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

「带娃披荆斩棘,玩转居家游戏」一起做乘风破浪的妈妈!(当然也有爸爸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1)

)7月16日~7月26日,历时11天,ALSOLI

FE居家游戏大赛圆满结束。近200名选手连续在群里打卡8天,展现居家游戏技能。

5位选手——小奕妈妈、达达妈妈、西瓜妈妈、可乐妈妈晨爸成功胜出获得了ALSO游戏王称号,更得到了陈志良老师的亲自点评。

快来围观ALSO游戏王

↓↓↓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2)

居家游戏特别适宜进行自然取向的教学,也就是家长们口中向往的“在玩儿中学,学中玩儿”,但作为一门专业的教学技术,自然取向的教学也包含重要的教学关键点。

行为教学技术可粗略分为两种取向:

  • 结构取向,也称结构取向的教学。比如DTT桌面回合式教学,或是语言行为教学里零错误教学法等。
  • 自然取向,也称自然取向的教学。比如关键反应教学、早期干预丹佛模式和随机教学等。

在观看了5位家长的游戏后,陈志良老师从家庭自然语言干预的角度为每一位游戏王给出了专业的点评意见。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3)

希望您在点评中也会有收获,掌握游戏的“套路”,为自己的干预加分!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4)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5)

小奕妈妈(14群)

游戏:水果蹲

点评

在视频中我们看到妈妈爸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这种模式非常好!下面我将以自然取向的教学方法从六大方面加以点评。

1、跟随孩子的引导

从孩子的跟随引导可以看出,玩水果蹲这个游戏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而是按照家长的设定。所以,在游戏中看到孩子本身的参与意愿并不高,需要一些额外的强化才能继续进行。

从自然取向的干预角度来讲,我们会尊重孩子想法,如果他参与意愿不高,建议换换活动,不一定非得教水果蹲。

如果孩子喜欢交通工具,可以教交通工具蹲;如果孩子喜欢数字,也可以教数字蹲。在活动的设计上,我们应该依照孩子的兴趣,这样他参与的意愿才会提高。

2、示范与扩展孩子的语言

在家庭自然语言干预中,互动并不是考试,而是一来一往自然的过程。建议家长运用一般的亲子互动方式。比如妈妈问:“你有什么水果?“孩子说:“苹果。”“妈妈、爸爸有什么水果?”“石榴。”对于家长手上的水果,不是让孩子回答问题,这样就变成了一种考试的形式,而是通过互动交流,慢慢给予语言的释放或扩展。

3、制造机会让孩子主动发起沟通

水果蹲属于规则性游戏,规则游戏的通病在于互动语言有局限性,孩子的语言示范扩展会有一些困难。在这个游戏中,轮到孩子蹲了,孩子就说“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香蕉蹲”,有点像跟人强迫性的沟通。所以,在这个游戏中去教孩子语言并不容易。

4、成功地建立互动主题

在这个游戏中,家长带领着孩子进行了包含规则的游戏,应该算是建立的互动的主题,唯一的不足的是孩子参与性有待提高。

5、在主题中建立轮替与变化延伸主题

在游戏中进行主题的变化延伸是大部分家长比较困难的一项,水果蹲是一个固定的游戏模式,缺乏变化。建议家长可以参考相关的综艺节目,在游戏环节中设置惩罚环节,让惩罚带动游戏,使游戏更有趣。

比如单抬腿十秒、俯卧撑、手拍地等等,穿插一些有意思的游戏惩罚创意。或者对游戏的方式进行变换,蹲的方式可以用跳代替,西瓜蹲可以变成西瓜跳、西瓜跑,借此可以做出更多更丰富的语言示范,孩子的参与意愿也会更高。

6、有效运用正向情感

玩任何游戏时,只有参与者对这个活动感兴趣才能调动起参与的兴奋点,开启愉快的互动,而不是家长只想通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规则意识。

所以,爸爸妈妈可以兴奋得参与到游戏中,把笑脸挂在脸上,夸奖挂在嘴边,不要认为这是一项训练,而是用兴趣来引导孩子主动参与其中。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6)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7)

达达妈妈(74群)

游戏:老鹰捉小鸡

点评

1、跟随孩子的引导

达达妈妈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一边进行游戏还能一边管理秩序,同时还可以关注孩子注意力的需求。这是一个很棒的教学案例。

2、示范与扩展孩子的语言

妈妈在游戏过程中给予了孩子很多很好的语言示范,需要提醒的是,妈妈提醒的语言是否符合现在孩子的能力标准?需要强调的是,除了跟孩子玩得很开心以外,做出适合孩子的语言示范也很重要,注意听孩子说什么,帮助他扩展语言的丰富性。

3、制造机会让孩子主动发起沟通

让孩子发起主动的沟通,这方面在这个游戏视频中次数就比较少,多数情况下孩子的沟通都比较被动,妈妈需要做的就是在过程中多发起主动沟通的次数,让孩子更多地进行语言表达,而不是被动地回答妈妈的问题。

4、成功地建立互动主题

在视频中可以看到,达达妈妈很成功地建立了互动的主题,通过互动相应地教授了孩子一些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愿意参与这个活动,体现了主题建立的成功性。

5、在主题中建立轮替与变化延伸主题

下面我要讲的是游戏互动中比较难的一个地方,关于主题的变化。这点妈妈做的还是不错的,她尝试让老鹰假装睡觉,然后让孩子假装来拍打这个老鹰,或者不断地骗小鸡过来,当然最后还是变成老套的玩法。

建议妈妈再多一些变化,比如说角色的替换,家庭成员互换位置等等。或者是妈妈扮成老鹰,围上一些头巾扮演不同的动物,各种情景不同的变化。

6、有效运用正向情感

视频中妈妈的表现已经非常好了,运用夸张化的策略,语言也很积极愉快生动,建议爸爸在游戏中再兴奋一点,更加主动地参与活动,多做一些语言的示范。同时,在活动中可以加入一点停顿,增加孩子的主动沟通行为。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8)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9)

西瓜妈妈(26群)

游戏:积木-小鱼(假想游戏)

点评

1、跟随孩子的引导

我们可以看到西瓜妈妈与孩子的引导部分做的非常好,妈妈进行的活动几乎都是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在进行游戏活动时,孩子的兴趣非常重要。

不足的是,在引导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些地方妈妈采用的是半引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游戏前进,比如,“我们来让小鱼上车吧。”可以调整为“我让小鱼上车。”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做示范,至于孩子有没有模仿你,不要太要求,给孩子一点空间。

游戏的剧本是可以有弹性的,中间可以允许孩子跳脱这个剧本去发展出别的玩法。老生常谈重点强调的还是要在引导上面。

2、示范与扩展孩子的语言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我认为最棒的部分就是妈妈一直语音清晰、语速平稳,让人看视频时有一种享受的感觉,这对孩子来讲是一个正面的引导。建议妈妈尽量减少提问,只要在游戏过程中做好语言示范就好,用兴趣跟随孩子,孩子只要有兴趣就有可能去仿说,继而扩展孩子的语言。

3、制造机会让孩子主动发起沟通

妈妈也刻意制造了一两个机会让孩子发起沟通,包括一开始妈妈把飞机拿高,诸这种机会可以再增多一些。

4、成功地建立互动主题

这个视频也是一个很成功的互动主题,孩子对妈妈创设的活动很有兴趣,参与度比较理想。所谓的成功建立互动主题就是双方都能很好地参与,一进入主题孩子就很有兴趣,有一定的交流行为。

5、在主题中建立轮替与变化延伸主题

西瓜妈妈做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在主题中有许多眼神的变化,活动的主题延伸也非常棒,需要注意的是妈妈在主题延伸的方面要关注一下这个主题孩子是不是感兴趣,需不需要做调整。

6、有效运用正向情感

妈妈在整个正向情感方面做得足够饱满,情绪很愉快,声音表情夸张。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孩子,想要让孩子投入就要展示出积极性。

整体来讲西瓜妈妈的视频是一个很成功的教学范例,减少过多的隐含引导,在跟随上,可以再多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设置,妈妈多做示范,创设不同的主动沟通机会,增加主动沟通的次数,让孩子更主导一些。

互动答疑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10)

@浙江1606乐妈

跟随孩子兴趣,孩子玩得很嗨,中间间歇停顿孩子休息。如果我不想到新玩法,孩子可能又没有兴趣了,这该怎么办呢?

回答:

如果看见孩子没兴趣玩下去妈妈不要有压力,可以让孩子休息一下。家长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点子一定要快,一开始肯定反应没那么快,点子没那么多,这是需要慢慢积累的,积累下去自己也会慢慢有更多创意。

问题中你说游戏是要继续保持跟随,还是换一种游戏,其实也没有一定之规。如果家长想到更好的点子,游戏完全可以继续;如果暂时没有好点子也没问题,不必在意,可以休息一下。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11)

@ALSO游戏王晨爸

我观察过一些NT小孩,一根棍子、一个球就可以几个人玩很久,期间大量假想、分享、互相关注。是不是家长和孩子玩太多,会让孩子适应不了真正自然孩子间的互动呢?

回答:

孩子一开始互动的对象是家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喜欢和同伴玩耍,因为同伴之间更有趣,同伴的变化和想法会影响彼此。

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玩得好,这也是一件好事。并不会说与大人玩久了孩子就不和别的孩子一起玩了。跟大人玩耍是一种练习,玩得比较好、能力有所提升了,再跟其他孩子玩就会比较好融入其他孩子中。

在跟大人的玩耍中,大人会用比较好的社交技巧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包括回应,继续对话,也能接受孩子一些不适当的游戏行为,帮助他修正。

跟一般孩子玩就比较困难,有的孩子讲话很快,有的孩子不会等待你,是需要一定的社交技巧的。

建议家长和孩子先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然后常找一些同龄的孩子来家里玩,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体验,这样以后,孩子才有机会去跟陌生的孩子互动。

孩子一年多了3000次主动沟通,只要做好这一步

如何在家庭环境下自然地进行语言干预?

居家小游戏现实版(居家游戏抓住这6个关键点)(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