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马车被称为什么(中西方马车对比)

作为古代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马匹在欧亚非大陆上被广泛使用,所以近代以来,东西方都出土很多与马有关的文物。

然而,对比中西方文物中马车的马匹形象,其中一个细节却让人颇为奇怪:中国兵马俑的马尾巴往往被挽结起来,而西方的马尾巴却是飘逸散开。

那么,对于马车马匹尾巴不同处理的背后,是审美风格的差别,还是另有玄机?

兵马俑马车被称为什么(中西方马车对比)(1)

近代以来,古埃及、西亚、欧洲出土的马车浮雕或壁画,马匹尾巴几乎都是散开的。下图是古埃及的著名壁画,两匹马拉动的马车,双驱。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查找一下西方马车马匹的尾巴,有些非常蓬松、飘逸,看上去非常美观。除了极少数浮雕或壁画的马尾巴被挽结,比如亚述浮雕上的马车挽结了马尾,其他的几乎都是散开着,包括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等。

兵马俑马车被称为什么(中西方马车对比)(2)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马车的马匹尾巴,基本都被挽结了起来,毫无飘逸感,以著名的秦始皇陵马车为例:见下图,可以明显看到马尾巴被挽结了。

考古专家袁仲一被誉为“秦俑之父”,他研究发现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铜马,尾巴都呈编结状的:“二号铜车的四马都把尾毛绾结,并用类似革带形的铜链条束扎。铜链长85、宽0.7-0.8、厚0.2厘米。两服马尾部的铜链,后端束扎着马尾,然后由两后腿之间穿过,沿腹下前引,其前端系结于轭内侧的铜环上。两骖马尾部的链条,后端束住马尾,亦从两后腿之间穿过沿腹下前引,其前端系结于韅上。”

也就是说,秦人对马车用马的尾巴非常重视,有一套严谨的技术规范,不是随便挽结了事,具有真正的“工匠精神”。

兵马俑马车被称为什么(中西方马车对比)(3)

可见,中西方在马匹尾巴处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问题在于,为何存在这样的差别,秦人为何如此严谨地对待马尾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段至今还有争议的春秋交通事故。

《左传·成公二年》记载:为了争夺霸权,齐晋爆发了鞌(ān)之战,齐顷公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最终却被晋国杀得大败,由于齐顷公“不介马而驰之”,导致“骖絓于木而止”,差一点被晋军俘虏。

对于文中“不介马”之“介”的意思,古今文人争论不休,至今还没有明确定论:

1,甲骨文中的介字,本义是铠甲,“不介马”的意思是没有给马匹披甲,齐顷公没有给马匹披甲,导致马尾巴被挂在了树上。

2,文中的“介”其实是“”(马介合一),许慎《说文解字》说这个字为“系马尾也”,后来文献也都如此解释。因此,“不介马”的意思是马尾巴没有打结,导致挂在了树上。

当然,“不介马”本义到底是什么,对本文话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对此分析可知,古代中国人有将马尾巴打结的习惯,比如以下中国古代壁画里的马车图。

兵马俑马车被称为什么(中西方马车对比)(4)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不介马”的意思是马尾巴没有挽结,那么就是一场因为马尾巴没有处理好,导致一个国王差点被俘的重大事故。

因此,对马尾巴打不打结,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对马尾巴不打结的危害,北大教授、著名语言学家曹先擢有过专门论述:

曹先擢在《秦俑马尾巴为什么要挽结》指出:“挽车的马由于尾旁有靷辔挽具革索,如果任马尾随意摆动,则尾梢容易缠绕在绳索上,轻者扯伤马尾,重则会因马护痛而引起惊车事故,所以要用挽结,并用带子束起来。而骑兵的战马就不需要考虑这些,马尾巴梳成长辫形,当马高速奔驰时,尾巴可以扬起,起到平衡作用。”

除了各种原因拉伤马尾导致马匹受惊,还有马尾巴挡住战士视线,以及马的尾力差不多有10-20KG,会打到车夫脸上手上等。因此,这不是一个习惯与否的问题,而是必须这么做,不然肯定会出事。

所以,古代中国的马车壁画,对马尾巴几乎都有挽结,只有极少数可能追求艺术效应而没有打结,以下是敦煌壁画中的一角。

兵马俑马车被称为什么(中西方马车对比)(5)

既然马车用马的尾巴,打不打结事关重大,为何古代西方马车马尾几乎都没有挽结?笔者认为,原因不可能全是古代作者不懂,生活在那个时代,耳濡目染之下,必然在作品上有所反映,西方马尾巴几乎都没有挽结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1,古埃及、古西亚、古欧洲对马车使用极为稀少,对散开的马尾巴会造成的事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就没有形成给马尾巴打结的认识。

2,当时西方虽然使用马车较多,但不知道如何处理马尾巴的问题,没有想过打结这种方法。只是,几个辉煌的文明,持续数千年,都没能解决马车马尾巴的问题,有点不可思议。

兵马俑马车被称为什么(中西方马车对比)(6)

不过,或许还有一种可能。

艺术源于生活,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才会留下更真实的作品,没有经历过,自然就很难真实反映时代细节。如今中国很多古代马车的雕塑,其马匹尾巴几乎无一例外地蓬松散开,看起来的确美观,但没有真实反映古代实际情况,这就是典型的闭门造车。

或许,西方那些散着尾巴的马车马匹壁画等,与中国那些雕塑一样,是没有经验的近现代欧美人士炮制出来的。上图,他们在修复,还是重绘,或者照片是合成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