉斯言!

(2014年7月31日晚于郫县家中,根据旅途中零星手记补缀成篇)

川藏中线系列游记(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5)(5)

川藏中线系列游记(旧文新读川藏线游记5)(6)

(特别申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