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

香斓雅韵2019|独家首发

托尔斯泰:"如果爱一个人,那就爱整个的他,实事求是地照他本来的面目去爱他,而不是脱离实际希望他这样那样的⋯⋯"

也许世界上情有独钟关于童话故事很多,然而世间确实有如此动人心扉情缘缔结。有人把一份情当着擦身而过一错再错,天烂漫、地回游,不善于争取和抓住;而有的人坚持初心,孤注一掷守候一份永久真情,彼此等待、彼此守候,最终取得圆满结局。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

《鸳梦重温》是一部一战时期的美国经典片。由茂文·勒鲁瓦导演、葛丽亚.嘉逊、罗纳德·考尔曼演绎。1942年上映,豆瓣8.6,以一部为之动容相濡以沫的爱发生在1918秋天,一位名叫史密斯上校在梅尔布里奇精神病院疗愈并失去记忆,几十年的人生突然变成失忆病人,带着迷惘和绝望的心情,他与舞女波娜邂逅了。波娜主动担负起了史密斯起居职责,在波娜的精心照料下,史密斯渐渐明朗康复起来。尽管记忆零散有待恢复,但重拾了写作能力的他成为了一名作家。随之,一场意外车祸唤醒了查尔斯脑海记忆,同时也丧失妻子波娜的一切。伤心欲绝的波娜孤注一掷以秘书的身份前往查尔斯处,这对心心相印恋人,却一再错身而过的情侣能否获得圆满的结局?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2)

《鸳梦重温》系美国米高梅电影公司于一九四二年根据吉姆士·希尔顿的同名小说改编摄制的。影片荣获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配角等五项奖,成为轰动一时的名片。

老片以黑白浓重似黑玫瑰般熠熠生辉,历尽长河更迭再回首还是那段永驻的情缘,让人不禁想起世间竟如此浓情蜜意,还有那一份久远的情缘,不管世事变迁、世界变化多端;总有一份冥冥之中的情感,让你独独前往……亦壁鸠鲁:"幸福就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3)

一、茂文·勒鲁瓦:一位卓有艺术天赋的美国导演。

胡塞尔:"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幽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茂文·勒鲁瓦:(1900-10-15一1987-09-1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美国电影导演、制片人。出生于加州三藩市 。父母是犹太人。家里经济被1906的一场地震所摧毁,为了生活,12岁时就以一个童星歌手出道唱歌,随后前往好莱坞。

他的第一部电影导演的工作是1927年的《No Place to Go》。由于他可以小成本的电影赚取高获利后,他开始受到电影商业的欢迎。1943年,LeRoy以《Random Harvest》一片被提名最佳导演,并以《The Wizard of Oz》被提名最佳制片。另外1946年还因《The House I Live in》获得奥斯卡荣誉奖。1976年更获得了Irving G. Thalberg Memorial Award。

LeRoy在1965年退休,并在1974年出版了他的自传“Take One”。LeRoy在1987年,由于阿兹海默症,于加州比佛利山庄去世,在好莱坞的星光大道1560 Vine Stree上留有他的一颗星。

LeRoy在出道以来,以4年一部的节奏,能够40年都在第一线持续在好莱坞发光,实属稀有的电影导演代表。尤其是他的《Little Caesar》、《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以及《The Bad Seed》都具有先于时代的题材嗅觉。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4)

《鸳梦重温》茂文·勒鲁瓦尤其以人物穿插故事连结,循环相扣,既引深入径、又返璞归真,对人物情感心理把握新颖独到。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5)

场景①

波娜和查尔斯偶遇相识,活脱脱的表现了情感人物的个性张力,雍容华贵下的波娜诠释了热情又开朗的个性,拥有不俗气质和谈吐不凡,带给人们不仅以美的享受,更会向往40年代还有如此而又金贵的扮相和端美气韵。

男主人公查尔斯更是气质不凡,在温文儒雅的情况下,展现的是一双忧郁脸庞及深邃的眼睛,那份忧郁不得不想像给观众带来他从何而来,因为什么?让人与之产生共鸣,随着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邂逅相遇,演示了一段段深情并茂的故事框架。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6)

场景②

这种故事情节架构起了史密斯"间断性遗忘症"失忆构建心理认知,这份认知完全利用递进式心理复杂情感表达,以纯推进人物内心复杂情况认可事实过滤、否定、缜密,对影片起着相辅相成的故事架构引深作用。

查尔斯只要受到外界某一次偶然回忆,那么零散记忆重启。查尔斯恢复记忆后,他的外甥女爱上了他,并且疯狂的追求他。而查尔斯却在恍惚的记忆中搜寻一丝丝往日的碎片,试图通过一闪而过的画面来寻找失去的记忆。

既能回味生活的现实片段时刻……这一份记忆的保留,是导演通过战争无声甚有声对查尔斯内心精神创伤难以复原详述。也是导演编剧对人物心理详实诠释,告诉了人们战争的残酷可怕,对人性摧残和精神枷锁,又有多沉重,就像一座十字架一样,让人不得不背上沉重的包袱,即使活着也如行尸走肉般不得安宁。

导演志在呼吁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对爱情神圣的向往;对亲情有难能可贵的盼望……等等,这一切形成了战后疗愈人员所经历的场景,纵使他的爱好抛弃现有的一切情感和伤痛,包括他和波娜的爱情一波三折。

为了增加情节的深重详实,导演又利用查尔斯在理性和感性之间作出了郑重的选择,他和基蒂缔结情景之好,却突然被对方发现他的心事,还是念念不忘那一份梦幻中的过去式。

从这一点来说,茂文·勒鲁瓦导演毋庸置疑的符合人物情节似雾又看雾的惊人场景,英国都市上层社会与乡下静怡生活鲜明对比,在扣人心弦的神秘气氛中展现一份完美的答卷。影片跌宕起伏相互相承,既让他们重逢、时空过渡、鸳鸯重温,都是经过缜密的叙述连贯呵成了一曲美妙的《鸳梦重温》结局。

茂文·勒鲁瓦以完美的邂逅情绪张力,完胜了男女主人公对情感执着热情,以及对人类美好的积极态度。他的新颖手法确实在40年代是一个超前的杰作,也带给人们毋庸置疑的一份完美。费希特:"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7)

二、葛丽亚.嘉逊(波娜、汉森):一位端庄优雅执著真情的女子。

泰戈尔:"纵然伤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为你不知是谁会爱上你的笑容。"

葛丽亚.嘉逊:(1904-09-29一1996-04-06)北爱尔兰。1934年,她在伦敦一家剧院演出,被当时英国戏剧电影演员劳伦斯·奥立弗发现,葛丽亚开始了演员生涯。幸运的葛丽亚在一次舞台,又被好莱坞制片人发现。有一次,嘉逊临时被指派代替主角演出,不料一举成名。后来,她转战电视界,与劳伦斯·奥立弗合演过《罗密欧与朱丽叶》。

1938年,米高梅公司老板梅耶在一次戏剧演出中,发现了嘉逊端庄优雅的外型和表演才能。认为她适合演夫人类型的角色,便以500美元的周薪与嘉逊定了合同,嘉逊就这样来到了好莱坞。

当时在影坛上走红的女明星虽然有琼·克劳馥、爱琳·邓等人,但与嘉逊的类型不同。因此,她便以独有的魅力、高贵的风度、富有才华的气质和精湛的演技应运而起。

她的戏路本来很宽,但公司总让她演夫人角色,使她定了型,未能发挥出塑造不同类型人物的才能,这是很遗憾的事,就连她自己也曾自嘲地说:“我是米高梅的光荣夫人。”

1942年凭借《忠勇之家》获得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1968年宣布息影,1996年4月6日逝世。代表作品有《万古流芳》、《傲慢与偏见》、《忠勇之家》、《鸳梦重温》、《居里夫人》。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8)

葛丽亚.嘉逊诠释波娜和汉森,在场景中自由切换不同身份认知:

场景①

波娜满怀着希望和热情,以善良诚恳的态度接纳有精神创伤的史密斯亲情照顾,并且由此而爱上他,辞掉工作在乡里租起了一套公寓,并且与之匹配的结婚生子。

作为一位女人,有良好的归宿和心上人,待在一起相濡以沫、相夫教子,这正是每一个善良贤妻女子最好表达。

此时的葛丽亚正值豆蔻年华,全能演绎女主人公那种截然不同的心胸。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9)

场景②:

波娜变换了自己的身份化名为汉森,继续潜伏自己前夫史密斯身边,现在叫查尔斯,而查尔斯根本就不认识汉森,还以秘书身份给他安排所有的一切,波娜心知肚明,知道史密斯已经忘掉了自己,而现在成为英国工业巨头的查尔斯显然一副贵族模样。

为表达波娜和汉森不同心情,嘉逊重新揣摩表演不同之处,前期波娜个人展现的是热情开朗浪漫个性;后期汉森展现的是忧郁深情并茂。

汉森时刻备受心理煎熬,而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去迎战夫君的记忆。在苦涩中盼望有朝一日能对自己放开或者坦言。然而查尔斯违背事实竟然谈起恋爱,让波娜苦不堪言,除了自己无论如何兢兢业业工作,给他细致入微的体贴情感,只能靠自己心思去体会,留给人们或许有更多猜想。

其实查尔斯有似曾相识感觉,只不过无法努力回忆某种遗失回忆,似乎又在他脑海存在一种幻像,而不是真正确定汉森和他的关系,似乎又和他有关系;从这一点确定上嘉逊演绎的相当出彩,人物内心表达相当清楚。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0)

最近重温了这部电影,它给我带来很大冲击,主要是因为葛丽亚的精彩演绎。她展示出了不同时代《傲慢与偏见》的完美演技。

以伊丽莎白和达西社会定位形成《傲慢与偏见》地位悬殊,让小资家庭出身的伊丽莎白和富家公子达西形成婚姻观的认知偏颇,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和谐婚姻。后来伊丽莎白通过亲眼见证了达西的为人处世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彼此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

葛丽亚很好把握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着重反映了女性人格独立获取权利追求渴望。

葛丽亚.嘉逊很好把握了,伊丽莎白聪敏机智过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的演绎。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获取美满的爱情。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1)

《鸳梦重温》葛丽亚更能让波娜和汉森之间的心境不同,让女主人味道情节更浓,人物故事更有味道和可读性。有趣的是葛丽亚通过眼神、肢体语言,让你了解她过多不幸,这深深打动了我……最后一个场景,当她和心爱之人拥吻一起,我流泪了,我的心被触动了。

无需多说,葛丽亚既克制而又极富感染力的表演是其它演员身上罕见的……这种本色神似的表演又动心魂魄的,也是一种神秘的美和探讨式的美。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2)

《鸳梦重温》唯一要说的是葛丽亚主演的影片,远甚于飘片中的斯嘉丽。在这部电影里,她是那样的人性化,柔弱,体贴,可爱.....正是这些特质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在眼下的社会,观看这部电影是如此令人耳目一新。我想我们已经遗失了生命和爱情的魅力。今天的所有电影都充斥着性和暴力。我真的相信在许多年轻人的内心深处依然有浪漫存在。可惜如今社会,几乎难以寻觅。

观众需要是不仅有旗帜鲜明的人物特点更能带动观者情绪并与之而有关,接下来的发展情节和场景具体怎么样,整个影片的前后框架令人赞叹。

可见葛丽亚的表演功夫和喜剧天分是不可多见的好演员之一。也是让人所倾倒的一位美丽伟大的女演员之一。

葛丽亚把波娜、汉娜两位女子的前后心理对比堪称杰作。恐怕如今的我们很难在现代影片中能够看到如此惟妙惟肖的心理表达模式了。

尽管好影片很少,精湛演技的演员也不多,但是历史长河永远都有几位光彩照人的面目,世世代代的人都会去瞻仰关注他们,这就是文化精髓推进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演绎经验。泰戈尔:"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3)

三、罗纳德·考尔曼(史密斯、查尔斯):一位忧郁上校邂逅情感复苏。

海明威:"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罗纳德·考尔曼:(1891-02-09一1958-05-19英国,萨里,里士满。是一位英国演员,曾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开始进入演艺界,1920年后到了纽约开始出演电影。二战时参与过英国战争救济协会以及红十字会。

罗纳·考尔门是家中6个孩子中的第5个,他的父亲是一个富裕的丝绸进口商,母亲则是有苏格兰血统的家庭主妇。罗纳·考尔门非常有教养,稍微有些孤僻。后来他加入了军队,在那里他找到了友谊同时也参与了一些业余的演出。

1914年,23岁的罗纳·考尔门被派往德国参战,他在战场上被榴弹击中受了伤,1915年返回。罗纳·考尔门在1920年到了美国。他早期所拍摄的无声电影大多是一些爱情片,1925年他同制片人塞缪尔·高德温签订了一份为期9年的合同,30年代中他凭借自己的嗓音和风度开始成为最著名演员之一,塞缪尔觉得他已经成为了大牌演员,限制他一年只能拍摄一部影片。

1939年时他还主持过电台节目,1943年他因为电影《鸳梦重温》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提名,1947年时终于凭借《死吻》获得了这个奖项。50年代后拍摄工作有所减少,他计划写本自传,但是因为健康问题没能如愿,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他不愿说别人的坏话。1957年他拍摄了自己的最后一部电影,之后于第二年去世。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4)

罗纳德·考尔曼演绎史密斯、查尔斯手到擒来,用沉稳而又严肃幽默的风格诠释了经受过战争苦痛精神心理情绪人物,表达的是一份让人不信悲怜,那个时代人们生活悲凉以及对战争痛恨,给人们带来心灵创伤有多沉重。

罗纳德演绎史密斯,过渡查尔斯,从默默无闻、口语不清,全能心领神会对方意图。其实波娜根本不知道他的真正身份,他也没有办法证明他自己有利身份,他在痛苦和迷茫中,所表达人物内心迷茫与深情,总能给人留下一份深深的凄凉之美。

像这种经历战争的人物,他所看到的和经历的炮火灼烤的雪水泥浆中,又被寒风冻成冰坨……轰鸣的爆炸声、力竭的厮杀声、以及濒死者的哭喊声,在这种极度季节战场的萧萧冷风中显得突兀而梦幻,都像脚镣手铐一样实实在在的充斥在史密斯的脑海中。

罗纳德用沉稳的心理情绪表达了前后两人心里落差变化,在回忆中不断反省,在不一致的变化中不断去推论自己的根源和过去式,统一在影像中表达了不一样的对比宣泄情绪。

战争所带来的创伤是毋庸置疑的,需要随后的心理疗愈和精神疏导达成健康状态。尽管过程漫长,一场战争下来,通过疗愈的大多数很多痊愈,但也有部分在有生之年成为了废人,在极度的惶恐和自卑之中聊此一生。给人留下了悲怜的结果。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5)

场景①

波娜来到他的身边,他似乎能够想起点什么,又似乎想不起什么......他徘徊忧郁,甚至在接受基蒂爱情时,他唯一的不能忘掉汉森一双眼睛,也许爱情和他生活本身一起的人,才会是他最终难忘,似乎绵绵之中能促成这对苦命鸳鸯旧梦。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6)

场景②

在汉森伤心欲绝准备和他破镜重圆时,想望他想起来曾经妻子波娜身份,但让波娜非常的泄气。以出外旅游为借口暂缓12年的情感纠葛,且以证实破镜重圆结论。

罗纳德恰好的演绎的一位中年男性,似乎经历过感情和未经历过感情的复杂历程,他的拿捏丝丝相扣,引人入怀。

以全新的视觉幽默诙谐的风度,诠释上层社会所表达的成功者形象。以英国商业巨头闻名遐迩的名字以及情感事业并重,更能让他演绎出的一份绅士风度。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7)

罗纳德·考尔曼在《消失的地平线》的英国外交官表演沉醉于迷离的一种风景与人物心理升华的净化演绎。在这里忘记了战争,忘记了一切纷杂的世事,而完美的人与自然成果与之呼吸的自然状态。正是罗纳德的表演方式,才是香格里拉闻名于世的景观,可见著名的演员影片的广告效应威力有多大,不然也不会展现那么多的我国的风景,令人为之向往的迷醉。

罗纳德善于捕捉表达人物心理变化微情绪特长,更能演绎靠近主题人物所表达诠释内容,在领悟和迷醉中感叹伟大的文学作品的内涵,也感叹演员的文化底蕴的功力非凡。

他那克制富戏剧天赋感染力是罕见的表述……这部电影已经成为我的最爱,主要原因是罗纳德·考尔曼能够深入解读一个被过去压垮了内心的灵魂,告诉你这颗心灵在最后又是怎样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很少有演员能够深入到个角色的灵魂深处。他的表演会继续让我神魂颠倒很久……

他对待汉森的真情流露尽管木纳、有些犹豫迟缓,只有波娜他的妻子能够读懂他,理解他。

最终追踪而来而重新寻觅”梅尔布里奇精神病院”,这一条路也回忆到了和波娜《鸳梦重温》的日子,回归执着的美好还是当初的模样。海明威:"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8)

四、观: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

金庸:"你瞧这白云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葛丽亚.嘉逊:天生的一副贵妇人的模样,也有一种脱俗的美。

眼睛眉毛上扬给人一种高贵而又傲慢的傲娇女子。她在《傲慢与偏见》中很好的表达了一位傲娇的女子的情感抉择,在过程中亦朝亦情引人入胜的高洁的爱情三观,对待情感的一份执着与远见,终究在时间变化欣然接受,而完美的诠释自己情感。

在《鸳梦重温》中幽默开朗热心美丽而又大方的女性形象,这是葛丽亚对观众留下的深刻印象。恰好的拿捏了一位喜剧演员和热爱生活的女性,为了追寻内心的真诚和感觉,也为了一份相濡以沫的真情而愿意等待,甚至愿意忍辱负重得到那一份真情的诠释。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19)

在一朝一世之中表达了汉森在波娜的切换中回归妻子角色,并且愿意以低调的生活观察查尔斯的病态人格,并且作出了相辅相惜的对等关系。

这种对情感对准的内心煎熬是一般被抛弃的女性内心的创伤所不能完全表达的,既要受到时间的煎熬,也要受到情绪的控制,在爱欲还休中诠释被爱和不爱之间切换前后人物内心对比,这是葛丽亚献给观众最美的状态精神食粮

尽管汉森身份卑微,却一直抱着积极而又阳光的心态,接纳一位精神病患者爱情,并且服务为荣提供应有帮助。这种超然于人性之外的爱恋之情却是难能可贵,导演与演员的呕心沥血之作表达清晰,给人诠释另一种人性光华。

影片中的葛丽亚表演给人一种新颖端庄而又美丽大方的女性角色。尽管是1942年的影片,可是带给我们的视角冲击完全是经典角色。纵然现在电影,也未必能够超越它,黑白电影经典就经典亲切自然真实,看一部有一次不一样印象。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20)

罗纳德·考尔曼影片中杰出不同表现,既有诙谐幽默的黑色成份,又有上层社会的绅士彬彬有礼,他的风度翩翩,接人待物文明意识给人一种精神而又向上的贵族精神,被他淋漓尽致的演绎出来。

在《白姊妹》、《黑天使》中,同样以不同层面的诠释的人物所表达的内心感觉。不仅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更能在影片中得心应手表达所需要的人物深刻内涵,这与他当年喜欢舞台剧表演方式所带来表演方式奠定了雄厚基础。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21)

在《鸳梦重温》中,把一位战后深受心灵创伤的人诠释的精神与内心渴望,对比生活的热爱一点一滴真切自然真情流露,展现人物形象活脱脱的杰作。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可你却不记得曾经爱过我...虽然称不上荡气回肠,可细腻的情感真挚的触动心底,让人感动到流泪。本片可谓是爱情节爱情电影的最初版本,精巧的剧情设计带动观众的情感,节奏把握的相当到位,两位演员都表现的很完美

观汉森和查尔斯之间的情感,既使放在现在,也是难能可贵的一片真情,也许是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简单和单纯,对于情感才会真真切切爱恋统一,而我们现在对情感繁花似锦,己没有了花好月圆的结局,只是缺少了人性中的一份执着;还是一份包容;这是一份心知肚明的计算?

也许放在每个人婚姻生活里,我们所应该表达的真切自然,是为了得到一份认知;也许只有精神物质共存的情感保持尊严才能永恒;也许只有把对方当做宝抱团取暖少了一分妒忌;那么互相的情感就回归当初,我们需要维护彼此空间,需要共识理解和默契,对对方的一切关系接纳和不接纳之间还原成一条平行线。

倘若这条平行线不能达到统一,所能摧新男女之间美好和执着挚真挚诚的爱、挚真挚诚的友情、挚真挚诚的尊重,才是我们应该传续下的文明意识,也是我们共守婚约情缘主题。 丰子恺:"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鸳梦重温豆瓣影评(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22)

结语:

鲁迅:"有些人毕生所追求的东西往往是另一些人与生就俱来的东西。而当人生将走到尽头时, 也许毕生追求的人得到了所渴望的,而与生俱来的人却失去了他们仅有的。"

爱,是推动这个世界的生命力。因为有爱,生命才美丽。因为有爱,人生才会活得更幸福,才会为周遭送去春风,细雨,滋润彼此的心灵,一同在自然里幸福地成长。

观:1942《鸳梦重温》美好情缘,也正是现实家庭我们互相维护婚姻关系、天长地久的情缘之初。多需要了解、碰撞、融合的过程,没有一竿子到底的所谓理想婚姻,只是锅沿略勺把关系,关键如何得当,还原一份最初的梦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