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数大小比较法则(通过比较寻找差异和变化)

加减是一切运算的基础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负数大小比较法则?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负数大小比较法则(通过比较寻找差异和变化)

负数大小比较法则

加减是一切运算的基础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

我给他讲加减法

就注意到

就像我们熟知的: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实际上除法也是减法的简便运算。

比如有12个鸡蛋,每天吃3个

可以吃几天?

我们现在是用除法

12÷3=4

原始人最初应该不懂除法

而是用减法

12-3-3-3-3=0

可以吃4天

后来减的次数多了,总结归纳出除法。

乘法从加法简化而来,除法从减法简化而来,

幂是乘法的简化,微积分也无非是加减法而已。

所以,有一阵我觉得数学都是从加减法来的。

加减是一切运算的基础。

那么,加法和减法,哪一个先出现?

可能减法先于加法

可能有人认为先有加法再有减法。

理由是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我觉得不尽然。

不过数数确实是加法,123456数下去,就是 1 1 1

还有就是:

昨天剩了5只兔子,今天又打了8只

现在一共有几只兔子?

这当然要用加法。

不过更可能的情况是

昨天打了9只兔子,吃了4只

剩了5只

原始人不用等到第二天打猎后

前天晚上在山洞里

剔着牙,摸着肚皮

可能就在考虑减法的问题了。

所以我觉得除了数数外,可能先有减法。

减法比加法更重要

加法和减法哪个更重要?

我觉得减法更重要。

因为人类往往更喜欢比较,看到差异和变化

才能找出关系,发现规律,总结趋势。

比较就要用到减法。

比较可以是现有各个存量的比较

比如我有10个苹果,他有6个

我比他多4个,他比我少4个。

也可能是一个变量不同时点的比较。

我昨天有10个苹果,

今天还剩7个,吃了几个?

存量比较就是找差异

变量比较就是找变化

都要用减法。

那加法呢?

加法能用减法理解吗?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法何尝不是减法的逆运算呢?

从a b=(a b)=c,应该看到

(a b)-a=b

a b=c,要看到c比a多了b,c比a大b

a-b=c

应该从中看到

就存量来看,a比b大,多,长,高,宽,久,重c

b比我小,少,短,矮,窄,短,轻c,这就是比较。

就变量来看,a比b多了c,这就是变化。

持续的变化就能看出规律,趋势。

加法一般只能让不同的量混同。

减法却有更丰富的意义。

所以,减法比加法重要。

减法的思维运用

运算当然离不开加法,更离不开减法。

很多问题,如果用减法去思考

更容易理解。

比如和差问题

例题1

a b=42

a-b=22

我们懂方程,很容易

上式-下式, 得2b=20,所以b=10

上式 下式, 得2a=64, 所以a=32

可是孩子不懂方程,需要算术思维:

(a b)比a多了b, a-b比a少了b

(a b)比(a-b)多了多少?

多了2个b

也就是2b=20, 所以b=10

另一种思路:

a-b=22

就是a比b大22,那么我在a b中添个22和b凑在一起

a b 22=42 22,就得出2a=64, 所以a=32

例题2

a b=x

b c=y

a c=z

上面1式减2式,得a-c=x-y,也就是a比c大x-y

a-c=x-y

a-c=x-y,

a c=z

这样就变成了例题1.

当然也可以把三式相加:

2(a b c)=x y z, a b c=( x y z)/2

然后分别和三式相减。

例题三

妈妈今年36岁,红红6岁

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红红4倍还多6?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研究数量变化和比较的问题

妈妈今年30岁,红红6岁

妈妈比妈妈大30岁

每个人的年龄都是过1年长1岁

所以无论多少年,妈妈总是比红红大30岁

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红红4倍还多6

也就是,妈妈的年龄比红红大3倍还多6

妈妈的年龄比红红大30岁

从30岁里面减掉6岁就是整整3倍。

也就是红红年龄的3倍=30-6=24

所以几年后红红的年龄是8

红红现在6岁

所以是两年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