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在北大说了什么(于丹回应斯人引热议)

于丹在北大说了什么(于丹回应斯人引热议)(1)

究竟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近日,关于“斯人”还是“是人”的问题冲上热搜。

很多网友坚信,当初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时,课本上面写的是“斯人”,出版社近年中途做了改动,才变为了“是人”。

而人教社对此出面回应,称自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以来,历套教材一直都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难道真有什么未知力量篡改了大家的回忆?这么多人都记错了?

于丹在北大说了什么(于丹回应斯人引热议)(2)

为此,不少网友找来多年前的课本,还有人专门请教了著名学者于丹老师,希望能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于丹回应“斯人”引热议,新的问题又来了

作为北师大的教授,于丹老师因在《百家讲坛》节目讲解《论语》走红,按理说,作为通读儒家经典的“论语专家”,给出的答案应该是比较权威的。

不过,于丹老师回应的方式比较巧妙,她表示“只是考据到底是哪个字的意义不大,应该交给学术界去研究,而我们普通人,只需要理解其中励志的含义就好”。

于丹在北大说了什么(于丹回应斯人引热议)(3)

可想而知,如此“模棱两可”的回答,很难满足广大网友的求知欲,大家之所以较真,是认为自己的童年记忆没有问题,想弄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而非学术上的考据。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问题接二连三出现了。

有人称课文《两小儿辩日》也有类似情况,当初课本上写的是“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日”,但如今却变为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究竟是“辩日”还是“辩斗”?

还有人称当初学“锄禾日当午”时,诗的题目是“锄禾”,可如今却变为了“悯农”,难道这些都是大家记错了吗?

于丹在北大说了什么(于丹回应斯人引热议)(4)

为什么课本内容与大家记忆中不同?

针对“斯人”与“是人”之争,有学者给出了相关解释。

一方面过去大部分主流教材都是用的“是人”,但不排除某些地区自编的课本采用的是“斯人”,所以有些人学习的是“斯人”。

另一方面有些文献、课外辅导书,以及各种影视作品中,都提到了“斯人”的用法,如果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先接触到的是“斯人”,那么就会先入为主,对“斯人”的印象比“是人”更深,认为课本上写的就是“斯人”,实际上是记忆出现了偏差。

我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现,大多数版本的教材,上面确实都是写的“是人”,写“斯人”的为极少数,且很多为课外辅导书。

于丹在北大说了什么(于丹回应斯人引热议)(5)

此外,之所以大家觉得记忆被“篡改”,很多课本上的内容不符合自身认知,可能是心理学上的“曼德拉效应”。

在很多人记忆中,南非总统曼德拉早已经在监狱中去世,是“活在大家心中”的历史名人,但实际上,曼德拉于2013年12月5日逝世,远比大家印象中长寿。

现实生活中,大家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会对某件事持有错误的认知,久而久之,对这种错误认知深信不疑,殊不知真相并非如此。

于丹在北大说了什么(于丹回应斯人引热议)(6)

辅导孩子作业,要“实践出真知”

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都会吐槽专家把课本改编得“乱七八糟”,与自己小时候学的内容大相径庭。

尤其有些家长还会“自以为是”,直接按照自己模糊的印象,来教孩子相关知识。

但不得不说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记忆未必准确,而且多年时间过去,孩子的课本经过多次更新迭代,即便是某些非常简单的知识点,也可能会与我们印象里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应该尽量摒弃那些固有的认知,做到“实践出真知”。

如果对某些课本上的内容拿不准,最好请教老师,或者在网上、书上查阅一些相关资料,确保辅导孩子学习的内容准确无误,否则孩子学到错误的知识,难免会受到老师批评,乃至于对此深信不疑,长大后再次出现“斯人”与“是人”之争。

于丹在北大说了什么(于丹回应斯人引热议)(7)

结语:
不论“斯人”还是“是人”,亦或是“锄禾”还是“悯农”,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

我们身为家长,更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现在的课本上去,让孩子能学到正确的知识,这才是第一位的。

今日话题:你还记得小时候学的是“斯人”还是“是人”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