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

郑广治,十八岁,明朝洪武年间江西信州人。父母早丧,为他与兄长郑辰平留下了一间酒楼、四处房屋与上百亩良田。

两兄弟没有分家,相处得挺和睦。都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这话一点没错,兄弟俩的性子是完全不同。

广治为人寡言少语,平常一做完事,便埋头读书。而兄长郑辰平则要活跃许多,能言善道。与人自来熟,初次见面的人都能热络地说上几句,酒楼里招呼客人的事情,都是他做。

郑辰平二十二岁,已成家。此人风流俊美,专好声色二事,有空闲时喜去花街柳巷,舞榭歌台。再加上为人多情知趣,惹得不少小娘子喜爱他。

妻子娄氏不喜欢丈夫把钱花费在这种地方,时常苦口谏劝。让他看在三岁儿子的份上,正正经经地做人。

有时话会说得重了些,郑辰平就很不高兴,反倒说妻子不贤。为此,两人没少反目。

酒楼的生意好,偶尔会有过路的小娘子进来吃饭。遇上合眼缘的,郑辰平嘘寒问暖,能将人照顾得很好。

娄氏见了,心里不舒服,自然又要唠叨。听得郑辰平烦了,直接让她回家带孩子,不许再来酒楼。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

深秋,天黑得越来越早,却丝毫不影响生意。酒楼里,仍然是灯火通明,座无虚席。

一日,快打烊时,伙计有些乏力,忍不住闭着眼睛掩嘴打了呵欠。再睁眼,不禁愣了一下。

面前不知何时,站了一位女子。年纪不上二十,面庞白皙如玉,天然艳治,韵格非凡。

伙计缓过神,吞吞吐吐地说道:“要打烊了。”

女子抬眼打量了下四周:“不是还有客人没走么?我仅是要一碗面而已。”

伙计嘀咕:“我们这可是卖炒菜的,您还是去外头面馆好了。出门向右直走,再左转,有家面摊,到子时才收摊。”

话才说完,身后就传来呵斥声:“哪里有把客人往外赶的道理?”

郑辰平把伙计拨到一边,让他去别处帮忙,自己亲自来招待这名女子。

“小娘子要吃些什么?”

女子抿嘴一笑:“只需一碗清汤面。”

“好。”郑辰平笑眯眯地应了,转头交代下去。

随即,又引着女子去位子上坐好。

片刻功夫后,伙计端来一碗面,轻轻地搁在桌子上。

面上齐齐整整地码着绿油油的小青菜和肉片,底下隐约可见一个黄澄澄的煎蛋。

女子眉心微微拢了拢:“我身上带的钱不够,付不起这一碗面的钱。”

街上卖的清汤面,本来很简单。锅中水烧开,放入面条,加少许秋油、再加一点陈醋。面煮好捞出,再撒上一点葱花增香。

若是想要加一个煎鸡蛋,另外跟老板讲。客人不说,便是不要。

是以,女子面前的这一碗面,着实不能算清汤面。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2)

郑辰平仍旧笑眯眯地说:“你只需付清汤面的钱就可以了。”

见女子未动筷,又道:“我瞧你面色不好看,定是劳累所致。”

许是说中了女子的心事,她拿起筷子慢慢地吃了起来。

郑辰平也不离开,就坐在女子身旁,有一句没一句地跟她聊着。

谈话中得知,女子叫紫荆,父母身子不好,上个月先后故去。去之前,让她来此地寻找舅舅。

路上历经艰辛,昨天好不容易才到此地,却得知舅舅早已不在人世。身上的银两快用没了,今夜她都不知自己能宿在何处。

说到这里,紫荆嘤嘤地小声哭泣起来。

美丽女子的眼泪,总是能打动男儿的心。郑辰平看着这张梨花带雨的面庞,心旌神摇,当即说道:“我家在北门有处空屋子,可以让给你住。”

紫荆面上有犹豫之色:“这……不妥当吧。”

郑辰平安慰她:“无妨。屋子长期无人居住,空着容易坏。你住进来,替我整理,也算是做了好事。再者,孤身一人住在外头,遇上歹人可怎么办。”

见他说得诚恳,紫荆想想的确是这么回事。若是不去住,自己就得流落街头。又思忖半晌,便答应了下来。

吃完面,郑辰平把店里的事情交给郑广治,自己则带紫荆去了闲置的屋子。

这一夜,他没有回家。

往常,他有时也会如此,宿在花街柳巷。娄氏起初与他吵过,后来管不了他,就索性不管了。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3)

第二日早上,广治见郑辰平还是昨日那套衣衫,皱眉说道:“侄儿一天天在长大,他问起你上哪去了,我要如何回答?”

郑辰平不以为然:“待他懂事还早着呢,你随便拿话搪塞了他就是。”

这以后,紫荆再也没来过酒楼。而郑辰平起先两天还会来酒楼做做事,后来就全扔给广治。也不回家,妻子孩子一概不管。

以前就算他再喜欢在外头玩,最多不超过三天就要回家。可这回,一连半个月都不见人影。

娄氏心里发慌,去找他。才知他整日里与紫荆厮混在一起,好不快活。劝他,他不听,还对着妻子一顿骂。

娄氏没办法,去找广治。一番长久的哭诉后,让他劝说辰平回家。

广治每日里忙得焦头烂额的,对自己兄长荒诞的行为,实在不知怎么办。左思右想,午后抽了空,去了北门。

虽说没有分家,但父母留下的四处房屋,兄弟俩默认一人得两处。北门这处,是辰平的。

在外面叩了许久的门,未见有人来开。心中疑惑,向邻人借了梯子,从院墙边爬了进去。

才走近屋门,就听见男女笑闹声。轻轻将门推开,含着脂粉香味的暖意扑面而来。屋里,一男一女仅着寸缕,共相追逐嬉戏。

白日宣淫,真是有伤风化,广治羞得满面通红。立即将门随手带上,转过身往前走了几步。

重重地咳了一声:“哥,你出来,我有话要跟你讲。”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4)

对于突然出现的广治,屋子里的人显然也被吓了一跳。

过了一会儿,辰平随意着了件中衣走出来。

满不在乎地说道:“广治,你也该娶媳妇了,改日让你嫂嫂为你寻个好的。”

广治不理会他这话,皱着眉头把自己的来意跟他说了。

“这都半个多月了,你好歹也要回趟家,见见妻儿。你是个有家室的人,最起码的责任还是要有的。”

辰平怒道:“定是那个败家娘儿们在你面前说三道四的,看我不回去休了她。”

广治脸色不好看:“不说嫂嫂那儿,酒楼的生意,你也是知道的。你不去,我一个人如何忙得过来?”

他比辰平小四岁,平常得兄长诸多照顾。如今让他重言训斥兄长,是怎么着都做不到的。

辰平想了想:“罢了,罢了,我这就跟你回去。”

进屋套了外衣出来 ,与广治一起去酒楼。晚上打烊后,广治亲自将他送回家。

对于丈夫好不容易归家一趟,娄氏欣喜万分,不敢啰嗦他,只是好言好语地跟他说话。翌日早上,又为他做了精美的饭食。

妻子的温柔,孩子的绕膝嬉戏,让辰平念起了家里的好,态度上也稍稍的缓和了些。

只是,好景不长,他在家呆了两晚后,就又去找紫荆了。

广治再次说他没用,只得请出本家大伯去劝说。

大伯跟辰平讲了一大堆道理,见他仍是油盐不入,最后说道:“你若实在喜欢那女子,就将人纳进屋做个妾。抛妻弃子不管,总是让人唾弃的。”

娄氏本不同意让那女子进门的,但辰平这般痴迷的状态,又令她没办法,只能点头应下。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5)

既然娄氏松了口,辰平心想这样不错,高兴地拿话去跟紫荆说。

哪知紫荆一口拒绝:“我是好人家的女子,岂能给人做妾?若不是要报答公子的恩情,我早早便离了去。”

这番要强的作派,再加上她确实从未说过要辰平娶她之类的话,惹得辰平心中更添怜惜之意,直说她是个有志气的人。

从此辰平不再理会其他的事务,只对紫荆愈发地疼爱。明目张胆地与她过起了露水夫妻的生活,无论谁来劝说,再也不肯归家。

娄氏天天找广治哭诉,可广治能有什么办法?

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每日强行也宿在北门的房屋中,以期给他们造成麻烦。

辰平对弟弟的行为,持着宽容的态度。从小照顾他长大,并没觉得住处多他一个,自己有什么不便。反正在夜里,大家又不是睡在一个屋子中。

紫荆就更没什么了,对广治还挺热情的。做好的早饭,必定有他的一份。

有日早晨,广治又准备空腹离去。

紫荆正好从厨房端了碗香米粥出来,见到他,含笑说道:“吃了饭再走吧。”

本来广治见自己的法子不行,心中就恼怒。看到她,更加气不打一处来,怒斥道:“你这女子,霸着人家的丈夫不放,好不知羞耻。”

紫荆不气反笑,道:“我从未缠着你家兄长,昨夜里还劝他回家,对自己的妻儿要好一些。”

将香米粥搁在桌上,又道:“他这么大的人了,有自己的想法,哪是我劝得动的。你不也是说了无数回,他都不听么?”

广治无言以对,生气地拂抽离去。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6)

一路思忖着有何法子可想,不知不觉已走到水南街。

“你这和尚怎么回事,说了没饭,怎么还问?”

忽听前面有呵斥声响起,抬眼瞧去,是一位身着破旧僧服、年约五旬的和尚在沿街店铺化缘。

那相邻着的两家店铺,其实是同一个掌柜。僧人不知道,就问了两回。掌柜不高兴,说出的话不太好听。

信州距离三清山不远,这里盛行道教。有些人,在心里便看轻了佛教。

对于广治而言,不论是信奉道教,还是信奉佛教,与人为善是做人的根本。

急步走上前,双手合十:“师父,我家有饭食,请跟我来。”

僧人向他道谢:“老僧慧远,叨扰施主了。”

这里离酒楼不远,广治立即领了慧远前去。

盛了碗粥,又拿了些米糕请他坐下慢慢食用。

待慧远告辞要离去时,广治拿了些米和菜给他:“师父,米粮吃完后,尽管来找我。”

慧远向他表示感谢,但没接东西,道:“乞食,只为广结善缘。一顿饭食,足矣。”

认真地看了几眼广治,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慧远又来了。这回不是化缘,而是专程为他送檀木所制成的佛手串。

“昨日受施主一饭之恩,老僧理应有所回报。”

广治觉得这位师父实在是太客气了,婉转地拒绝他:“师父,一碗稀粥而已,值不得这么贵重的东西,您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

慧远执意要他收下,笑道:“一路走来,只有您愿与我佛结缘。老僧就要去下一个地方了,这佛手串,算是一点心意而已。”

他的话意诚恳,广治只好收下。

慧远又道:“今夜有血月,晚上别在屋里睡,切记!”

说完,含笑告辞离去。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7)

他的话,让广治觉得挺莫名其妙。

夜里更深露重,不在屋里睡,难不成去屋外吗?

那岂不是要着凉。摇了摇头,继续做事去了。

今日酒楼的生意不错,傍晚时又来了几位昔日的同窗,广治陪他们喝了不少的酒。打烊时,整个人醉醺醺的。

伙计提出送他回家,被广治摇手拒绝:“慢慢走回去,酒也该醒得差不多了。”

他倒没说错,深秋的夜里,习习凉风吹到面上,确实让他清醒了一些。

仍旧回的是北门这处,他在外头使劲敲门。

不大功夫,门被人从里头打开了。

广治抬眼一瞧,瞬间吓得酒劲儿全醒了。

一具骷髅站在他面前。

“是广治回来了,怎么喝得这么醉?”

是紫荆的声音。

说罢,她就要上来搀扶广治。

广治一甩手,闪身躲过,心中七上八下的。

仍是佯装酒醉,沿着青石小径正欲进屋,突地想起慧远师父的话。顿足,侧转了身子,往院子里的石凳走去。

“我在这坐会儿,醒醒酒。”

坐在石桌旁,用手撑着头,搞不懂是怎么回事。

“需不需要我给你倒杯温水来?”

紫荆边说边走近他。

广治用余光瞥见一具骷髅向自己靠近,吓得一动不敢动。

“不用。”

见他语气冷冷的,紫荆没再问他,道了一声:“那我就进屋了,有事情叫我。”

广治瞧着那具骷髅转身,往屋门走去。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8)

就快进屋时,她突然转头。

广治赶紧垂下眼帘,用手指揉着眉心。直到她进了屋,才敢将头抬起。

讶异在此时仿佛冲上了巅峰,他居然看见了屋里的景象,骷髅在堂屋里走来走去。

想起了腕上的佛手串,它被衣袖遮着,仍是难掩淡淡的檀木香味。

将手垂下,放在腿上,另一只手把佛手串褪下。

再往屋里看,除了门口透出的暖黄灯光,什么也看不到。

太奇怪了!

这时,紫荆端着一杯茶水,款步姗姗从屋内走出。

广治再看她,仍是与往常一样。不敢多看,将头仰起,看天。

月亮一边的外缘,变成暗淡的微红。

血月?

民间有传闻,血月为至阴至寒之相,兆示着人间正气弱,邪气旺,怨气盛,戾气强。

广治重又低头,佯装醉酒得难受,实则心突突地跳的厉害。

“还是给你倒了杯温水,喝几口,舒服一些。”

紫荆含笑说完,将水杯搁在石桌上,不待他说话,便转身进了屋。

广治的恐惧充盈了整个心房,四肢冰凉而微抖,背上渗出了冷汗。

心中千回百转,突然脑中跳出一句话: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切可解。

人们信奉道教,总喜欢将这话放在嘴上说。情急之下,广治能想到的就是这句。

将手中捏着的佛手串重新戴在腕上,顿时,屋内的景像又清晰可见。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9)

床前,骷髅站在那儿。辰平的嘴一张一合,好似在与她说着什么。

这几日,兄长身子不舒服,整日里躺在床上。人看上去没有精神,憔悴了很多。

广治为他请来了大夫,查不出有何问题,只说静养即可。趁机劝说他回家,让娄氏来照顾他。

辰平不肯,说他喜欢紫荆的恬静,受不了妻子的聒噪。

广治琢磨着,这紫荆到底是什么东西啊?若她是鬼,怎么会如真人一样,吃饭喝水?

强行让自己静下心,把认识紫荆以来的事情重新复盘。

很快,他就发现,她总是在晚上才会出屋门。白天,自己好似没见她在院子里呆过。

像这么说来,她接近兄长,岂不是要吸食他的阳气?

腕上的佛手串隐隐在发着热,慧远师父的话在脑海中浮现。

“今夜有血月,晚上别在屋里睡,切记!”

见屋里的骷髅伸出手爪,就要探向辰平的额头,广治再也忍不住,向屋内冲去。

辰平半倚在床上,正与紫荆说着闲话。见自己的弟弟鲁莽地冲进来,不禁皱了皱眉头。

父母过世前,曾嘱咐过他,说广治年纪小,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地照顾这个弟弟。

平常,辰平自己玩归玩,对弟弟却是严加看管的厉害。

是以,他闻着广治身上浓浓的酒味,责备道:“你并不擅长饮酒,今日居然醉成这样。我一没看着你,你就乱来。到底是谁让你喝这么多的?”

广治上前抱住兄长,将下巴搁在他肩膀上:“轩阳的母亲过世了,他心底里难受,几位同窗陪着他喝了些酒。”

辰平以为他触景伤情,母亲过世前,最为疼爱广治,便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抚着。

“轩阳的母亲年纪大了,这是早晚的事情。”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0)

辰平的语气温和,令广治想起幼年时兄长照顾自己的情景。

都说长兄如父,父母过世后,辰平确实承担起了培育弟弟成长的责任。

想到这里,广治心里很难受。身边站了一个索人命的鬼魂,他要如何做,才能让兄长相信自己,离开这里呢?

镇作了下精神,对辰平说道:“哥,我们兄弟俩好长时间没在一起聊天了。白天没有空,现在我陪你出去走走吧。”

紫荆在旁插话:“外头风大,容易受凉。你兄长在将养身子,还是躺床上比较好。”

广治皱起眉头,面露不悦之色:“如今我与兄长说些体己话,你也容不得么?”

见此,辰平对紫荆带着歉意地笑道:“广治从小就是这个脾气,我们父母还在之时,他就喜欢拉着我说悄悄话。仅是在院子里走走,无什么大碍。”

紫荆笑了笑,没吭声。

广治给辰平穿上了外衣,搀扶着他走出了屋子。

抬起头看向月亮,暗淡的微红多了些,形成了一个月牙儿。

兄弟俩在院子里散着步,说着幼时好笑的事情,辰平的兴致还挺高的。

广治瞧瞧近在咫尺的院门,很想把兄长带出去。眼角瞥见紫荆站在门口盯着他们,不禁心急如焚。

在人们的心里,鬼总是可怕的。但它们究竟有多大的威力,普通人不可能知道。

抬眼瞧见月亮表面暗淡的微红越来越多,已经超过了一半。广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紧紧搀着辰平就往院门处走。

“哥,这个院子还是太小了,我们去外头,透透气。”

辰平觉得弟弟今夜有些奇怪:“那又何必呢。”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1)

广治不答,执意拉着他的手往院门走。

“这么晚了,你想带着他去哪儿呢?”

紫荆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不冷不热的语气,广治听了,汗毛直竖。

辰平也道:“是啊,今日夜太深了。明晚,哥等你回来,我们再出去走走。”

说完,想转过身去。

这才侧了一半呢,突然就惊住了:“紫荆,你……”

广治看着辰平的反应,起初挺纳闷,后来反应过来。自己戴着佛手串的手,与兄长的手挨在了一起。

紫荆微笑着走上前:“我什么了?辰平,我扶你回房。”

辰平把双手张开,将广治护在身后,厉声喝斥:“你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何要附在紫荆身上?”

广治小声说了一句:“紫荆不是活人。”

声音虽轻,但在这静谧的夜里,不仅辰平,紫荆同样听得清清楚楚。

她大笑起来,语意讥讽:“我不是人,是什么?”

辰平到底经历的要多一些,见她笑得不似以往,又听广治那么说,便知自己遇上了不好的东西。

紧锁眉心对她说道:“我相信你是人,你先回屋吧。”

“一起回。”紫荆的声音轻柔,蛊惑中带着几分令人不可抗拒的意味。

辰平应下她:“好,我与你进去。广治回老宅住。”

一只手往后推着广治,侧头说道:“回去好好照顾你嫂嫂和侄儿。”

未等广治答话,紫荆又是一阵大笑,好像听到了一件多么好笑的事情。

“怎么,这时想起你的妻儿了?你弟弟不是一直就住这里的吗?这么晚了,何必要回老宅去呢!”

辰平没回答,静静地看着她,心中飞快地盘算着。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2)

广治总觉得她好似在拖延时间,抬起头看天上的月亮。这时已经快完全变红,就差一条边缘了。

心道:不好,待它完全变红时,应该就是至阴至寒的时刻了。

腕上的佛手串,明显地越来越热,都有些烫皮肤了。

容不得多想,广治卷起袖子,像只狂怒的豹子,向紫荆冲了过去。

“我跟你这鬼拼了。”

他的手是往前的,还没挨着紫荆,突然从上空射下一道暗红的强光,被腕上的佛手串吸收。

很快,手串发出另一道金色的强光,指向紫荆。

就听一声尖叫,紫荆跌落在地,哀嚎连连。

广治非常惊奇,仰头看向夜空。

月亮表面淡淡的微红已全然散去,露出了皎洁的银色。

重又低下头去看蜷缩在地的紫荆,在广治的眼里,紫荆一直是具骷髅。

而在辰平看来,她的身子在此时变得忽隐忽现起来。她究竟是什么东西,他现在是再明白不过了。

广治知道是佛手串起了作用,故虽说金色的光已经消失,但他还是一直举着手,拿手串对着紫荆。

紫荆趴在地上,哀求道:“我从未害过你,也请你放过我吧。”

这话在辰平听来,刺耳得很,抢先恨恨地骂道:“你没害我吗?不害我,我的身子怎会如此虚弱!!”

鬼是人的余气,既然是余气,就会逐渐减少,慢慢地完全消失。要想延长存活的时间,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得到活人灵魂的元气予以补充。所以,紫荆故意接近自己,和自己亲热,就是要摄取精气。

辰平心中恼怒极了,这还真是应了那句话,走多了夜路总会碰到鬼。

紫荆没吭声,过了一会儿,才道:“一个碗碰不响,若你不急色,又怎会在第一次相见时,就要与我宿在一起呢?”

这话还真没冤枉人,辰平无言以对,只能愤怒地用眼睛死死地瞪着她。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3)

这种事情的是非对错,广治理不清,也不想理。

他冷声说道:“别把自己说得多么无辜,今夜若不是我有宝物在身,我们兄弟俩的命就要折在你的手中。”

紫荆对此话题不答,只是对着他们磕起头来。

“我也是迫不得已,我有我的难处。”

广治很不高兴:“我们与你无冤无仇,你有难处,就要来害我们吗?这也太不讲道理了。”

紫荆摇头:“我不是特意要害你们,只是寻找容易上当的人。”

说来说去,话还是绕回去了。苍蝇从来不叮无缝的蛋,辰平本身心就不正,所以才会有此劫。

广治放下手,将手串遮于袖子中,对紫荆说:“你走吧,以后不许再来。”

紫荆嘤嘤哭泣着:“现在还不能走,我那年幼的孩儿正在遭难。做母亲的,岂能眼睁睁地看着不管?”

广治心中不解:“他没有父亲吗?”

“有,但就像没有一样。”紫荆的语气里,带着深深的恨意。

广治问她为何,她沉默半晌,才将自己的事情娓娓道来。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4)

紫荆,本名确实叫这个,没有骗人。但她并不是外地人,而是本地理坑村的人,

理坑村,青山秀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

紫荆的丈夫耿昌,邻村迁到此地的,原是勤奋好学的书生。有回出外赶考,未考中,却在途中认识一位女子。从此沉迷,再不归家。

紫荆一人带着儿子耿凡一度日,无公婆相助。娘家人又嫌她家事丑,败坏了整个村子的风气,令人蒙羞,也不肯收容。

二年前,凡一发高热,呕吐了几回,将衣裳和被褥弄脏。夜间,紫荆去池塘洗衣。起身时,因为蹲久了,头发晕,不慎掉入塘里,无人相救。最后,她折腾了几下,呛水溺死。

阎王复查生死簿,发现紫荆本不该死,还有两年的寿命,是鬼卒抓错了。因她的名字与村里一妇人相同,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当了替死鬼。于是,阎王令鬼卒送她还生。

但她的尸体已经腐烂,无法生还。鬼卒怕受阎王治罪,就想了个法子,找了位外地来投亲不遇、不慎溺水身亡不久的年轻女子尸体,让紫荆的魂魄附在上面,重新还阳。

凡一年纪小,不能没有人照顾,紫荆哀求他多给些时间。鬼卒心善,就多给了一年的时间。

为了不给村人造成恐慌,紫荆悄悄带着凡一离开了理坑村。在信州城外的一块荒地上,请人搭了两间茅草屋。此后,她与凡一就住在这里,相依为命。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5)

三年间,紫荆教会了凡一基本的生存手段。但他毕竟是八岁的孩子,想要如大人般独自将自己生活打理好,是不太可能的。

期限就快要到了,紫荆越来越觉得自己的魂魄,与这具肉身附合得不如以前那般牢固了。

实在放心不下凡一,就想多续些命,能照顾他再久一点。故才想到了和男人亲热,以摄取精气的法子。

这世间的男子,十个有九个好色。喜欢美丽的外在,本身没有错。但有的人,眼孔浅的很,只看皮相,不看骨相。这种人,色令智昏者不在少数,极易上当受骗。

用这法子,紫荆已延续了半年的命。但每次不敢多摄取他人的精气,以免害了人家性命,那就罪孽深重了。

每日晚上,她设法让对方陷入沉睡,然后立即赶往城郊,去照顾凡一。做完事情之后,在天蒙蒙亮时,再赶回来,时间都能算得刚刚好。

她碰上辰平,本来也打算摄取一、二回便走。哪知他是一个天生的纯阳之体,元气充沛,阳气充足。这就让她起了贪念,想多摄取一些……

最后,紫荆说道:“血月见、妖孽现。今日这夜极易出现祸乱,即便我摄取了大量的元气,也不易查到我的身上。”

这话把辰平气得要命,哆嗦着手,直点着她骂:“最毒妇人心!我是纯阳之体,就活该我倒霉?”

紫荆冷声说道:“抛妻弃子的人,都可恨。”

辰平与她争辩:“我何时抛弃过妻儿?你懂不懂什么叫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在这种时刻,兄长的话居然让广治有一种要被气笑了的感觉。

辰平还想再说,广治及时阻止了他,向紫荆问道:“你现在想怎样?”

这种人,可怜又可恨!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她再用之前的勾当去危害人间。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6)

紫荆苦笑着说:“我被你的法宝所伤,还能怎样呢!只是,能否请你们帮我做两件事?”

人,之所以区别于牲畜草木,无非一个情字。辰平的心情很复杂,他对紫荆是有情的。

得知她要害自己时,心里充满了恨。可瞧见此时极度虚弱的她,仿佛很快就要气绝身亡。他的心,又软了下来。

“你说吧,只要我能做到,定会尽力去办。”

紫荆很感激,缓缓地说道:“我的期限就要到了,烦请你们帮我把凡一带来,让他送我最后一程,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他年纪小,还不到九岁,独自生活恐遭人欺负,请替我把他送至理坑村,找他父亲。”

说完,她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给辰平和广治磕了三个响头。

广治皱了皱眉头:“他父亲就在理坑村?”

“是的。”紫荆点头:“他和那女人另外成了一个家……”

余下的话,她欲言又止,没有再往下说。

广治思索了下,说道:“你的伤,我没法治。今晚你还是住在这里,明日一大早,我就去帮你把凡一带过来。”

紫荆千恩万谢,把具体的住址告诉了他们。

广治搀扶着辰平,当夜就回了老宅。

娄氏见到丈夫,既感到欣喜,又感到意外。同时,心中还感到很疑惑,他怎么舍得回来,那叫紫荆的女子又去了何处?

辰平一把抱着妻子就哭:“我差点儿就见不到你们了。”

娄氏诧异,深吸了一口气,问他:“你遇上什么事了?”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7)

广治忙替兄长回答:“他生病了,想你们想得紧,让我送他回家。”

娄氏听了心中高兴,继而又担心丈夫是不是得了什么重病,才想着回家。

仔细察看他的脸,果然是面色难看,精神很不好。

“我去找个大夫过来为你诊治。”

辰平拦住她:“夜太深了,这事明日再说吧。”

广治也道:“是啊,兴许睡了一觉就好了。还是辛苦嫂嫂为我整理一间屋子出来,今夜我要留在这里歇息。”

娄氏半信半疑,为他俩倒了热茶喝,然后就去收拾厢房了。

广治从手上将佛手串褪下,拿过辰平的手,为他戴在腕上:“哥,说不定,它能治好你。”

辰平也知这东西不是凡物,没拒绝。

次日吃早饭时,他的面色就如以往那般红润了,精神气十足。

辰平把佛手串还给广治,问他:“这是哪位高人给你的?”

能一夜将人复原,赠予这等宝物的人,不可能是一般人。

广治便把慧远师父的事情,告诉了兄长。

辰平听后,很是感慨:“人有人情,善有善缘,与人为善一直是你为人处事的根本所在。正是因了你的善举,才救了我条命啊。”

饭后,兄弟俩一道去城外接凡一。

娄氏没有阻拦丈夫的行为,她已知晓昨夜发生的一切。有广治陪着辰平去了结这件事,她还是放心的。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8)

凡一不像他们想的那么好找,此时他并不在茅草屋内。

兄弟俩分头去找,到处问人,才在靠墙的一堆稻草剁里找着他。

不远处,有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玩耍,他正眼巴巴地看着人家呢。

凡一的身子长得很瘦弱,但一颗脑袋却很大,整个人就像一根豆芽菜。身上的衣服虽破旧,但并不肮脏。

“有屋不呆,你呆在这里做什么?”

辰平的性子比较急,说出来的话,在语气上显得有点重。

凡一不答,只是很警惕地看着他们。

广治的性子温和,蹲下来跟他说:“你母亲让我们来接你去见她。”

凡一戒备的眼神稍稍缓和了些,但还是不肯开口说话。

见此,广治从身上掏出一个油纸包,打开来。顿时,葱油饼的香味扑面而来。

将饼递到他的面前:“你母亲昨夜没回家,你定是没有吃早饭了。这是我在路上买的,给你。”

凡一咽了几下口水,终于忍不住,一把夺过广治手中的葱油饼,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慢点吃,别噎着了。”广治看着心痛,好心提醒他。

算算时间,他应是昨夜的晚饭都没有吃。

凡一没理,只顾吃自己的。

玩耍中的孩子见了,有的羡慕,有的嫉妒。

有一个孩子跑过来指着凡一说道:“他是个没有爹的野孩子。”

凡一停下了吃饼,眼睛恨恨地死瞪着那孩子。

看样子,平常没少被人欺负。

辰平怒斥那孩子:“胡说八道什么,我就是凡一的爹。”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19)

玩耍中的孩子们很惊讶,吓得一哄而散。

凡一的眼眸闪了闪,没说话,继续低头吃饼。

肚子里有了点东西垫底,他好似相信了他们一些,开口说话:“昨夜,我娘为何没有回来?”

广治笑了笑,伸手摸了摸凡一的脑袋:“她受伤了。”

手在抬起、落下间,不经意地将佛手串露出,被凡一瞧见。

他沉默半晌,伸出手,指了指广治腕间的佛手串:“是被这个伤的吧?”

广治和辰平大为惊讶,异口同声道:“你怎么知道?”

凡一又沉默了,但不再拒绝跟他们走。只是始终不说话,无论他们问什么,只以点头或是摇头来表示。

当见到紫荆时,凡一才控制不住,扑进她怀里大哭起来。

“娘……”

母子俩相拥着哭泣,场面甚是悲怆。

好一会儿后,紫荆忍住悲痛,对凡一说:“时间不多了,娘交待你几件要紧的事情,你要好好听着。”

凡一用袖子抹去泪水,认真地点了点头:“娘,您说。”

“这三年多来,娘教的生存之道,你不可忘。屋里的书籍,你要读完……”

紫荆将事情一件件交待着,凡一含着泪水不断地点头。

只是,当紫荆说:“让两位恩人带你回理坑村,你爹会念着父子之情收容你……”

凡一的头摇着像个拨浪鼓:“孩儿宁愿去街上乞讨,也再不上他家的门。”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20)

从这对母子的对话中得知,紫荆原是个极其贤惠的女子,每日将家中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即便如此,仍不受丈夫喜爱,只因她的长相普通。

耿昌在赶考途中认识了女子林姗,惊为天人,认为她美貌与才情兼备。回村后,不顾人们的指指点点,纳了林姗为妾。但没在家中住,而是另起炉灶,住得离紫荆母子远远的。

紫荆带着凡一找过他多回,耿昌都不理会。最后一回,他拿棍子将母子二人打将出去。

棍子往幼小的凡一身上挥来时,紫荆护住了儿子,被打伤了腰部。

凡一受了惊吓,当晚发起了高热。紫荆没钱请大夫,仅是问了邻人几个土办法来对付。

第二日,热没退,倒是呕吐了好几回。就是这夜间,紫荆去洗衣,掉进了池塘里。

广治心善,听不下去了。他觉得耿昌真是丢尽了天下读书人的脸,上前问紫荆:“你说,要如何才能救你?”

紫荆起先惊喜,忽而好似定住了,呆呆朝着一个地方看。

稍顷,目光转过来,对着广治凄楚地摇了摇头。

“世间万物自有它运行的法则,此乃天命,非人力可抗。我做了错事,就得去承担后果。”

她这样子,在场的人都明白,抓她的鬼卒已经来了。

凡一抱住母亲,大哭起来:“娘,您不要走……”

紫荆安抚他道:“凡一,娘多陪了你一年多,已经知足了。你听娘的话,去找你爹。”

凡一拼命地摇头:“不要不要。娘,让我跟着您一起去。”

紫荆吓住了,骂他:“此等胡话不许再说,好死不如赖活。捱过这几年,等你长大后,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21)

辰平见此情景,眼眶润湿了。若自己再浑下去,怕是妻儿也会如这般可怜。

他上前拉过凡一:“孩子不愿去就算了,留在我家。有我一口饭吃,总少不了他的。”

紫荆犹豫着,没有应声,只是拿眼睛看向广治。

广治会意,说道:“你放心,我也会看着凡一的。有我兄弟俩在,不会让他受苦。”

紫荆这才放下心,对凡一说:“以后,你跟着恩人,要好好听话,不得给人增添麻烦。”

凡一拼命地哭,不应声。

紫荆跟他说了几遍,最后语气里有些急:“娘没有时间了,你赶紧应下。”

凡一这才点头:“娘,您放心。”

紫荆含着眼泪,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

目光又看见广治:“无常说,你的佛手串是一位得道高僧的法器。好好供奉,必将造福后代。”

广治大惊,无常即为无常鬼,勾摄生魂的使者。

当即拱了拱手:“谢谢告知。”

紫荆又叮嘱了凡一几句话,才缓缓地合上眼睛,没了气息。

凡一哭得晕了过去。

广治照料他,辰平则去请道士来,在这里设了水陆道场,为紫荆念经超度。

此事了了后,凡一不肯住辰平家,广治便带了他回自己的住处。等他情绪平复后,送他去学堂念书。

娄氏知其遭遇,甚是怜惜,对他像自家孩子一样尽心照顾。孩子长得快,每季新的衣服鞋袜,都会提前为他准备好,不让他受一丁点的委屈。

辰平吃了这回亏,此后花柳之地绝足不行。用心经营酒楼,照顾妻儿。他收敛住了风流的性子,娄氏自不会唠叨他,两夫妻过的和谐得很。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22)

过了两年,广治带凡一去城外踏青。

见路旁跪着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很可怜的样子。以为凡一会像以往那样,施舍些钱财给他。

广治连钱袋都拿出来了,准备递给凡一。哪知他看了乞丐一眼,拉着广治绕路走了。

“做错了事的人,就得去承担应得的后果。”

广治这才明白,原来那乞丐是耿昌。至于他为何会沦落到此地步,无人有兴趣去打听。

三年后,广治考中了进士,被授部中主政。上任时带着凡一,并送他进太学国子监读书。

又过了三年,凡一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了举人。只是,他去紫荆坟前祭拜后,就突然出了家。

广治大惊:“你有大好的前途,为何要放弃?你这样,让我如何对得起你母亲?”

凡一回道:“既然俗世的功名已经取得,完成了母亲的心愿。接下来,就该走我自己的路了。”

广治皱紧了眉头:“此话不妥,难道出家就是你想走的路?”

凡一笑道:“人各有志,割舍小爱,才能成就大爱,这也是我的归途。”

过了几日,凡一来向广治拜别:“师父来接我了。”

广治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原来是慧远师父。

慧远师父还是如以前那般模样,他见了广治,毫不意外,双手合十。

“施主,我们又见面了,感谢您多年来照顾小徒。”

小徒?广治惊愕得很。

还来不及反应,慧远师父笑了笑,就带着凡一走了。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23)

回家省亲时,广治跟兄嫂说起此事。

娄氏猜测:“凡一这孩子,该不会是下凡来渡劫的神仙吧?”

两兄弟相互对视,皆深以为是。

自凡一到家中,郑家的生活蒸蒸日上。家和,人和,万事兴,就好像各路神仙都来相助一般。没几年的功夫,就成了当地的首富,让旁人羡慕得很。

辰平赶紧令人准备了香烛、贡品等物,兄弟俩带着家人一道去寺庙里跪拜了各尊佛像。

官场总是凶险的,广治为官十年后,遭人暗算。就在他以为在劫难逃时,恰逢凡一云游至京城,为他化解了此难。

并且提醒他,不要忘记无常的话,将佛手串好好供奉,对己对后代都有好处。

广治牢记他说的话,将珍藏起来的佛手串大大方方地摆在香案上,受香火的供奉。

奇怪得很,这手串好似就认准了郑家。心有他念的人,想去触摸一下,会被烫出水泡,下回不敢再动。

后来,佛手串成为郑家的传家之宝,代代相传。郑家至今子孙蕃盛,遂为巨族。

民间故事男子雨夜借宿(男子遇僧人化缘)(24)

(此文由笑笑的麦子原创首发)

生活是很真实的柴米油盐,一箪食,一瓢饮。我是笑笑的麦子,谢谢您的阅读,欢迎在下方评论或留言!如果大家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希望大家能为我点个赞,并关注我一下,最后别忘了帮我分享,转发一下哦!特别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