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译文,吴下阿蒙文韬武略

吕蒙“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恒书传,轻财尚义”,值得后人学习和效法;他“勇而有谋,断识军机,谲郝普,收荆州”不愧为一代名将。

【吕蒙小传】

早年时期

吕蒙出生于东汉光和元年(178年)。年少时,南渡长江(汝南富陂在今天的安徽阜南吕家岗,位于淮河以北,此处“南渡”也有可能是指南渡淮河),依附姐夫邓当。

吴下阿蒙译文,吴下阿蒙文韬武略(1)

邓当为孙策的部将,曾数次征伐山越。吕蒙大约十五六岁,曾偷偷跟随姐夫邓当外出作战。后来,邓当发现了他,非常吃惊,并厉声喝叱他,但吕蒙依旧偷偷跟随。作战归来,邓当将此事告诉吕母。吕母很生气并要处罚他,吕蒙说:“现在这样贫贱的日子,实在是难以生活下去。外出作战,说不定可以获得功劳,就能取得富贵。况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欲攻灭胡人时,曾说此语)”吕母怜惜而饶恕了他。

吕蒙像

当时,邓当的一个手下官员,见吕蒙年幼,很轻视他,说:“吕蒙那小子有什么能耐?这是想拿肉喂虎而已。”后来,又当面耻笑羞辱吕蒙。吕蒙大怒,举刀而杀之,逃到同乡郑长家中。后通过校尉袁雄出来自首,袁雄为吕蒙从中说情,并将他推荐给孙策。孙策见吕蒙确有过人之处,便把他安排在身边作事。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职务,任别部司马。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享年26岁。孙权接掌了江东的大权,想把那些统兵较少又发挥不了多少作用的年轻将领检选出来,把他们的部下加以调整合并。吕蒙听说后,知道部队合并后,自己想有所作为,就更困难了。于是,他想办法赊来物品,为部下赶制了绛色的服装和绑腿,并加紧操练。孙权检阅时,吕蒙兵马“陈列赫然,兵人练习”,孙权见后大悦,认为他治军有方。不但没有削减其部,反而增加了他的兵员。

屡建战功

建安九年(204年),孙权讨伐黄祖,击破黄祖水军,获悉丹阳、豫章、庐陵三郡的山越起事。孙权引军返回,吕蒙随军征讨。至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孙权命征虏将军吕范平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北),荡寇将军程普进击乐安(今江西德兴东北),建昌都尉太史慈抚治海昏(今江西永修东),同时,令吕蒙与别部司马黄盖、韩当、周泰等率兵镇守险要,担任山越最为活跃地区的县令或县长。吕蒙与诸将遵照孙权的部署,各自以武力平定了本地区起事的山越族人。吕蒙因功被任命为平北都尉,兼任广德长。

吴下阿蒙译文,吴下阿蒙文韬武略(2)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采纳将军甘宁建议,发兵进攻夏口(今湖北武汉境),吕蒙随军出征。江夏郡太守黄祖下令用蒙冲战舰封锁沔口(汉水入长江口),用大棕绳系巨石为锥以固定舰位,上有千余人用弓弩交射,封锁江面,吴军进攻受阻。孙权命偏将军董袭、司马凌统各率百人敢死队,身穿重铠,乘大船冲抵蒙冲舰旁,董袭挥刀砍断棕绳,战舰顺水飘流,孙权军遂溯流而进。黄祖见孙权兵来,黄祖急派水军都督陈就率兵反击,吕蒙统率前锋部队,身先战阵,亲自斩杀陈就。孙军乘胜水陆并进,包围夏口城。孙权督军猛攻,克其城,并屠之。黄祖只身逃窜,被骑士冯则追斩。此战,孙权大获全胜,一举歼灭宿敌黄祖,占领江夏地区。战后论功,孙权认为:“这次战事的成功,起因于先击败了陈就。”任命吕蒙为横野中郎将,并赐钱千万。

见状明判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吕蒙还跟随周瑜、程普等人在赤壁大破曹操,曹操引军北归,留曹仁等驻守江陵(今湖北荆州)。孙权命周瑜、程普统兵数万,与曹仁隔江相持。时益州将领袭肃率军投诚,周瑜上表,请孙权把袭肃所部拨给吕蒙管辖,吕蒙却称扬袭肃有胆识,有才能,并说袭肃向慕教化远道前来投诚,该增加他的兵力,不该褫夺他的兵权。孙权觉得吕蒙说得有理,听从了他的建议[66]。

不久,周瑜欲夺取江陵,先派甘宁袭取上游的夷陵城(今湖北宜昌),对江陵形成侧背威胁。于是,曹仁分兵围攻甘宁,欲夺回夷陵。甘宁向周瑜求援,诸将担心兵少,如救援夷陵,则造成江陵空虚。吕蒙对周瑜、程普说:“留下凌公绩,我与您一道,前去救急解围,按情势不会要太多的时间,我保证凌公绩能固守十天。”接着又献策,劝周瑜派三百人用木柴把本来险峻的山路截断,当敌人逃跑时,我方就可获得他们的马匹。

周瑜采纳了他的建议,亲率主力驰援夷陵,大破曹军于夷陵城下,所杀过半。曹军乘夜逃走,途经木柴堵塞的险路,无奈,骑马者皆弃马徒行。周瑜、吕蒙驱兵追赶截击,获得战马三百匹,军威大振。随即回师渡江,进军北岸,构筑营垒,向江陵发起进攻。此时,孙权为策应周瑜攻势,派兵包围合肥(今安徽合肥)。曹仁在近一年的交战中屡战失利,损失甚重,遂被迫放弃江陵城,退往荆州(治今湖北襄樊)。周瑜占领江陵,被孙权任命为南郡太守,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带。吕蒙因功被任命为偏将军,兼任寻阳令

一次,孙权对吕蒙说:“你如今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学习。”吕蒙推脱军务繁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 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吕蒙乃悟,开始学习,日积月累,他读的书,超过了宿儒耆旧。

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病死,鲁肃接任。鲁肃到陆口,途经吕蒙驻地。鲁肃为一代儒将,认为吕蒙是武夫出身,有些轻视他。有对鲁肃:“吕将军功名日益显赫,不能用老眼光看待他,您应当去拜访他。”于是鲁肃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受重任,与关羽邻接,将要采取何种策略,以防止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呢?”鲁肃仓猝回答说:“临时看情况办。”

吕蒙说:“现在孙、刘虽然是一家,但关羽实在是个如熊虎一样的将领,怎么不预定计谋呢?”于是,吕蒙详尽地分析当时的利害。鲁肃闻后,大惊,越席而起,靠近吕蒙,亲切地拍着他的背,赞叹道:“吕子明啊,我真没想到您的才能谋略竟达到了如此程度。”还说:“以你如今的才略,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兄长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从此,二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

吴下阿蒙译文,吴下阿蒙文韬武略(3)

时吕蒙与成当、宋定、徐顾三人的军营离得很近。后三人去世,其子弟年幼,不能任事,孙权想把他们的部队都合并给吕蒙。吕蒙坚决推辞。他给孙权上书,指出徐顾等三人勤于职事,忠于国家,子弟虽然年纪小,但不能废黜。连续上书三次,孙权才听从他的意见。吕蒙又为三将的子弟请老师,精心辅导。

后发制人

曹操派庐江人谢奇任蕲春典农,驻扎在皖城的田乡,屡次侵扰边境。吕蒙派人诱使投降,谢奇不从,吕蒙就寻其破绽发动袭击,谢奇退缩,部下扶老携幼,纷纷投降。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亲率十万大军进攻孙权,进至濡须口(今安徽无为东南),攻破孙权军江西营寨,俘虏都督公孙阳。吕蒙随孙权统领七万部众抗御曹操。吕蒙多次献奇计,且均有效验。还劝孙权在夹水口建立船坞[12]。吕蒙防范敌兵,精到细密。后曹操遥望孙权的军队,见阵容威严,布防严密,慨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遂不敢轻易冒进。适值长江春讯将至,孙权写信劝曹操尽速撤兵,曹操也审时度势,主动撤军而回。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为充实军粮,派庐江(治今安徽六安北)太守朱光在皖城(今安徽潜山)地区屯兵耕地,种植稻谷。又派间谍招降鄱阳一带的强盗头目,作为内应。吕蒙认为“皖县田地肥沃,如果粮食丰收,他们的兵员就会添增,这样一连几年,曹操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应该早点拿下皖县。”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

五月,大雨使江河水涨;闰月,孙权率军沿江而上,进攻皖城。朱光收聚部众据城坚守。孙权问计于诸将,诸将欲修筑土山,添置攻城器具。吕蒙说:“制造攻城设备和堆土成山,须多日才能完工。到那时,敌人城防已经巩固,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得皖城。况且我军乘雨多水大而来,如果旷日久留,大水必定渐渐退走,我们回兵的道路会遇到困难,我以为那是很危险的。

现在看来,此城不会十分坚固,我三军士气高昂,四面齐攻,很快就可攻克,然后趁大水未退而回军,这才是大获全胜的策略。”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吕蒙举荐将军甘宁为升城督,率领精锐士卒,从拂晓发起猛攻。吕蒙擂鼓助威,甘宁身先士卒,吕蒙以精锐紧随登城,仅一顿饭时间,就将城攻破,擒朱光,俘数万人。驻守合肥的曹魏大将张辽得知皖城告急,急忙率兵驰援,至夹石(今安徽桐城以北),闻皖城已失,只好筑垒硖石南而还。

此战,对孙权控制江淮地域起重要作用。孙权认为此战吕蒙功劳最大,重加奖赏,当下任命他为庐江太守。所俘获的人马也都分给了吕蒙,还特赐他寻阳屯田六百户,官属三十人。

吕蒙返回寻阳。不久,庐陵盗贼为乱,诸将屡次征剿未平。孙权说:“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下令让吕蒙前往征讨。吕蒙兵至庐陵,擒杀首恶,余下的全部释放,让他们复操旧业。

计取三郡

刘备占据荆州,派关羽镇守。孙权屡次索要,刘备拒不归还。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派吕蒙率两万兵士去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传檄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惟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刘备闻后,见形势危迫,匆忙从蜀郡赶到公安,令关羽争夺三郡。

三国志的吕蒙

孙权当时住在陆口,指挥诸军。孙权一面派鲁肃率万人屯驻益阳抵抗关羽,一面传递紧急文书给吕蒙,让他放弃零陵,立即回师增援鲁肃。

当初,吕蒙平定长沙,率兵赶赴零陵,路过酃县时,顺路找到了零陵守将郝普的旧友邓玄之,把他带在军中,想让他诱降郝普。吕蒙得信后,他并未公布,而是连夜招集将领,布置方略,说天亮就要攻城。

吴下阿蒙译文,吴下阿蒙文韬武略(4)

布置完毕,他对邓玄之说:“郝子太知道世间存有忠义,也想行忠义之事,但不明白时势。左将军刘备在汉中,被夏侯渊围困住。关羽在南郡,而今我们主上亲自前抵南郡。近来攻破樊城关羽的大本营,解救酃县,关羽已被孙规击败。这些都是近期发生的事,您都亲眼所见。他们现在首尾各处一方,自救都来不及,哪有余力再营救零陵啊!现在我们的士卒精锐,人人都想为国立功,主上正调遣大军,相继上路进发。眼下子太的性命朝夕难保,却苦等毫无希望的救援,就同牛脚印坑中积水里的鱼,还希望用江、汉的水来活命,其毫无可依赖也是很清楚的事。

如果子太能够将士齐心,坚守孤城,尚能苟延残喘一些日子,以等待后来有所投靠,这也算可行。如今我缜密计划安排好兵力,用来攻城,过不了一天,就会将城攻破,城破之后,他自己身死于事无补,而让百岁的老母,满头白发受人诛杀,岂不痛心?我猜想他是得不到外面的信息,还以为有外援依靠,故此才顽固到今天这个地步。您可前去见他,向他陈述这种利害。”

邓玄之会见郝普,把吕蒙的意思转述给他。郝普信以为真,心中恐惧,准备投降。邓玄之先出城报告吕蒙,说郝普一会儿便至。吕蒙预先命令四领,各选百人,待郝普出城,马上抢入,守住城门。不久,郝普出城,吕蒙迎上去,拉住其手,跟他一起上了船。寒暄之后,拿出孙权的紧急文书给他看,拍着手大笑。郝普接过文书,知刘备已到公安,关羽已到益阳,方知中计,“惭恨入地”。吕蒙智取郝普后,又与孙皎、潘璋率部并进,赶赴益阳。双方大战在即,时值曹操攻打汉中,刘备后方吃紧,被迫与孙权讲和。孙权也想乘机攻取合肥,同意罢兵。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孙权把零陵郡和郝普等还给刘备。为表彰吕蒙的战功,以寻阳、阳新为吕蒙的食邑。

濡须会战

孙权回军,征讨合肥,为魏将张辽所挫。孙权围合肥十余日不克,遂撤围退兵,至逍遥津(今安徽合肥东)北,张辽乘机率步骑发动袭击。吕蒙、甘宁、凌统奋力抵挡,拼死厮杀,掩护孙权逃至逍遥津,孙权急策所骑骏马腾越而过。时值将军贺齐率三千人在逍遥津南接应,孙权才侥幸得免。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魏王曹操治兵完毕,遂再次兴师伐吴,进至居巢(今安徽巢县东北)。孙权即在濡须口筑城据守,以扼控濡须水与长江交汇处。同时,以吕蒙为都督,令其率军守濡须坞(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关镇),凭借以前所建的船坞,置强弩万张以拒曹军。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二月,曹军开始正式进攻。曹操的前锋尚未安营,吕蒙即率兵出击,将其击溃。由于吕蒙、蒋钦节度诸军奋勇抵抗,曹军久攻濡须坞不克。交战至二月底,孙权退走,并派遣都尉徐详前往曹公营里请降。三月,曹操接受了孙权的请降,引军撤退。曹操退兵后,孙权任命吕蒙为左护军,并从偏将军升任到虎威将军。孙权又任命荡寇将军、濡须督蒋钦为右护军。

首倡灭羽

同年冬,镇守陆口的鲁肃去世。吕蒙代替鲁肃为都督,西驻陆口,原来鲁肃所部人马万余全都归吕蒙指挥。孙权任命吕蒙为汉昌太守,增食下隽、刘阳、汉昌、州陵。

吕蒙辖区与关羽的江陵毗邻,二人各守其土。吕蒙深知关羽善战,有对外扩张的野心,而且从地势上讲,又处在自己的上游,绝对不会长期相安无事。因此,积极备战,准备伺机收回荆州。

吴下阿蒙译文,吴下阿蒙文韬武略(5)

当初,鲁肃在世时,鲁肃等人认为曹操雄踞北方,战乱刚刚开始,孙刘两家应该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同仇敌忾,不可因双方利害争夺影响大局。当时,吕蒙就持有不同见解,曾向孙权献陈密计,他说:“如果现今让征虏将军孙皎据守南郡,潘璋进驻白帝,由蒋钦带领一万人的机动部队,沿长江上下巡察,敌人出现在哪里就奔赴哪里,而微臣我则为主公向前占据襄阳。像这样进行布置,还担忧曹操什么呢?还依赖关羽什么呢?再说关羽他们君臣,依仗其狡诈和力量,处处反复无常,怎么能将他们当作真心的好朋友啊!现今关羽之所以没有立即向东侵犯我们的辖境,原因就在于主公您无比圣明,我们这些将领还在世啊。如今不趁我们强壮时打他们的主意,一旦我们死了,要想在施展力量,还可能吗?”孙权深纳其策。

孙权又对吕蒙反复说起攻取徐州的意图,吕蒙回答说:“如今曹操在黄河以北,安抚平定了幽州、冀州,没有空暇顾及东面,徐州境内防守的兵士所说力量微不足道,只要去进攻,自然可以攻克。然而徐州的地势,只通陆路,是骁勇骑兵驰骋的地方,至尊您今日得到徐州,十天内曹操就会来争夺,虽说用七八万人来坚守它,还是值得忧虑的。不如攻取关羽,占据全部长江流域,形势就会更加壮大。”孙权认为这建议更为切实可行。

等到鲁肃去世,吕蒙代替鲁肃为都督,吕蒙初到陆口,便对关羽加倍殷勤,广施恩义,和关羽结下友好关系。

白衣渡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上,围攻魏国的襄阳、樊城。吕蒙上书给孙权说:“关羽攻打樊城而留下很多守兵,必定是害怕我袭击他后方的缘故。我时常生病,可以以治病为名,分一部分士兵和我一起回建业。关羽听说这个消息后,就会撤掉守兵,全部开赴襄阳。那时,我们的大军走水路,乘船昼逆流而上,乘他不备,袭取他的空虚所在,那么就可以夺得南郡,擒获关羽。”上书后,吕蒙就声言病重,孙权则公开下达文书,召他回建业。关羽闻讯果然中计,逐渐把守备兵力调往樊城。

冬十月,吕蒙奉孙权之召返回建业,途经芜湖,帐下右部督(孙权的禁卫军统帅)陆逊前来拜见,对吕蒙说:“关羽和您的防区相邻,为什么远远离开,以后不会为此而担忧吗?”吕蒙说:“的确如你所说,可是我病得很重。”陆逊:“关羽自负骁勇,欺压他人,刚刚开始取得大功,就骄傲自大,一心致力向北进攻,对我军未加怀疑,不听说您病重,必然更无防备,如果出其不意,就可以将他擒服。您见到主公,应该妥善筹划此事。”吕蒙大惊,但为不泄露军机,便说:“关羽素来勇猛善战,我们很难与他为敌,况且他已占据荆州,大施恩德和信义,再加上刚刚开始取得战功,胆略和气势更加旺盛,不易对付。”

后吕蒙拜见孙权,孙权问谁可以替他在陆口指挥,吕蒙极力推荐陆逊,并说:“陆逊思虑深远,有能力担负重任,看他的气度,终究可以大用;而且他没有大名声,不是关羽所顾忌的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如果行用他,应该要他在外隐藏锋芒,内里观察形势,寻找可乘之机,然后向敌人进攻,可以取得胜利。”孙权下令,由陆逊代替吕蒙。陆逊来到陆口,马上写信给关羽,表示自己对他的仰慕,并且表示绝不与关羽为敌。关羽愈发大意。

在当年的八月,汉水流域曾因为天降暴雨而发生“汉水溢流,害民人”的自然灾害。当时的关羽乘船进攻,擒获魏将于禁后,得到人马数万。后来,到了闰十月,关羽借口粮食匮乏,擅自取走了储藏在湘关的米。孙权得知此事,觉时机成熟,便派兵袭击关羽。孙权准备任命征虏将军孙皎和吕蒙为左、右两路军队的最高统帅,吕蒙说:“如果您认为征虏将军有才能,就应任用他为统帅;若认为我有才能,就应任用我。以前,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部督,率兵攻打江陵,虽然事情由周瑜作决定,然而程普伏恃自己是老将,而且二人都是统帅,于是双方不合睦,几乎败坏国家大事,这正是现在要引以为戒的。”孙权醒悟,向吕蒙道谢说:“以你为统帅,可以任命孙皎做你的后援。”

十一月,孙权西征关羽,任命吕蒙为前部,率军隐蔽前出,进至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募百姓摇橹划桨,昼夜兼程,溯江急驶,直向江陵进袭,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隐蔽和诡密。驻守江防的蜀军士兵被伪装的吴军所骗,猝不及防,全部被俘虏,江陵城内空虚,陷入混乱。吕蒙先让原骑都尉虞翻写信诱降驻守公安(今湖北公安北)的蜀将士仁,又使士仁引吴军迫降守江陵的蜀南郡太守麋芳。麋芳献城出迎,吕蒙遂率大军进据江陵,从而,一举夺回蜀长期占据的荆州。刚而自矜的关羽,却对吕蒙的袭击行动竟一无所觉。

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时,吕蒙在沙丘上庆祝南郡投降,虞翻此时劝吕蒙小心城中会有伏兵,江陵城中只有麋芳跟吴军是一心的;其他人居心叵测,劝吕蒙应尽快入城控制城池,吕蒙幡然醒悟、及时掌控城中要地,让原本想要伏击的人来不及设好埋伏。当时城内果然设有伏兵,因为吕蒙接纳虞翻的劝告,这次伏击才不成功。

吕蒙将关羽部下的家属全部抓获,厚加抚慰,并下令军中,不得骚扰百姓,不得擅人民家有所索取。

当时吕蒙手下有一个军士,与吕蒙一样是从淮河以北的汝南郡南渡而来。他拿了民家一斗笠,来覆盖官府的铠甲。吕蒙认为,铠甲虽是公家器物,但擅取民家斗笠还是犯了军令。挥泪将他斩首。于是军中震栗,以致路不拾遗。

吕蒙还派人早晚慰问年长之人,关心他们的生活,补给不足。若有人生病,就送去医药,有人饥寒,就送去粮食和衣服。关羽府库中的财宝,吕蒙一毫不取,全部封存。

当时关羽已被徐晃击败,闻江陵失守,更是惊慌,急忙撤军而回。回军途中,数次派人与吕蒙联络,吕蒙热情接待关羽派来的使者,带他到城中周游,让他到将士们家中去慰问,于是,有的人亲笔写信,说得到吕蒙厚待。使者回到关羽军中,将士们得知家中不但平安无事,而且所受到的优抚超过了平时,故军无斗志。

此时,孙权已先到达江陵,派陆逊攻占夷陵、秭归(今湖北秭归),切断关羽入川退路。关羽向驻扎上庸的蜀将刘封、孟达求援,被拒绝。关羽陷于进退失据,腹背受敌的困境,遂西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是年十二月,关羽率少数骑兵从麦城突围,西逃璋乡(当阳县东北),其部下皆降于孙权。孙权又派朱然、潘璋截断了他的道路,关羽父子最终为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荆州遂定。

当初,关羽曾梦见猪啮脚,自知不详,后来,果然被吕蒙的将士们斩首于临沮。

他从小读书不多,自此听从孙权的话,军务之余,刻苦读书。成为一名具有文韬武略的出色将领。鲁肃称赞他说,再不是吴下阿蒙了。毛泽东号召全党干部不可不读《吕蒙传》。

【毛泽东评点】

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很感不便,后来孙权劝他读书,他接受了劝告,勤读苦读,以后当了东吴的统帅。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三国志》的《吕蒙传》。

——摘自1958年9月毛泽东到安徽视察工作时在火车上与张治中、罗瑞卿的谈话,见余湛邦的《张治中将军随同毛泽东巡视大江南北的日子》,《团结报》1983年12月12日版。

【鉴赏】

毛泽东多次说过:老粗出人物,书读多了害死人。他还说:“明朝搞得好的只有明太祖、明成祖,一个不识字,一个则识字不多,以后到嘉靖,知识分子当政,反而不成了,国家就管不好。书读多了,就做不好皇帝。刘秀是大学士,而刘邦是个大草包。”他同时又指出,历代状元都没有很出色的。在关于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他联系赤壁之战说:“三国时吴国的张昭,是一个经学家,在吴国是一个读书多、有学问的人,可是在曹操打到面前的时候,就动摇,就主和,周瑜读书比他少,吕蒙是老粗,这些人就主战。鲁肃是个读书人,当时也主战,可见,光是从读书不读书、有没有文化来判断问题,是不行的。”

但另一个方面,毛泽东又陈述不读书之弊。1944年毛泽东在《延安<文化课本>序》中说:“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又有丰富的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以为从事工作的基础与学习理论的基础,工作才有做好的希望,理论才有学好的希望。没有这个基础,就是说不识字,不能看,不能写,其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限于直接见闻的范围,这样的人,虽然也能学到某些革命道理,但要学得好,也是不可能的。”

1971年,毛泽东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同志谈话说:“庐山会议上讲了要读马列的书。我希望你们今后多读点书。高级干部连什么是唯物论、什么是唯心论都不懂,怎么行呢?”1939年1月28日,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一次演说中更精辟地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毛泽东非常赞赏东吴大将吕蒙中年发愤读书的精神,他鼓励行伍出身的高级军官读《三国志》和《吕蒙传》,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毛泽东既痛读书多之误,又指出不读书之短,他看问题是很全面的。

吕蒙从小参军,在攻打江夏黄祖、赤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表现出了他的骁勇和胆略。孙权劝他应该努力学习,开阔眼界,他接受了孙权的劝告。他读书之多,连一般读书人都赶不上。吕蒙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见识日广,才干大有长进,成为一名具有文韬武略的将领。就连东吴谋士鲁肃对吕蒙这个“吴下阿蒙”也刮目相看。

吕蒙为鲁肃“画五策”以对付关羽,修濡水坞以拒曹,攻皖城献全胜之道,智降郝普,都显示了他的智慧和谋略。

鲁肃病后,吕蒙接替陆口防务。他出于对荆州守将关羽的了解和认识,从确保江东的战略出发,图谋攻取荆州。当孙权欲袭取徐州,吕蒙自量吴国之兵不足,难以争夺中原,知道徐州适予骑兵作战的地形不利于吴军作战。他劝阻孙权,又乘机建议孙权“图取关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东西相连,易于防守”。这一提议符合孙权确保江东的战略目标。吕蒙趁关羽北上争夺襄、樊,以称病回都之计麻痹关羽,最后兵不血刃地取得荆州。吕蒙在袭取荆州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示了他的才略,为后人所称道。而关羽大意失荆州,一直为后人所惋惜。

但是,在袭取荆州之后,吴蜀失和,随之而来的是吴蜀之间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浩劫,双方国力都削弱了。从长远来看,吕蒙袭取荆州,使当年鲁肃毕生维护的孙刘联盟遭到破坏,无论是对孙权和刘备都是不利的,而真正从中渔利的是北方强大的曹魏。后来,孙权和诸葛亮又重新携手,然而时过境迁,三分天下已成定局,无论孙权还是诸葛亮都无力回天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