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工作所应掌握的知识基础(金领的打怪升级攻略-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

投行工作所应掌握的知识基础(金领的打怪升级攻略-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1)

20年前在郭敬明的小说里学到个新词-金领,月入万元。那可是2003年的样子,收入水平震撼我心。

虽然现在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现在也很少有人提金领这个词了,都去鼓吹万众创业了,但身为打工人还是只敢羡慕年入百万的“金领”们,尤其是证券行业,也就是《投行职业进阶指南-从新手到合伙人》一书中提到的投行。这其实是国外的叫法,国内就是证券公司。

前几个月还有个热搜,一个90后的中金职员,就是因为老婆炫耀了8万月收入的工资证明(买房用),给闹得被动离职、主动离婚么?

吃瓜群众纷纷围观,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仅是他,中金股票也跟着暴跌。该事件发酵后没几天,该公司价值49亿元的股票化为乌有。中金集团的总公司都被这件事给震惊了。

一时间人们对证券行业的真实情况是更好奇了,可到底证券行业职业内幕都有些啥,也不知道该信哪个,正好遇到这本书,满足了我这个吃瓜群众对这个金领行业的窥探欲。

作者其人:

王大力, 内资券商投行部董事总经理,从初级分析员做到高级管理,积累了多年投行从业经历。业余时间运营自媒体,目前是财经板块投行话题领域知名博主,投行求职KOL(关键意见)。运营投行自媒体,粉丝累计超过30万,主办过6场知乎Live(实时语音问答活动),霸榜知乎星级主讲人榜单,是知乎投行、*领域的回答者。

本书的主要内容:

就像标题所说的那样,是对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纵向、横向全面剖析。

先是以全局的视角描述投行究竟需要做出什么样的产品进行交付。围绕着产品,他们在内部如何进行了分工,根据分工,又形成了哪些具体的岗位和层级。围绕着这岗位和层级,又引出了从实习、校招、社招、内外部的转岗转行等。投行人士需具备的知识体系、业务能力、软实力等也是讲了个透彻。

看完之后我的个人理解:

只看到封面的时候,我以为是讲的是证券分析师的知识、技能成长体系。读完了便发现自己的认知果然存在盲区,原来他们都不是一个部门。

再一个,就是我觉得书中对岗位分工、层级、部门架构分析得非常清晰。

我总会想到,自己是否可以参照这个架构,就建筑工程商务人也写个职业进阶攻略呢?

在职业成长过程当中,也是花了很久才弄明白施工行业不同岗位、层级之间的门道。等到想明白的时候,已经有不少遗憾了。

行业外的人士,也经常会建筑工程商务到底是干什么的,三言两语都说不清楚。

自己除了监理公司、设计勘察公司没干过,围绕着建筑工程,从前期立项,到工程完工,甚至工程运营,都大致干了一个明白。对于基础设施建筑工程常规项目、ppp项目也算是有了全生命周期的深度认知。

只是想起来我这个计划会有一点庞大。不要紧,先打个框架,就按照《反障碍》一个书中所讲的方法,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小问题化为轻易可以解决的问题。有时间就先写一个框架,列个目录。再按照一个个小条目写一篇文章。写着写着,说不定就成了半本书呢。

自己还是觉得这个事情有一点难,不知道市面上有没有这样的书籍,最好是能够让我先借鉴一下,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个感想。

唉,畏难情绪又在作祟了,滚开。

继续回到这本讲书,适合哪些人阅读?

除了小朋友不太感兴趣,基本高中生就可以看了。谁不想知道,无数985、211的研究生削进了脑袋也很难进的券商投行,究竟是干着什么样的工作,拿着什么样的薪酬呢?

市面上真的还是很少有这样的书。之前倒是看过一本讲国外券商投行的,《年轻资本:金融风暴后华尔街的8个故事》,不过那本书讲的华尔街国外券商投行,而且重点强调了金融风暴之后对华尔街年轻的人的影响。

如此具体详细讲述国内券商投行部门该如何升级打怪,这个应该是独一份。

对于很多想要从事金融工作,或者想要转行投行的,也是非常推荐一读的。相当于提前拿了人生游戏攻略啊,我毕业的时候就多想有人跟我讲一下施工人到底是什么体验呢。

行业外的人士自然是值得一读,可以满足自己对同行的窥探欲望,找到自己的位置。

将来准备从事金融业的高中生、大学生,更应该好好的读一下,可以大幅修正自己的很多误解,早做准备。也推荐阅读上面的那一本《年轻资本:金融风暴后华尔街的8个故事》。

作为非金融职业的人,个人有哪些通用的收获:

其中有段讲“背景资源关系”的。

在作者看来,长期的成功并不是靠着大家所习以为常的背景资源关系,而是自己努力和积累形成的资源关系。是靠自己长期认真做事,过硬的专业能力,靠得住的人品,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与多个方面打交道,合法合规地互惠互利,获得各方的认可,而渐渐形成的所谓“资源关系”。

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其实不论在任何行业,凭借着自身能力,一穷二白的年轻人进入职场之后,都会形成这样的所谓的资源关系,他们才是合理的正常的。只是很多人对这种关系有误解,以为都是父辈,或者靠不合理不合法的金钱贿赂形成的。

我自己在刚进央企施工单位国际公司的时候,就有人问我是不是有关系。我说没有。过了几年之后,我突然有就意识到了,自己成了别人眼中认为的“资源关系”。想来跟作者想说的是一个道理。

这种对资源关系的重新定义,是一种极正的三观,也更符合现实,是对职场一些错误观念的拨乱反正。

其实这样的三观,也非常像投资理念当中的价值投资理念。

价值投资的理念,和这样“资源关系”的定义一样,说来简单,听得进去的人极少,做得到的人更少。你去跟全世界的人讲,至少会有80%的人,听不进去你说的,剩下的人当中,有一大半人只会半信半疑。在剩下的人当中,至少会有一半的人在职场历练当中会放弃。

正确的三观不仅极难寻找,也极难养成。

但一旦形成,在生活中进行坚持去世难度也并不会太高,因为当他已经成为信仰的时候,坚持起来就容易多了。

题外话:自己参加一个酒局回来,喝了大约4-5两汾酒杏花村,已经是极限了,能坚持改完这篇文章并发出,自己都佩服自己。打开手机看一下山西汾酒的估值,静态市盈率70倍,滚动市盈率54倍,动态市盈率37倍,还是高得下不去手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