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溺水者如何安全的把他救上岸(脚踏冲浪板义务值守)

发现溺水者如何安全的把他救上岸(脚踏冲浪板义务值守)(1)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洁规)10月9日,株洲湘江义务救援协会为期5个月的值守正式告一段落。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到,自今年5月以来,该协会救援队员在湘江株洲段水域共救起15名溺水者,其中一名队员就救起了8人。

发现溺水者如何安全的把他救上岸(脚踏冲浪板义务值守)(2)

一人一板,他半年时间救起8名溺水者

“感谢这支队伍,在湘江边义务守护株洲市民。”10月9日,株洲市民邹先生带着锦旗来到株洲湘江义务救援协会办公地,向救援队员张卫华表示感谢。邹先生说,要是没有救援协会的队员,后果不堪设想。

今年5月以来,张卫华驾驶自动冲浪板,在湘江株洲段救起8名溺水者,邹先生只是其中之一。

8月24日的那次救援,让张卫华记忆深刻。当天下午5时许,一对父子在湘江株洲天元大桥河西水域游泳,尽管父亲给8岁的儿子腰部系上了一个“跟屁虫”(救生浮球),不料,因绳子没系紧,“跟屁虫”被风一吹,就漂向远处,且越漂越远。父子俩抓不到“跟屁虫”,逐步陷入险境。

当时,张卫华刚抵达该水域准备当天的值守救援工作。他以最快速度组装好电动冲浪板,驶向了这对父子。

“到达他们父子身边时时,他们体力已经耗尽,男孩呛了几口水,所幸被父亲托举在水面上,暂未下沉。”张卫华随后引导他们将身子趴在动力冲浪板上恢复体力,并将他们安全送到岸边。

发现溺水者如何安全的把他救上岸(脚踏冲浪板义务值守)(3)

自学成为“实力派”救援者

张卫华第一次救人是在2014年。当年9月,张卫华在湘江株洲大桥水域巡逻时,他把一个16岁的大个子少年从江中心救上岸后,自己双腿抽筋,差一点没能爬上岸。

从那以后,张卫华不仅苦练游泳,还自学专业的救援知识。“会游泳,不一定会救人。”通过学习,他懂得了溺水后4分钟内是黄金救援时间。所以,每次遇到有人落水,他都以最快的速度冲上去,在落水者还未没顶前展开救援。

2021年8月,深圳一家爱心企业向他们捐赠了一块电动冲浪板,有了科技助力,让张卫华成了“实力派”救援者。

今年5月以来,每天下午4时到晚上10时,张卫华都会在湘江株洲段3公里水域来回巡逻值守,“今年能救起这么多人,电动冲浪板的功劳首当其冲。”张卫华说道。

据统计,张卫华值守湘江边10年来,共救起12名溺水者,处置溺水危险事件185起,劝阻劝退野泳者数以千计。

“上岗”12年,他们从湘江里救起134人

曾经,湘江株洲城区段平均每年溺亡20余人,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8月,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65岁的邹国良临危受命,以冬泳队为基础组建了株洲湘江义务救援队,并于2016年1月将其升格为救援协会。

张卫华靠着一人一板,今年救了8名溺水者;退伍军人易清平退伍不褪色,救起1名溺水者;女队员姚爱萍与罗大明用抛救生绳的方式救上来2名溺水者……细数队员们的事迹,76岁的协会会长邹国良笑着说,“救援队的队员都是好样的!今年共救起15人。”

经过12年的发展壮大,湘江义务救援协会发展壮大,救援队员发展到360余人,他们中有教师、警察、医生、公务员等。12年来,他们累计从湘江里救起134个鲜活的生命。

邹国良对记者说,协会的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救援基地问题也有望得到解决,“有各方支持,我们永远会行进在水上救援的路上,做湘江边的生命‘守护者’!”

(一审:丁鹏志 二审:黄京 三审:周文博)

[责编:孙燕飞]

[来源:三湘都市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