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1年,浙江杭州91岁的退休教师王坤森火遍全网。

今年已经是他深夜拾荒的第十个年头了,也是他资助学生的第二十五个年头。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

他的所作所为时常引起大家的关注,总有人问他为什么年事已高却不颐养天年,而要外出捡垃圾,他总是笑笑不说话。

每当这时,邻居总会替他回答:“大爷捡垃圾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呢!”

王坤森为什么会走上深夜拾荒的这条路?这其中到底有着一个怎样的故事?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

不幸的童年,但受到了很多帮助

接下来,笔者将用第一人称为大家讲述这个故事。

我叫王坤森,1931年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里。我们一家五口人,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我的家境贫寒,小时候我从来没有穿过新衣服,总是穿哥哥的旧衣服,上边打满了补丁,鞋子上也长满了“眼睛”。

至于饭菜,那更是饥一顿饱一顿,整日吃苞米面。餐桌上野菜是常态,肉是一年难见一次的。

五六岁时,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去上学,我很羡慕,总是闹着爸爸,让爸爸带我去学校上学。但一家人连饭都吃不上,更别提拿钱送我去学校了。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3)

我的哥哥姐姐也没有上过学,他们一直都跟着爸爸妈妈在地里干活,或者是去打零工赚钱。

这样的生活不富裕,但好歹一家人在一起,还算幸福。

但这简单的“幸福”也没有维持很久。

我7岁的时候,妈妈去世了。妈妈去世后,我们的家境更加紧张了,哥哥姐姐也都相继离开了家外出打工。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4)

图源网络

7岁的我只得跟着爸爸,爸爸没有正经工作,为了赚钱,他便带着我去捡烟蒂。

烟蒂里有别人抽烟剩下来的一些烟丝,我跟爸爸就把这些烟丝放在一起,重新找纸卷起来,把这些“新”的烟再拿去卖钱。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终于在我11岁的时候,爸爸攒够了钱,送我去了学校。

虽然我11岁了,但还是只能从小学一年级读起,班里都是比我小五六岁的小朋友。他们经常嘲笑我,说我不知羞,这么大了还在上小学一年级。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5)

图源网络

但是我从来不跟他们争吵,因为我知道上学的机会难得,我不想把时间花费在吵架上。

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总是早早到校,提前预习功课。放学了也舍不得走,总希望能够多学一些,学好一些,这样才不辜负爸爸对我的期望。

老师们对我也十分关照,知道我的家庭情况后,总是主动帮助我,还给我讲题。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的成绩也突飞猛进,考试时总能名列前茅。

这六年的时光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字,明白了很多道理。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6)

图源网络

同时我也知道,要想有更好的未来,就得继续努力,上初中、高中,甚至考大学。

但我知道,我这样的家境,想要继续学业是十分困难的。没有钱,是没有学校肯让我上学的。

转机发生在我上初一那一年。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7)

图源网络

1949年,杭州解放了,上初一的我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有了去部队的机会。在部队中,我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在这里,我每天都能吃饱饭,有新衣服穿,更重要的是,可以免费学习不用交钱!

最初我在机要大队学习,后来在部队的推荐下,我又去了上海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射炮兵学校学习。

我很感激部队给我的机会,便更加努力。在上海的炮兵学校,我度过了最充实的两年。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8)

后排左一

两年后的1954年,我毕业了,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长春当教员。

1978年,在部队呆了29年后,我转业回到杭州,在杭州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当老师。

在这里当老师可跟在部队当教员不一样,在学校里,我主要是组织学生们军训,给他们上国防军事课。

课上,我总是一遍遍地讲述着我所知道的知识,希望他们能把我的知识都学会,以后报效国家。

看着这花儿一般的学生们,我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们这大好的年纪,有学上,有人教,我真替他们开心。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9)

右下角穿白衣服的

但与同学们接触的时间久了,我发现有些面孔慢慢见不到了,人数也减少了。

带着疑问,我询问了一些同事和学生。问了才知道,他们遇上了和我小时候一样的情况,家里没钱了,所以只得退学。

而听着学生们的交谈,我才知道,班上有许多同学都是贫困户,家人为了送他们上学倾尽了全力。

看着他们,我想起了年幼的自己,那时的我不就是现在的他们吗。他们虽然有着求知进取的心,但因为经济原因只能失学回家。

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帮助他们,我不忍心让这些有着美好未来的孩子们因为交不起学杂费而失学。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0)

“我想拿出一些工资帮助几个交不起学杂费的同学,你看怎么样?”

有了这个想法后,我询问了妻子的意见,而妻子对我的想法表示赞同,也愿意我去帮助别人。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便走上了拿工资帮助贫困学生的道路。

我没有什么伟大的想法,我是受过国家帮助的,没有国家就没有现在的我。而这些孩子们都是国家的未来,他们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我帮助了他们,也就是帮助了国家。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1)

不求回报,只希望善意继续传递

1993年,我退休了。

在杭州医科大学,我工作了15年。这15年之中,我带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也资助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这些学生们总是对我表示感谢,还说要报答我。这有什么,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只要他们有学上,我就开心了。

我让这些学生们好好学习,毕业后能造福社会、报效祖国就够了。

至于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不足挂齿。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2)

退休后,孩子们叫我颐养天年,像其他的老人一样,每天溜溜鸟啊,下下棋啊,多自在。

听了孩子的话,我也尝试过了一段时间这样的生活,但我觉得毫无滋味。

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对社会对国家没有任何贡献,这样的日子没有意义。

我尝试寻找人生的新方向,但一无所获。毕竟我老了,没有哪个单位会聘请一个六七十岁的人来工作。

2012年那一天,我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就像是一根导火索,点燃了我的心。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3)

图源网络

报纸上的那张照片名字叫做“我要读书”。照片内容很简单,没有艳丽的色彩以及美丽的风景,有的只是一个小女孩儿而已。

小女孩儿趴在简陋的书桌上,手里握着一支铅笔,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顶着乱蓬蓬的头发。最抓人心的则是她那明亮的大眼睛,其中的渴望显而易见。

她渴望读书,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渴望美好的未来。

看着这个小女孩儿,就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我,那时的我也是如此渴望读书。我的心不由得颤动起来,我回忆起自己童年的时光,想到了自己无学可上的痛苦。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4)

图源网络

借着报纸及其他资料,我明白了报纸上刊登这张照片的意义,第一次了解到了“希望工程”。

我这才知道,即使如今的条件要比之前好了许多,但依然还有许多身处贫困之中的孩子。他们身处大山之中,在摇摇欲坠的课桌上学习着,在随时都会坍塌的教室中努力着。

而能够上学的他们已经算是幸运儿了,又有多少孩子一辈子都无法上学,无法接受教育,无法走出大山。

“希望工程是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的一项公益事业。”当我看到对于希望工程的介绍时,我明白了我要做什么。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5)

图源网络

国家可以帮助贫困儿童,我也可以帮助。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贫困儿童!

但这个时候,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我想帮贫困学生,但是我找不到。

这时,我又看到了报纸上的那个新闻。是啊,我可以给报社打电话,他们肯定有相关的人员进行联系的。

我立即打电话给报社,问他们那边有没有认识的需要帮助的学生。

没过几天,报社就有人联系我了,说是找到了合适的被资助对象。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6)

图源网络

这个孩子的名字叫做玲玲,她是衢州一个小城里的高三生。今年高考考了六百多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但玲玲家里很困难,她的爸爸因为小儿麻痹导致残疾,现在基本没有劳动能力。虽然有低保,但要顾及一家三口的开销以及玲玲上学的费用,也是十分困难的。

玲玲的妈妈是踩三轮车拉客的,工作一天也只能赚到三四十元钱。而玲玲上学则需要5000元,这得玲玲的妈妈踩167天三轮车才能赚到。

玲玲的家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但是有一个箱子却是全家人最宝贵的东西。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7)

箱子里装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玲玲的学习资料,满满一大箱子。这是玲玲最宝贵的东西,是她拥有的最大“财富”。

因为家境贫困,玲玲吃不上什么好的饭菜,每周一次的炒鸡蛋就是她补身体的最好的菜了。

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玲玲没有怨言,反而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甚至想要外出打工赚钱。

听完报社人员对于玲玲的介绍,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上学!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8)

我当即给报社的工作人员要来了玲玲的家庭住址和汇款账号,希望能够尽快帮上玲玲的忙。

其实我很想去玲玲家看看她,去跟她道贺,祝贺她考上大学,再亲手将钱递给她。

可我年龄太大了,长途跋涉很不方便,最终我还是决定汇款给玲玲。

我先给玲玲汇了1000元钱,还给她写了一封信,希望她好好上学,钱的事由我来想办法,我告诉她我以后会每个月都给她汇钱。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19)

我的退休工资不少,有6000左右,足够我生活了,但我不想用这个钱来资助那些贫困学生。

我觉得这些钱是国家和社会给我养老的,是国家的钱,不是我的钱。我要自己赚钱给玲玲,凭自己的真本事去资助她。

可是要做什么才能赚钱呢?我走路都颤颤巍巍的,看大门都没人要我。我年事已高,已经很难找到工作了。

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直到那天我出门,看到了垃圾桶。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0)

垃圾桶旁边有人扔掉的纸箱,还有一些水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赚钱的方法,我可以卖废品赚钱呀!

只要到处看看垃圾桶,捡一些水瓶或者易拉罐之类的东西,我不就可以卖这些东西赚钱了吗?

说干就干,当天我就在家里拿了一个大袋子到处转悠,看别人有喝完的水瓶都要过来放在袋子里,垃圾桶旁边的纸板我也都拿走了。

傍晚,我带着这些“宝贝”回了家。妻子看到我手里的东西,还有些不高兴。

但我告诉她,我是为了赚钱资助学生,她便也很支持了。她还说会帮我留意,有纸板帮我带回家。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1)

我带着大包小包来到收购站,瓶瓶罐罐加上纸板,竟然卖了十几块钱。

我高兴极了,我可找到了一个赚钱的方法。为了更好地做这项“事业”,我还买了一个小三轮车,出去拾荒时骑着,会轻松很多。

后来的几天,我在拾荒时,遇到了几个同样来拾荒的人。通过跟他们交谈,我知道了原来这些人都是有难言之隐的。他们大都家庭贫困,需要拾荒赚点钱。

那我这样做不就抢了他们的“生意”了吗?我是为了资助学生,家境并不差,不能抢了他们的“饭碗”。

万般思索下,我决定晚上出来拾荒,不跟那些人抢。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2)

妻子觉得我很辛苦,心疼我,还叫我不要干了。但我甘之如饴,我靠自己的本事挣钱,我挣的钱给了需要帮助的学生,这不丢人。

每到晚上九点,我便骑着三轮车准时出门拾荒。

九点多钟,小区里有许多人在散步。也有很多人能看到我弯腰在垃圾桶旁捡着瓶子,总会有好心人来问我是不是家境贫寒,是不是需要帮助。

“我以前是大学教师,家里不穷,就是拾荒赚点钱资助学生!”

每当遇到好心人来询问,我总是会这么回答。久而久之,大家也都知道小区里有这么一个拾荒资助学生的老师了。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3)

生命不息,行善不止

我一直觉得世界上还是好人多,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我遇到的人都是好人。

知道我拾荒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小区附近的店家都会把纸板或者易拉罐之类的东西给我留着,当我来时会主动给我,免去了我弯腰捡拾的辛苦。

还会有好心人专门来给我钱,让我帮忙邮寄给贫困学生。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4)

社会上有很多好心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给我1000元让我帮忙捐赠的人。

那天晚上,我在捡纸板的时候,看到了地上有一个包。包里鼓鼓囊囊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拾金不昧我是知道的,我就站在那里等着失主,可是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

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我想失主今晚一定不会来拿了,就带着这个包回家了,想着明天再来这里等失主。

第二天早上,包里的手机响了。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5)

包里有手机,那就好联系失主了。这样想着,我就打开了包拿出手机给手机通讯录里的人打电话,叫他通知失主来我这里拿包。

失主来了以后非常激动,说要感谢我。这有什么呢,不过是举手之劳,我也没有做什么事情。

当他得知我拾荒是为了资助贫困学生时,立即拿出1000元,叫我帮忙寄给贫困学生。

失主也是一个好心人,世界上还是好心人多啊。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6)

你们别看我年龄大,其实我的记性还是很不错的!而且我还有一个专门记录捐赠人及捐赠金额的小本子,谁什么时候捐了多少钱,我都知道。

这些钱我一分都没要,都捐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了。

2016年,玲玲大学毕业了,我对她的资助也就结束了。

但我并没有觉得轻松,而是准备再资助下一个学生了。2017年,浙江省青少年基金会询问我想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7)

我并不在乎学生的性别年龄,只要他(她)需要帮助,我就会帮助他(她)。

但巧合的是,后来决定资助的这个女孩子也是常山县一中的,跟玲玲一个学校。

再后来,我又资助了另一个贫困学生。到现在为止,我一共资助了7个学生了,有些学生已经大学毕业了,有些学生还在上大学。

前两年我生病了,动了场大手术,大家都叫我不要再去拾荒了。但我觉得我没问题,不过动了手术后身体情况确实差了。

现在,我都是晚上10点出门,十二点半左右回来。我想,只要我还有能力,我就会一直帮助有需要贫困学生。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8)

总有人问我,你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出门拾荒啊?老了就享享福,还出门捡垃圾,多累啊!

捡垃圾并不是很辛苦,主要是我心里开心。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把那些像我一样的孩子们放下,我想多帮帮他们,因为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我。

我记得一首歌有这么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始终很感恩,我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得到了太多温暖,我要将这份温暖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29)

有些人不理解我的行为,觉得我是在给自己找罪受,他们哪里知道帮助人的快乐呀!

我资助的学生们逢年过节就会给我打电话,给我写信,关心我。

玲玲毕业了还经常给我打电话呢,她还给我发了她的毕业照片,穿着学士服的照片。我都没有穿过学士服,玲玲完成了我的梦想。

玲玲毕业后当了乡村教师,她把我给她的爱传递了下去。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30)

“我会学,做好事,帮助他人。”玲玲对我说的话她做到了。

她会主动关心那些家庭不好的同学,给她们买文具,买衣服,单独开小灶。

其实,我不图这些孩子们能够回报我,我只希望她们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这样我就开心了。

今年我已经91岁了,不知道还能再“忙碌”多久。

但我知道,我的一生都是国家和人民培养出来的,我理应做点小事回报国家。只要我没有停止呼吸,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浙江88岁老教授(浙江大学91岁退休教授)(31)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为别人撑伞。”这句话用在王坤森老人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自己穷过苦过,感受过无学可上的滋味,所以才会尽力帮助他人,不让这些学生再吃同样的苦。

王坤森老人拾荒赚钱,不为吃不为穿,只为帮助贫困学生。他数十年如一日,让我们看到了“善”这个字的真正含义。

作为老师,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做,他是我们的榜样。

对于王坤森老人拾荒帮助贫困学生这件事,您是怎么看的呢?请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