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自然法则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一直很惊讶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自然法则吗?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自然法则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自然法则吗

一直很惊讶一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能把自私说得这样理直气壮、大义凛然的,真是不得不佩服这句话的创造者。

不是我危言耸听,这句话给人的感觉就是在为自私披上一层高尚的外衣。当然,懂这句话的人自然它的真正含义,不会随便使用这句话。

但不懂的人则会把它时常挂在嘴边。比如:当他在为自己谋取某种利益,但又可能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时,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就会用这句话来安慰自己,有了这句话,似乎他所做的一切就心安理得了。

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原意如何呢?它又是怎样被误传的呢?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的出处是晋朝的一部佛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该经里面是这样说的:

“人生为己,天经地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佛经里面怎么会出现这样劝人为私的话呢?其实,是我们的误解。

一个字的理解区别,就让这句话的意思完全相反,哪个字?

为!

我们现在读的是四声,也就变成了现在的意思;而原文应该是读二声,也就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这个为。为,在这里是动词,“为己”就是经营好自己的意思。

按照这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学会做人,是天经地义的;不会为人,是天理不容的。

你看我们今天把这句话都理解成什么了?我们记住了这句话,却忘了它本来的意思,这就是以讹传讹。

有人不服气了,说这句话还可以追溯得更早,就是战国时期的杨朱学说,它就是提倡的一切为私的观点。

杨朱学说

不错,在孟子的《尽心上》等众多经典里,确实提到过杨朱学说,孟子是这样说的: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说:杨子的思想崇尚自我,只要是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哪怕是一点一滴,就算利国利民,他也绝不会做。

孟子觉得这是一种自私。孟子提倡“仁”、“爱”,就是要舍己为人,而杨子的一切为私刚好与之相反,所以孟子对杨子的学说提出了严重的批判。

孟子

杨子是谁?

杨子,原名杨朱,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杨朱学派创始人。也许你还没听过这个人,不过他的学说在当时和墨家并称为:“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由此可见其影响力。

孟子比杨子晚出生20多年,基本上小了一辈儿,孟子后来才将儒家发扬光大。

杨子认为:生命诚可贵,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活着才为大,自己好才是真的好,别人再好都和你没关系,一切都要以自己为中心,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否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大自然的一切不都是在为了生存而存在吗?

杨子的这种观点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原型。那么他的这种观点对么?

怎么说呢?作为人的本性,他的这种说法没错,但要作为一种学说拿到台面上来讲就有点儿难登大雅之堂了。

人人都为自己而活,那还要这个社会、这个群体干什么呢?人的欲望是不一样的,如果都要让自己快乐,岂不是要将痛苦强加于别人身上?那人类岂不变成动物世界了?

佛会答应吗?

还有一点:如果杨朱学说真的那么好,它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呢?

优胜劣汰,所以,希望大家以后在用这句话的时候,请使用它的正确含义。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