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二世教会(非宗教的基督教)

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的德国神学家,在面对“上帝之死”这一重大精神危机,朋霍费尔犹如一道“巨光”,向他那个时代以及未来的世纪阐明了“赴死的学问”,见证作为基督徒最终必须付出的代价与荣耀朋霍费尔的神学思想不仅溯源于圣经,甚至走向旧约,走向了约伯所面对的上帝,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亨利二世教会?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亨利二世教会(非宗教的基督教)

亨利二世教会

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的德国神学家,在面对“上帝之死”这一重大精神危机,朋霍费尔犹如一道“巨光”,向他那个时代以及未来的世纪阐明了“赴死的学问”,见证作为基督徒最终必须付出的代价与荣耀。朋霍费尔的神学思想不仅溯源于圣经,甚至走向旧约,走向了约伯所面对的上帝。

朋霍费尔的勇气和力量来自于他的信仰理念,更来自于对人类苦难的担当意识。而这种对上帝的爱和信仰又和对于这个世界的爱和关怀完美的结合起来。朋霍费尔曾经说过“门徒之所以是门徒,就在于他们分担主的苦难,遭弃绝及被钉十字架。”他用自己的死见证了自己的信仰,在纳粹的手中,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

“他的死是一个极大的悲剧,但属世的标准不足以估量这种损失。”朋霍费尔的上帝首先是一位受苦受难的上帝,是受难于十字架的上帝,是圣经中活的上帝。这不是高高在上,威严冷漠的君王。而是有血有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上帝,是为了人类的苦难与不幸而主动受苦,参与并承担人类的一切苦难的爱的上帝。

对此美国新教神学家尼布尔评价说:“朋霍费尔的事迹值得记录,因为它属于‘使徒的现代行传’”。朋霍费尔作品最为我们所熟知的乃是《狱中书简》(在纳粹集中营写下的对此世充满挚情和希望的空谷足音)与《作门徒的代价》,二战之后,《狱中书简》几乎是人手一册。然而,就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深度上,《伦理学》才是朋霍费尔最深刻的集大成之作。

《伦理学》深化了《作门徒的代价》中的思想,是《狱中书简》中那些激情的独白的神学之根基。当然《狱中书简》更接近我们普通人的心灵,看朋霍费尔在狱中的乐观和坚持,有时我会想,像朋霍费尔这样坚定的基督徒,这样的思想者,困在牢笼,其文字还是有一份压抑。可见,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

对于一个热爱自由、珍惜自由的人来说,监狱是自由的坟墓。但正是在绝境中,人才会有对生命本身、人的存在的最内在、最超然的感受和思考,才会有对作为人之为人本质的自由的最真切的渴求和向往。可以说朋霍费尔的神学之思既能紧扣圣经的信仰传统,又不离现实,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具开拓性的神学家之一。

朋霍费尔的上帝观乃是奠基在他的基督论之上的。正如另一位神学大家巴特所主张的那样:人神之间无路可通,惟有信靠基督,才能回到上帝的怀抱里。在朋霍费尔看来,正是耶稣的十字架彰显了上帝的荣耀与爱。而做一个基督徒,就是要追随基督,背负十字架。人不能自我称义,一切都在于上帝的恩典。

朋霍费尔的神学思想影响了后来一大批的神学家,譬如哈维·考克斯、汉密尔顿的世俗神学与莫尔特曼的希望神学以及瑞士神学家海因里希·奥特等等。或许,我们必须理解——生存艰难,生命从本体上来看就是受难,在生与死的两极人要仰受“上帝“圣恩即信仰的滋润,充满圣爱——在无奈的人生中活出灵的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