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苏丽珍和周慕云因为搬家的关系,成为了同一家租户的租客,在狭窄的公寓楼里比邻而居。

彼时,她已婚,是陈太太;他也已婚,是周先生。

见面不过是擦肩而过的瞬间,点点头,问候一句“你好”。

印象中,她永远是旗袍婀娜,像午夜寂寂盛放的花;他永远西装革履,头发锃亮,纹丝不乱。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1)

故事是怎样开始的呢,得从他们从没露过脸的另一半开始说起。

陈先生永远是忙,在日本老板的公司工作,经常一出差就是一两个月;而周太太呢,也永远是忙,在酒店工作经常加班,日夜颠倒。

而陈太太和周先生就有了无数的擦肩而过的瞬间。

或出门,或下班,或买面……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2)

他们应该都是寂寞的吧。

她一套一套地换着不同的旗袍,在打扮中打发时间;他一支一支地抽着烟,在吞云吐雾里发呆。

另一半对他们来说,仿佛仅仅是一个符号,一个标签,而不具有实质的意义。

在狭窄昏黄的里弄中,陈太太和周先生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过程,相遇,擦肩,点头,问候,回眸……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那今生的五百次擦肩呢,又会催生怎样的缘份?

如果你认为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那么,你只猜对了一半。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3)

01

苏:“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开始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周慕云发现了自己太太有一个和陈太太一样的皮包,苏丽珍发现了自己的先生有和周慕云一样的领带;

后来,苏丽珍察觉到自己的先生在周太太的房间,周慕云发现自己的太太从陈先生常去的日本寄家信给他……

到了这个时候,两个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苏丽珍想不通,“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开始的”,而周慕云只是沉默,因为他也想不通。

就这样,因为他们另一半的背叛,他们有了一起交谈,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也有了深入了解的机会。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4)

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故事怎样开始的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故事一旦开始,便会有不同的走向,人生便有了另一种可能。

张爱玲的《倾城》里,白流苏与范柳原的故事,开始的时候并不是那么美好,彼此的动机也并不纯粹。一个更多为着“猎奇”,一个更多为着“脱困”。既不是始于爱情,也并没有奔着婚姻。

但在两人你来我往的试探,拉锯,“斗法”,甚至将要尘埃落定的时候,一场“倾城”的战争,却成全了他们的人生,升华了他们的感情。

往后余生,平凡岁月,有了爱情的加持,无疑更为牢固。

而周慕云和苏丽珍的故事开始时,他们只想知道他们的另一半是怎样开始的,只想证明他们自己不会像他们的另一半一样。

但故事结束的时候,周慕云却说,原来是这样开始的,很多事情不知不觉间便开始了。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5)

02

周:“有时我会想,如果没结婚,现在会怎样”

苏:“可能会开心一点吧”

“我以前不知道,原来结婚这么复杂”

“如果一个人,自己做得好就够了,而两个人相处,只有自己做得好是不够的”

这些话是不是道出了很多婚姻面临的难题与困境?有首歌是这样唱的“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结婚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这就意味着为了爱人,为了家庭,婚姻难免要约束一部分个性,牺牲一部分自我。

这一段对话应该算是这部影片中表达得最明确的一个主题了,当然这也是很多婚姻都可能会遇到的难题。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6)

影片中没有具体点出他们婚姻中存在的问题,但苏丽珍与丈夫缺少相处的时间,缺乏沟通,缺乏欣赏,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苏丽珍的寂寞与孤芳自赏,明明白白地写在那一套又一套婀娜多姿,摇曳生辉的旗袍上。

“怪不得穿得这么漂亮,原来是去接丈夫”,周太太说;“去买一碗面都穿得这么漂亮”,房东太太说。

这就是大家眼中的苏丽珍,永远美丽婀娜,得体大方。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7)

而周慕云的太太对周慕云,应该也有诸多不满,因此不愿理会丈夫的殷勤,连下早班还是加班都没有准信。

周慕云去接太太下班,接不到人,只有在外人面前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来掩饰心情;周慕云接到太太从日本寄回来的信,只能故作轻描淡写,来维持体面。

周慕云说,又不是我的错,我为什么要自寻烦恼,跟自己过不去。

他喜欢看武侠小说,现在决定自己写武侠小说,来摆脱失意,过自己的人生。

苏丽珍与周慕云在婚姻中的隐忍与挣扎,令人感同身受。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8)

名存实亡的婚姻,看不到前途,找不到希望。到底该何去何从,忍还是不忍,过还是不过?为什么另一半可以随心所欲,而自己却过得如此痛苦?

婚姻中,只有一个人努力,只有自己做得好,确实是不够的。

比如张幼仪与徐志摩的婚姻,无论她怎么努力,如何贤惠,相夫教子孝敬公婆,样样无可挑剔,徐志摩也依然可以冷漠地让她签署离婚协议书,全然不顾她刚生下他们的孩子。

因为他们的问题出在根源上,徐志摩根本不爱她,他早已经先入为主地嫌弃了她,所以她一个人做得再好,得不到对方的回应,也是徒劳。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9)

03

苏:“我没有想过你会真的喜欢我”

周:“我也没有想过”

苏:“你以后不要再来找我了”

周:“我以后不会再来找你了”

苏丽珍说的时候冷静理智,说完之后却忍不住靠在周慕云的肩上哭得肝肠寸断,仿佛自己身上最重要的东西也随之永远失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在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痛。尤其是那些落雨的屋檐下,辗转反侧的午夜梦回时,无端触动你脆弱的神经,撕扯啃咬着你千疮百孔的内心。

他们曾经以为不会像自己的另一半那样,故事的最后周慕云却说,原来是会的。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10)

两颗寂寞的心,偶然间靠在了一起,却意外地发现彼此的心跳的频率是一致的,他们是那样的合拍。

她寂然盛放的美,他懂得欣赏;他的才华与孤独,她能够理解。

他们都喜欢武侠小说,一起看书,一起创作。读得开心,写得愉快。那一段时间,可能是她这辈子笑得最多,也最开怀的时光,也可能是他这辈子最有激情,最为怀念的时光。

可惜,欢乐总是短暂,痛苦却是久长。

他们终究不能自欺欺人。

苏丽珍不会离开自己的丈夫,周慕云也没法面对所爱就在面前,却不能拥有的煎熬。

他选择了离开香港,去新加坡换个环境。而苏丽珍却只能徒然地看着他离开,伤心得一塌糊涂,挽留的话却一句也说不出口。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11)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结局来得那么猝不及防,一别就是永远。

在爱的世界里,光有缘还不行,还要有份。

说“喜欢你”的勇气,很多人都有,而换掉你身边那个不合适的人,给“你喜欢”的人一辈子与你并肩同行,荣辱与共的决心的人,终究不多。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12)

04

周:“是我。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同我一起走?”

苏:“是我。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同我一起走?”

他们相爱,却爱而不得。他们原本有机会,重新选择,开始一段向往的爱情与人生,他们在犹豫,不断挣扎。最终还是让感情屈从于理智,放弃了这份在艰难中成长的爱情。

周慕云到新加坡后开始了新的生活,但始终无法放下这一份感情,几年后他再回到原来的租屋,却因一扇门之隔,与苏丽珍再次擦肩而过,咫尺天涯,不再重逢。

而苏丽珍呢,也始终惦念着这一份感情,但好不容易拨通了周慕云的电话,却又只能徒然地放下,只能在周慕云的房间孤独地感受、怀念从前点点,甚至学着点一支烟,吸一口,在烟雾缭绕的尼古丁中,想象对方的模样。一切都已随风飘散,再也回不去。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13)

著名导演王家卫曾为自己的电影视觉反复手法作过如下的阐述:

“我的许多电影都在谈那些被困在某种日常工作和习惯中的人,他们过得并不快乐。他们想要改变,但却需要被推一把。我认为大多数时候是爱情让他们打破日常生活并继续前行。那正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想要重复镜头,以便显示这些正在发生的日常生活与改变。”

——(英)加里 ·贝廷森著倪志升译《王家卫的感官电影》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14)

人生中有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日复一日重复着单调枯燥乏味的生活,死水不起微澜。没有目标,没有将来,虚耗青春,辜负年华。在无声中老去,在寂然中落寞。哪怕生活中曾有希望的微光,要挣破这虚空的牢笼,但最终却不得不屈从于世俗,屈从于理智,于无奈中回归寂然,逐渐枯萎。

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是张幼仪、白流苏,还是徐志摩,它们勇于挣破固有生活束缚的勇气都是可嘉的。

新生活虽然不一定就比原来的好,但毕竟,它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生活的尝试。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15)

结语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

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够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16)

一部《花样年华》被梁朝伟与张曼玉演绎成经典,那种绚烂盛放到极致又压抑到极致落寂,那种将说未说,想做未做,徒留怅惘的隐忍与无奈,有种惊心动魄的美。

岁月永是流逝,错过便是永远,爱情只剩残留余味。

周慕云的余生,都无法忘怀,不管是遥远的新加坡,还是柬埔寨。他只能将心事说予墙洞,让历史尘封。

他们的悲剧,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再回首,属于他们的年代,他们的一切,都已落寞,空余美丽的惆怅。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17)

看懂花样年华的不是一般人(花样年华里那种惊心动魄的美)(18)

注:图片来源于视频。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